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_第九章 白狼山 三、兵出卢龙塞

南门太守
历史小说
总共67章(已完结

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 精彩片段:

第九章 白狼山

三、兵出卢龙塞

建安十二年(207年),即赤壁之战前的一年,曹操率大军在春天从邺县出发,远征乌桓。此时的乌桓人活动于幽州以北的广大地区,大本营叫柳城,这是一个具体位置尚有争论的地方,一般认为它位于今天辽宁省朝阳市西南。

这是一场精心准备也势在必得的远征,虽然没有“虚国而出”,但曹军中最有战斗力的几支部队悉数出动,其中包括张辽、徐晃、张、曹仁、张绣所部,以及曹纯统率的虎豹骑,韩浩、史涣等人也随军出征,统领中军。参谋人员以郭嘉为首。

曹操手下目前最熟悉北方事务的有三个人,分别是鲜于辅、阎柔和牵招,前面对他们都有过介绍,此次北征乌桓自然少不了他们。

曹操至少还带着两个儿子:曹植和曹彰。曹植从征的事见于他后来写的一篇《求自试表》,曹彰从征的事见于《三国志曹仁传》。

据《三国志曹仁传》记载,曹丕没有随征,而是留守邺县,这跟上次曹操西征并州时的安排一样,可以看出来曹操正在刻意锻炼和培养已经二十一岁的曹丕。

曹彰字子文,是卞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年龄不详,介于二十一岁的曹丕和十六岁的曹植之间。在曹操诸子中,曹彰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单从外表就能看出来,他生着一头黄发,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而且他不爱文而爱武,从小善于骑马射箭,臂力过人,胆子特别大,敢徒手与猛兽搏斗,在此之前已经多次随父亲出征。

曹彰一开口就是打打杀杀,曹操经常教育他说:“你这孩子不读圣贤之书,不慕圣贤之道,只喜欢骑马击剑,这是匹夫之勇罢了,算不上什么(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曹彰当面不敢顶撞父亲,但背地里仍然把卫青、霍去病作为心中偶像。

曹操曾经问儿子们将来想做什么,曹彰说:“我喜欢当将军。”曹操问:“当了将军想怎么样?”曹彰朗声答道:“披坚执锐,危险面前头都不回(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他说得像模像样,又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

曹丕对这个弟弟也很关心,在曹彰临行之前,还专门写信给他,告诫说:“为将者要知道遵守军令,要好好向征南将军学习。”曹丕所说的征南将军指的是他们的叔父曹仁。曹仁被拜为征南将军是以后的事,但写史的人一般都喜欢用一生中担任最高或最著名的职务称呼一个人。

据《三国志曹仁传》记载,善于指挥骑兵作战的猛将曹仁年轻时大大咧咧,做事也马马虎虎(不修行检),当了大将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很注意以法治军,上级颁布的军令以及法律条款总是放在手边(常置科于左右),遇到事情随时查用,成为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楷模。曹丕拿叔父作榜样,让曹彰向叔父学习。

大军向北进发,开始比较顺利。由于曹军做了较为充分的战争准备,从行军路线到后勤供应都有精心安排,大军很快就推进到了幽州境内。

路过涿郡时,曹操想到这里是已故名将卢植的家乡,就派人到卢植墓前进行祭祀。祭文说:“已故的北中郎将卢植,海内所闻名,在学术上又是一代儒宗,是士人的楷模,国家的栋梁。……特派遣丞相府处长级官员(丞掾)前来扫墓,抚恤其子孙,致上薄酒,以彰显其美德。”

作品简介: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县,有了天子这张王牌,面对各方势力的虎视眈眈、面对损伤过半的朝廷、面对民生凋敝的社会,他期许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折损了心爱的大将、失去了年轻有为的儿子,站在老对手袁绍墓前深情祭奠,是英雄的相惜。回乡休整的间隙专程探望前妻,一朝攻城得胜后手舞足蹈,是真性情的流露。

南门太守厚积薄发,延续了第一部诙谐、轻松的写史笔法,倾情演绎人生巅峰期的曹操,为你还原一个真英雄。

作者:南门太守

标签:南门太守曹操秘史三国白话历史

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落花的季节 五、最后一个老“愤青”2第十章 落花的季节 四、文姬归来3第十章 落花的季节 三、花落蔓陀罗4第十章 落花的季节 二、仓舒之死5第十章 落花的季节 一、痛失郭奉孝6第九章 白狼山 六、东临碣石留争论7第九章 白狼山 五、不战而胜8第九章 白狼山 四、激战白狼山9第九章 白狼山 三、兵出卢龙塞10第九章 白狼山 二、北征还是南征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