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红与黑_第四十三章

司汤达
外国小说
总共75章(已完结

红与黑 精彩片段:

第四十三章

一个钟头以后,酣睡中他感到有眼泪流到手上,醒了。

“啊!又是玛蒂尔德,”他在迷迷糊糊中想,“她保守她的策略,来用温情攻打我的决心了。”他想到一场新的悲怆景象,心中一阵厌烦,便闭目不睁。贝尔费戈尔逃避妻子的诗句浮上脑际。

他听见一声奇怪的叹息,睁开眼睛,原来是德·莱纳夫人。

“啊!我死前又看见了你,这是幻觉吗?”他大叫着扑在她的脚下。

“对不起,夫人,我在您眼里不过是个杀人凶手罢了,”他立即又说,完全醒了。

“先生……我来求您提出上诉,我知道您不愿意……”她哽噎着喘不过气,说不出话。

“请您宽恕我。”

“如果你想让我宽恕,”她对他说,站起来投进他的怀抱,“那就立刻对你的死刑判决提出上诉。”

于连在她脸上印满了吻。

“那这两个月里你每天都来看我吗?”

“我发誓。每天都来,除非我丈夫反对。”

“我签字!”于连叫道。“怎么!你饶恕了我!这可能吗!”

他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他疯了。她轻轻地叫了一声。

“没什么,”她对他说,“你把我弄疼了。”

作品简介: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瑞那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瑞那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来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的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瑞那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瑞那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司汤达

翻译:罗新璋

标签:司汤达红与黑法国名著经典

红与黑》最热门章节:
1第四十五章2第四十四章3第四十三章4第四十二章5第四十一章 审判6第四十章 宁静7第三十九章 困境8第三十八章 一个有权势的人9第三十七章 主塔楼10第三十六章 悲惨的细节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