文学作品阅读

曹操与献帝_第八章 第三节

柯云路
历史小说
总共58章(已完结

曹操与献帝 精彩片段:

第八章

第三节

曹操率军在官渡与袁绍相持近三个月,整个秋天过去了。

冬日来临,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有了撤军退回许都之意。

这一日,他在中军营寨巡视,佩剑带鞘握在手中。白芍、朱六、曹丕、荀攸跟在左右。许褚率二十余将士前后护卫。营寨内虽然一切都还齐整,但寒风过处,军帐旗帜都显出破旧来。在营寨内肃立站岗的将士,小队巡逻的将士,在修理车辆器械的将士,在营寨大门内外戍卫的将士,虽然还都有条不紊各司其职,但已显精乏力衰。寒风中,士兵大多未换冬装,少不了瑟缩,一片苦寒之相。

曹操一言不发,回到中军帐门前站住,说道:“时已立冬,天寒地冻,粮草不继,将士冬装一时也接济不上,看营内一片疲惫之相,孤甚想撤兵返回许都,但又恐袁军乘机进逼,更恐本有胜机却功亏一篑,甚是迟疑啊。”白芍、曹丕、荀攸、朱六带着各自的神情看着曹操。许褚带兵在四周戍卫,若无所闻。曹操看着荀攸:“荀军师,你且为孤再决疑一次。”荀攸为难道:“攸已有言再三,与丞相方才所忧之事相同。若现在撤兵许都,一者必为袁绍所乘,二者很可能功亏一篑,把原本可胜之机丢失。但攸之言翻来覆去,丞相难能听出新意。丞相不是已去信许都问郭嘉意见?郭嘉或许离得远反而看得清,能为丞相决疑。”

正说到此,一骑在营寨内飞驰而来。曹操方皱眉抬眼,只听骑马将士高呼:“许都郭嘉军师急件。”接着,飞至曹操面前翻身下马,呈上信件。曹操说:“说郭嘉,郭嘉之信至也。”立刻示意荀攸拆阅。荀攸拆开略扫一眼,念道:“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为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唯明公裁察焉。”

曹操听罢,满脸阴霾一扫而光,兴奋地说:“天下事不怕进,不怕退,就怕进退迟疑,现郭嘉来信决孤进退之疑也。郭嘉所言与荀攸所言如出一辙:一者,我现以弱当强,若不能克制袁绍,必为所乘;二者,我今扼守官渡,使袁绍三月不得进,情见袁绍攻势衰竭,必将有变,此正是我出奇用兵之时机,断不可失。”荀攸说道:“还有三者,袁绍军虽众,而其用军用人不当,而主公之神武英明,何不战必胜攻必克。”曹操哈哈大笑:“好,令将士全力死守,等待反攻之机。”

曹操说着往中军帐里进,并对众人道:“汝等可散去各忙各事,有主簿、朱六侍候即可。”他一背双手进到中军帐内,当堂而坐。只有白芍、朱六奉命跟了进来。曹操摇了摇头,一脸苦痛状:“郭嘉来信决进退之疑,只这头痛依然未去,看来头风病又犯矣。”

白芍走到曹操身后,打开他的头发,披散下来,又拔下自己头上的银簪,说道:“还是为丞相针砭减痛吧。”曹操点了点头,听任白芍用银簪在他头顶寻找穴位按扎,虽然按扎疼痛,他紧皱眉头仍忍着说:“再加力。”白芍说:“吉平太医留下的药方,丞相不是试用过一两回,很见效,还可照此方抓药熬制。”曹操点头。朱六说:“方子在哪里?小人立刻去办。”白芍说:“多数药已有,只缺两味,我已安排人星夜去许都抓齐。”朱六说:“以后但凡这类小事,都交我办即可,主簿可免操琐碎之心。”白芍说:“中军帐诸多事都由朱总管管周到了,丞相吃药一事还是我来管吧。”

朱六瞄了白芍一眼,没再说话。

曹操一边承受着白芍银簪的按扎,一边说道:“出兵三月,你二人服侍左右,实在不易。”朱六说:“主簿首要,丞相一日不可或缺。朱六管的这些吃喝琐碎是人人都干得了的活儿。”曹操说:“中军帐总管事情不少,对外传令、联络、书信,中军帐的饮食、财务、采购、宿卫,还包括军帐、衣物等等。”朱六说:“书信、联络这一块早已主簿单管,我无须过问。其余事务,和我当年做粮食生意不差多少,多跑腿、多动手、多算账、多安排、多检查、多督促,就都有了。”曹操说:“如此几多,还容易吗?”朱六说:“如此几多,诸如跑腿多、动手多,多到手腿都断了,也不及主簿一句‘出言不凡’厉害。”曹操听此话哈哈笑了。

白芍仍然给曹操针砭,对此话毫无反应。

晚饭后,曹操在李典、曹丕等人陪护下巡查营寨。朱六也跟去了。

月明星稀,寒风清冽,白芍与小翠在中军帐周围溜达。

作品简介:

史家大多认为,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中奠定了中国随后被晋朝统一的基础。其实,更确切地说,是曹操与汉献帝一同奠定了中国再次统一的基础;两人二十多年的共事,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平衡体制,这段历史的余音未尽。

至于曹操与白芍的故事,则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传说⋯⋯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很早,十三岁就对这部“课外书”爱不释手。到逝世前,还热衷于谈论三国人物。三国英雄星罗棋布,最受毛泽东关注的还是曹操。

1952年,已是大国领袖的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一点没忘怀自己布衣时代的偶像。参观殷墟时他兴奋地补充导游的讲解: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在别的场合也说过: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1957年,毛泽东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

柯云路最新长篇小说《曹操与献帝》扑朔迷离的惊险故事,前所未有的崭新曹操,出类拔萃的政治智慧,超尘拔俗的爱情绝唱,《新星》是当年的新星,曹操是当下的“新星”!

扑朔迷离的惊险故事!前所未有的崭新曹操!出类拔萃的政治智慧!

超尘拔俗的爱情绝唱!柯云路酝酿构思十余年,回归文学的长篇小说新作。

《曹操与献帝》是柯云路酝酿构思十余年,回归文学的长篇小说新作。

写曹操,当然得有政治、有权谋,这当然是柯云路的长项;曹操呢,当然是文武忠奸具备,坏得有理,好得必然,小说家嘛,这都是看家本事。读者心里都有一个曹操,不用谁告诉;所以,要读者认可你写的曹操,并不容易。简单说,小说好不好看,关键在细节;作者的才智、功力,主要体现在细节运用上。细节好,假的也有趣;细节不好,真的也叫人兴味索然。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说白了就是编故事。柯云路编故事的能力,可谓一流,他生给曹操编出一位红颜知己。乍一听觉得不甚靠谱,可是越看越觉得是那么回事,有意思,好看,干净,大气。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又当然,如果柯云路写了一个沉湎于男女之情的曹操,他就不是柯云路了,那曹操也不是曹操了。曹操的舞台天高地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的雄才大略、奸诈权谋,都是为了“天下”,对女人也是别样的情怀,这才合乎逻辑。曹操爱女人爱到无欲无求,“挟天子”挟得有理有道——连汉献帝本人窝囊之余,也觉得与其被别人挟,还不如被曹操挟——这样的立意对小说家是极大的考验,弄不好就成了夹生饭,强扭的瓜。柯云路写的曹操看着舒服,不矫情,出彩儿,不枉他三十多年练就的看家本领。

如果把小说分为“本色派”和“演技派”,《曹操与献帝》似乎属于“演技派”。但细细琢磨,里头也有“本色派”的意思。写过《新星》《夜与昼》等等的柯云路,总要在小说里表达点什么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个曹操,有点意思。

作者:柯云路

标签:柯云路曹操与献帝历史三国

曹操与献帝》最热门章节:
1编后记2尾声3第八章 第六节4第八章 第五节5第八章 第四节6第八章 第三节7第八章 第二节8第八章 第一节9第七章 第八节10第七章 第七节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