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楼兰_第一章 永泰公主的首饰

井上靖
总共9章(已完结

楼兰 精彩片段:

第一章 永泰公主的首饰

西元九○七年,建国凡二十代,长达两百九十年的唐朝宣告覆亡,朱全忠篡夺了大唐社稷,登上王位,改国号为“梁”。此后约莫半个世纪之间,中原四分五裂,战乱不止,梁、唐、晋、汉、周等短暂的霸王相继建国,又瞬息万变的交替而去。

后世的人管这时代叫做五代,根据史书,在五代这个时代里,唐代遗留下来的陵墓,大部分都遭到了盗掘的恶运。当时,大唐的京城长安与洛阳因多次的战乱而荒废、而被弃,政治中心遂移往遥远的北方,想来,长安与洛阳四周的陵墓即或遭受破坏,也不会有人去管。长安郊外特多古时王族的陵墓。自长安通往西方的路,过了渭水不远便岔开,分别通往甘肃与四川两省,而从这个分岔处附近开始,便有汉代与唐代的陵墓散落于辽阔的大平原上。每一座陵墓都用泥土堆成圆形的塚,大者如一座小山,小一点的,就只是一座坟塚。其中有帝王的陵寝、武人的坟墓,也有全然不识其主的荒塚。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就连五代一个叫做温韫的武将,在他充任静胜军节度使的时候,都曾扒过众多的唐陵,足见在当时那些市井无赖之徒看来,盗墓虽是多少有些阴森的一桩险事儿,却也是相当值得去干的极富吸引力的勾当。今日的考古学者用以发掘作业,而惊奇于其精巧的盗掘专用七工具,怕也是五代时长安洛阳一带所制造出来的罢。

我把以下所要谈的有关永泰公主墓被盗掘的时代背景定作这个时期,应该是不会错的。正确的说来,永泰公主墓应该座落于陕西省乾县附近的梁山山麓,大致上说起来,可以想作位于上述长安西方大墓平原的西北端。犹如一块木板那样从长安铺展开来的大平原,从这一带起,开始呈现丘陵的起伏,其中一座最大的山丘上,有合葬着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永泰公主的陵墓就在乾陵的东南部,乾陵所在的那座山丘的山脚下。

能够的话,倒真想明确的记下永泰公主墓被盗的时代和年月,可惜有关这方面的头绪一无所存。因此,笔者只好用这样的引子来开始:五代战乱时期,也就是距今大约一千年前某年的某夜,盗墓集团的首脑陈某,并不知道自己所盯上的那座坟墓里葬的是谁。也曾有意无意的向附近村落里的故老们打听过,但没有一个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在星星点点散落于平原上的众多土塚当中,这座坟墓并不特别打眼。在土塚式的坟墓中它还算是大型的,可也并不格外的大。

众陵墓中唯一身分分明的,只有乾陵。人人都知道这儿合葬着大唐高宗皇帝和则天武后,同时,从平原上再远的地方都可以望见这座山陵。从长安的方向走来,首先可以看见两座独立的山丘。这两座山丘在山顶上各自有着一小堵城墙似的奇妙突起物。那是乾陵的陵门,附近村落里的人一直习惯于管这个叫做“武则天的奶膀子”。的确,从远处看过去,那两座山丘真就像是一对乳房,而山丘上的突起物便是乳头了。如若更进一步的靠近前去,不一会儿你会发现武则天的乳房那一头另有一座山丘。那便是乾陵所在的山岗。从平原上看来,它们是独立的三座山丘,等到登上那座山丘,才会发现原来武则天的乳房和乾陵都属同一座丘陵上的三处高地。像这样,唯有乾陵是身分分明的陵墓,也只有这座陵墓是所有的盗墓者从不去问津的。首先,你无从知道高宗皇帝与武则天究竟是长眠在这座庞大山丘的哪个角落,即或能够推断出地下墓室的大致所在,也不是百把两百个人所组成的盗墓集团能对付得了的。看来得动好几千名工人花上好几个月的功夫,将整座山丘铲平才行。

不过,陈某曾经爬上乾陵好几回。尽管明知道这并不是他能力所及的下手对象,但在“也许能够寻摸出什么苗头”的心理作用之下,一双腿自然而然的朝这座山丘走来。从武则天的乳房至乾陵之间,往昔或许有过一条通道,如今遍地都被没膝的荒草蔓藤所掩盖,只有竖立两旁的一尊尊石人和石兽,显示着这儿曾有过一条通道。说是乾陵,其实连墓碑都没有,只不过自然的山丘整体成了一座陵墓,表示这座山丘的某一深处,藏匿了长眠着一位帝王与一位皇后的石柩而已。每回攀登到武则天的乳房这个地方,陈某就不得不放弃自己这种非分而荒唐的念头。

然而,对陈某来说,爬上此地不见得是白费功夫。站在这座山丘上,可以将整片大平原一览无遗。这年春天,陈某登上这座山丘之际,在星散在平原上的几十座土塚当中,只有座落乾陵这个丘陵山脚下的那座坟墓,使他感到与众不同。当时他差点惊叫起来:老天,那该不会是自己脚底下这座乾陵的陪陵罢?会不会特地将某一皇亲贵族葬在乾陵近旁,用来护卫和侍奉乾陵的?一经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是越想越觉得错不了,规模庞大如乾陵,不可能不附带陪陵,既然拥有陪陵,那么从方位判断起来,除了他所注意到的山脚下那座坟墓,不会是别的。

陈某眼睛一亮,仍旧执意的环视着大平原。他觉得乾陵从他脚底下漫溢出去,陡然之间变成将裙锯铺展在平原上的一种大而又大的什么。说穿了,他是希望他所盯住的这座坟墓之外,能够在对称的反方向那边发现另一座陪陵。如此一来,乾陵这座庞大的惊人的陵墓的结构,将更加完整而且具体。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陈某并没有如愿的发现类似陪陵的坟塚。

但陈某无法放弃自己所盯上的坟塚乃是乾陵的陪陵这种想法。果真那是陪陵的话,长眠其中的人物必然是皇亲或贵族。看在陈某眼里,那座坟墓突然变得与众不同,甚至闪耀出某种妖异的光芒。尽管上面爬满了荒草,但就连这片杂草所交织成的色气,都显得柔和、高贵而颇富来历的样子。唯有盗墓者始能领会的,掀开棺盖的刹那所感到的那种期盼与昂奋,此刻又在陈某的五体之间复苏过来。搁在古老沉淀的空气里的那些财宝、碧玉首饰、以及嵌金的匕首。

陈某走下乾陵,沿着山脚绕了一周,然后步入平原,走向他所认定的那座坟塚。距离大路不远的这一点,在将来着手挖掘的时候比较碍事,好在四周蔓草丛生,似乎多少年都没有过人迹。

陈某毫不厌倦的在这座坟墓四周徘徊。他发现距离坟塚约莫二十公尺的前方,埋没着一块方形的石头。往昔,地面上全铺满了这样的石块,或许是其中的一块留存到了现在。坟塚那由泥土堆砌起来的形状,也使他感到美好。顶端部分如今只是圆圆的没什么变化,想必往时就像一只碗倒扣起来那样的有些洼陷。陈某用鞋子去踢一踢相当于坟脚部分的泥土,又用手掬起来看看,一次又一次的围着坟塚打转,甚至爬上去看看,末了才以有些软弱的步子,慢慢沿着估计该当是坟墓正前方的原野走下去。

陈某一路走着,脸上是每次决意盗掘时候的狰狞神情。他两眼发直,面颊的线条僵硬的紧绷着。这倒是有个掘头,他想着。幸好没有被人挖掘的迹象。果真是乾陵的陪陵的话,里面该陪葬的有大量相当值钱的宝物才对。若是用他十个人工,只怕要花上七个晚上的功夫。虽说乱世,但盗墓的勾当一旦东窗事发,死罪仍是免不了的。因此,挖掘的工作也只有乘着深夜有限的几个时辰里进行。然而,陈某丝毫不害怕。从十六岁那年下海帮人家盗墓以来,到了四十岁的今天,也不知经手过多少坟墓,可就没有一次失手过。同伙之问甚至传言不管什么样的坟墓,只要被陈某盯上,地里的石棺都会自动浮上来。陈某一向说做就做,立刻决定今夜就召集人手,筹商一番,等候朔日动手挖掘。所幸此地距离长安约有半天的路程,这个季节里即或大白天也是人迹罕至。附近虽有五、六个小村落,却都是吃了这餐没下一顿的穷村子,年轻力壮的给拉去当兵,留下来的全是些老弱妇孺。陈某也是出身这样的村落,长年居住长安,不过,近两三年来,由于兵荒马乱,遂以待在老家的时候居多。以他们这个组织,随时召集个十个八个人手是没有问题的。每一个村落里都有跟陈某共事多年的同伙。其中都为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干起这一行来是驾轻就熟的老手,为人也牢靠踏实。再就是不同于年轻小伙子,这些人的嘴巴都很紧。盗墓其实也跟小偷没什么两样,奇怪的是他们这一伙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可没有存着半点偷窃的意识。他们有一种理直气壮的想法:我们把埋藏地下的无主东西挖掘出来,有什么不好?然而,嘴里虽然没有明说,到底是扒死人的坟,内心里绝不会好过到哪里去的。这些盗墓者都具备着他们所特有的一副阴暗的眼神,那是只有他们彼此之间才能够意会的。与人谈话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用一种低沉的嗓门,同时,很难得发笑。

单单挖掘纵穴便花费了三个夜晚的工夫。通常,隆起的坟塚下面是墓道,收藏有石棺的墓室,总在叉开的地方。为了要瞒过盗墓者,所有墓道、通道、乃至墓室,往往位于跟地上的坟塚完全无关的所在,有的墓道跟通道曲曲折折,你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墓室的门,推开那扇门,又有阶梯通往下面,沿着阶梯走下去,还要走上好一段,这才抵达墓室。这么一来,单是寻找墓室所在便已大费周章,况乎要把地下的陪葬物搬到地上来,那可更是一桩大工程了,不用说,这一类的陵墓只限于王公贵族或是富豪,全是为了防患盗墓者而设计的。

作品简介:

从前,西域有个小国,叫楼兰。楼兰的罗布泊,是楼兰人的神,是是楼兰全部子民的生息之本。由于长期夹在匈奴与大汉王朝的争夺之中,弱小的楼兰不得已做出迁离罗布泊的决定。没有了罗布泊,楼兰和楼兰人将会走向何方?

楼兰和罗布泊,早已消失在黄沙尽头,如今在文学巨匠井上靖笔下通过《楼兰》得以复活!楼兰和罗布泊的那片神秘黄沙之地,因为这部《楼兰》而被全球人瞩目。

《楼兰》为日本文学巨匠井上靖代表作品,荣获“每日艺术奖”等荣誉。日本文学巨匠井上靖用朴实的文字,讲述着神秘楼兰古国的变迁。井上靖的小说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及对中国西域的憧憬和梦想。

短篇小说集《楼兰》里有一篇《狼灾记》,曾被导演田壮壮同名搬上大银幕。

井上靖看到的古中国的模样,我无法转述给你,就像我无法说清什么是海市蜃楼。我只能指指这本书,请你去读。

——鹦鹉史航

作者:井上靖

翻译:赵峻

标签:井上靖楼兰日本历史中短篇

楼兰》最热门章节:
1补充资料2附录 日本文坛的苦行僧3第六章 楼兰4第五章 崑仑之玉5第四章 漆胡樽6第三章 洪水7第二章 狼灾记8第一章 永泰公主的首饰9井上靖及其作品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