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催眠师 精彩片段:
第十章 古老的记录
大明宣德五年(1430年),笔者在贵州卫所遇见了一个叫作袁恕的军官,他和他的妻儿一起居住在屯堡中。本书便是应袁恕的要求而写,记录的是他真实的遭遇,几乎可以用匪夷所思、空前绝后来形容。或许千百年后,有人能解开其中谜题。
袁恕生于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镇江府丹徒县人。年轻时乃是城中有名的青皮,斗鸡走马打架赌博无一不精,街坊邻居对其退避三舍,家人也对这个败家子头疼得很。
袁恕19岁的时候,县里一位三品武官衣锦还乡,威风凛凛的排场让袁恕心中生出强烈的进取心。于是,他辞别父母去投了军,凭着一身好功夫、好人缘没过几年就做到了旗校,被编入了三宝太监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队伍里。
袁恕原本指望立下功劳好为自己博个前程,却不料出海一年后,所乘战船就被一场风暴损坏,袁恕和船上残余的100多人一起漂泊到了一片名为“玛雅”的神奇土地上。
为了搜寻到足够返程的粮食,袁恕带着手下十来个军士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根据居住在海边村落里的土人说,在森林的深处有一座圣城,那里繁华富庶得如同天宫,不仅粮食堆积如山,金银珠宝俯拾皆是,统治那里的男男女女还拥有神一样的魔法。
玛雅世界的森林广阔得如同大海,无边无际,袁恕一行人在里面走了好几天,什么都没有发现。
干粮吃完,袁恕等人只好分头打猎。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袁恕不幸落入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岩井,深深的井水虽然让他不至于立刻丧命却也无法脱身。然而就在袁恕以为自己会无声无息地死在井水中时,一个女人从半空中的峭壁上抛下绳索,将袁恕救了上来。
那个女人的名字,叫作索卡。
岩井的石壁上有一道岩缝,可以供一人钻过。袁恕跟在索卡身后,发现那岩缝越走越是宽敞,到后来已是一个宽敞的山间溶洞。他一边走一边放眼观察,发现这洞穴虽然是天然形成,自己脚下所踏的却是人工开凿的石阶。石阶错落有致,层层盘旋,最终通往溶洞中央一簇粗大的石钟乳前。那簇石钟乳从天而降,贯穿了溶洞的顶部和底部,就像是一根巨大的石柱支撑起整个洞穴。石柱前方,还伫立着一个一人多高的东西,用兽皮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一个巨大的花瓶。
“世界树的枝干,上端通往天空,根部通往西芭芭。”索卡见袁恕打量着那顶天立地的石柱,用玛雅语解释。
袁恕只懂一点最基本的土语,不知道她口中的“西芭芭”是什么意思,只能糊里糊涂地点了点头。
见他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索卡显然十分高兴。她指了指溶洞的出口,当先走了出去。
袁恕先前已经注意到那簇巨大钟乳石下放着一些造型奇特的陶器和石器,溶洞角落里依稀见到一些类似人的骨架,可惜光线晦暗无法看清。他原本想再好好观察一下,此刻却已不及,只好紧紧跟随在索卡身后,走出了这个迷宫般的洞穴。
洞穴外依然是漫无边际的树林,让袁恕感觉透亮舒畅了许多。然而,还不待他再度向索卡表示感谢,就看见几个男人从洞口两侧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