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走我名字的人 精彩片段:
九问《抢走我名字的人》作者
——我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用我眼中最有力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
Q:本书译者刘媛
A:本书作者安·摩根
1、写作《抢走我名字的人》前后占据你多久时间?创作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写这本书前前后后用掉一年半时间,但在真正开始动笔写作的五六年之前,我就有了这个灵感。我一直放不下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年幼的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在玩游戏的时候,互换了身份,但意外的是,后来其中一位却拒绝换回来。
这个念头本来只是一闪而过,但我并没有放过它。之后数月乃至数年的日子里,它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重复,疑问也接踵而至。为什么其中一个孩子拒绝把身份换回来?一个人如果走上了错误的人生轨道,成长的过程中又会遭遇怎样的事?到底是怎样的家人会对这样的改变漠不关心?
有几次,我几乎已经坐下来准备开始写这个故事了,却有什么东西拦住了我。不知怎么的,故事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又或者,是我还没有准备好开始这个故事)。最后,直到2013年5月,这对双胞胎又一次出现,紧紧攥住我的袖口。这一次,我感觉,我准备好让她们登场了。
2、你为什么会选择一对双胞胎姐妹作为小说的主要角色?
我想说,是她们选择了我!我被灵感牢牢吸引住,事实上,核心角色必须设定为双胞胎中的某一位,故事才能够讲下去。要知道,狗能够通过气味分辨出双胞胎,但直到现在,即使是法医也无法分辨出双胞胎。写双胞胎显然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我去挖掘有关身份的问题、思考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3、小说中的角色是否有现实中某些人物的影子?小说的情节是否有你亲身经历的影子?
我认为,作家无可避免地会受他们的经验和观察的影响。但这本书中没有一个角色是以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的。过去一些年,我结识了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我曾在英国一个名为“热心人”的电话求助公益组织做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接触了许多和开篇时的斯玛吉处在类似情境中的人,但这些交往只是让我更了解这些人的生存状况,他们并没有直接成为故事的原型。
4、小说中的妹妹艾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但小说却很少直接叙述艾丽的心理活动。在你心目中,艾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要结合书中的内容来谈。但我觉得,艾丽和海伦(斯玛吉)比她们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更加相似。简单说来,她们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只是处理的方式不一样。
5、你喜欢哪些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家和作品是否对你创作这部小说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