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波斯人信札_信七十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

孟德斯鸠
外国小说
总共164章(已完结

波斯人信札 精彩片段:

信七十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

(寄×××)

兹抄寄某法国人从西班牙来函一件。我想你必定以先睹为快。

半年以来,我走遍西班牙和葡萄牙。我生活在这些人民之间,他们鄙视一切其他人民,只有对于法国人,他们特别有面子:他们干脆憎恨法国人。

态度庄重是这两个民族出色的特性。这种态度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戴眼镜与蓄髭须。

眼镜显而易见地表示戴者精通科学、博览群书,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连目力都减退了。于是任何架着眼镜或以眼镜为装饰的鼻子,毫无异议,可以被认为博学的鼻子。

至于髭须,它本身就令人肃然起敬,且不管有何后果。尽管如此,有时人们却从髭须上取得极大的功用,为了服务于君王,或为了国家的体面。例如在印度的某一个著名的葡萄牙将军☾1☽,就是很好的证明。因为,那将军在需要钱的时候,就剪下两撇髭须中的一撇,送给果阿☾2☽的居民,凭此抵押,要索两万皮斯托尔☾3☽。钱先借给了他,后来,他又神气十足地把那撇髭须收了回去。

人们很容易想到,像这样庄重与冷淡的民族一定是很自大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人果然很自大。他们的自大之感,通常以两件很了不起的事作基础。在欧洲大陆上的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如果是他们所谓“老基督徒”——就是说,不是最近几世纪以来,被宗教法庭☾4☽劝服后才信基督教的那些人的后代——就觉得自己心肠非常之高贵。至于在印度的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自鸣得意,亦不下于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无上的优越之处:他们是所谓“白皮肉人”。在我们大苏丹的后宫,从不曾有过一位苏丹娜,对于她自己的美貌,会比墨西哥某城中一个叉着手在门口闲坐、最老最丑的粗野汉子☾5☽,对他自己白里泛青的肤色,更为骄傲。身份如此之高的人,如此十全十美的造物,即使以全世界的财宝为酬劳,也是不肯劳动的,决不会用某种可鄙、机械的营生,损害他皮肤的尊荣与体面。

因为,必须知道,在西班牙如果一个人有某种优点,比如除上述种种优点而外,某人还有一点特长,他有一柄长剑,或者从他父亲那里学会了弹奏一张噪音聒耳的吉他琴,那么他就不劳动了。因为四体不勤,和他的体面很有关系。一个每天兀坐十小时的人,比一个只坐五小时的人,恰恰获得更多一倍的重视,因为贵族的尊荣是从太师椅子上得来的。

但是,这些不可战胜的劳动之敌,尽管表面装出某种哲学式的平静,他们心里都不平静,因为他们经常是嫉妒的。在情妇的窗下,怅惘欲绝,在这点上,他们是世界第一。任何西班牙人,如不伤风,就会不惜损坏名誉的风险而风流快活。

他们首先是信教虔诚,其次是嫉妒。他们决不把他们的妇女,送到浑身伤痕的军人或衰老的官员那里去冒险,可是把她们和垂着眼皮、不敢仰视的虔诚小教士,或扬眉张目、健壮的圣芳济派教士,关在一室。☾6☽

他们允许妇女袒胸露乳,出现在人前;但他们不愿意让人看见妇女的脚后跟,也不愿让人出其不意地看见她们踮着脚尖。

到处有人说,爱情的苛刻性是残酷的。对于西班牙人尤其如此:妇女们治愈他们相思的苦痛;可是妇女只使男子的苦痛有所变换而已,往往热情熄灭以后,留下长期的、不快的记忆。

他们有些琐碎的礼貌,如果在法国,这些礼貌将显得很不得当。例如:军官殴打士兵,必先请士兵允许;宗教法庭用火刑烧死犹太人,必向受刑者道歉。

未受火刑的西班牙人,似乎非常拥护宗教法庭,如果取消他们的宗教法庭,势必引起恶感。我只愿人们成立另一种宗教法庭,并非对付异教徒,而是对付那异端创始人。这些异端创始人认为某些修道院的微细实践,和七种圣仪☾7☽同样有效;他们崇拜一切他们尊敬的事物;他们虔信到这程度,以致他们只能很勉强地算作基督徒。

作品简介:

本书是孟德斯鸠惟一的一部文学作品,全书由一百六十封书信组成。信中有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观察和犀利批判,对流血、肉欲和死亡的描绘,黑白阉奴与后房被囚妻妾的对话,以及身处异国他乡的主人的绵绵情话等。这是一部游记与政论相结合的小说,也是一部哲理小说。

本译文所依据法文版本,以Henri Barckhausen的考订本为主;同时参考了Belles Lettres,Pléiade, Bordas等出版社刊行的版本。

作者:孟德斯鸠

翻译:罗大冈

标签: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法国外国文学历史政治

波斯人信札》最热门章节:
1信七十二 黎伽寄郁斯贝克2信七十一 郁斯贝克寄塞丽丝3信七十 塞丽丝寄郁斯贝克4信六十九 郁斯贝克寄磊迭5信六十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6信六十七 伊邦寄郁斯贝克7信六十六 黎伽寄×××8信六十五 郁斯贝克寄伊斯巴汗他家后房的妇女9信六十四 黑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10信六十三 黎伽寄郁斯贝克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