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 精彩片段:
后记
在撰写《白色巨塔》的过程中,笔者花费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在搜集资料上。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医学门外汉,因此采访之前必须做好功课,若要采访癌症手术,就得事先阅读专业书籍,将手术的步骤、周边的脏器等知识牢记在脑海里,否则一场采访也等于白做了。
对我来说,就连医学术语也考验着我这个外行人,例如“外科侵袭”☾1☽、“剖检”☾2☽等,一些难解的术语不胜枚举。它们之所以困扰我,原因就在于多半的术语是在明治时代由德文直译而来,并沿用至今,许多时候无法直接由字面上窥得其意。总而言之,在撰稿之前,我得费尽心思在这些工作上,真是一种煎熬。
此外,在法律层面的数据搜集也是出乎意料地困难重重。
这篇作品在昭和三十九年☾3☽于《Sunday每日》杂志连载时,医疗纠纷官司仍相当罕见,就连有些当了五十年律师的人,都从未实际接触过这样的案例;而仅存的一些判例中,大多数的判决都无法说明原由,因果关系也暧昧不明,让我时常为此陷入窘境。于是我向法律工作者请教医疗事故以及赔偿问题,也为了描写小说中的误诊事件,向相关人士请教证人讯问、鉴定人讯问、当事人讯问等法庭上的诉讼技巧,最后才得以完成这部小说,描述了这件明明是误诊却让医生胜诉、病患败诉,如此泯灭人性的官司。
但是,连载完毕之后,许多读者对判决结果有一些意见,他们认为:“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作者必须顾及小说带给社会的影响,结局也该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身为一个作家,不可能改变已经完成的小说,但面对读者们赤裸裸且强烈的建议,让我不得不反思,身为一位撰写社会性议题的作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小说所带来的影响力。
相隔一年半之后,我再度着手撰写《续白色巨塔》☾4☽。但若想找出足以推翻第一审判决的医疗性问题点,以现实的医疗官司常识判断,好比海底捞针,可能性相当渺茫。当然,医疗纠纷并不是这部小说最主要的议题,但若要透过医疗纠纷官司来呈现人类生命的尊严,就不得不彻底研究搜集医学及法律资料,否则无法着手撰写。
撰写小说前的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劳力,和撰写小说不相上下。在费尽了一番功夫之后,《续白色巨塔》终于完成。之所以能坚持至最后,不仅源自于我个人的使命感,更来自于“撰写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的成就感。
医疗现场必须时时刻刻面对生死,其中的明争暗斗、人性纠葛,想必比一般社会要来得更明显。这样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当初写作动机就是如此单纯。我万万没想到,这部作品甫一推出,竟然引起社会上的广大反响,真是令人喜出望外。至于优劣与否,就交给公正的第三者来作评断。由于这是日本文坛上首次出现的以医疗为题材的小说,对我而言也是相当大的挑战,非常庆幸自己能够经历这一次的考验。
能够花四年的时间完成《白色巨塔》正、续集,我必须感谢在封闭的医学界当中愿意默默指导我的十一位医生;而在法律方面,尤其感谢真野稔先生、武藤正敏先生和镰仓利行先生。同时,也借此鸣谢《Sunday每日》编辑部以及秘书野上孝子的大力协助。
昭和五十三年☾5☽五月
山崎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