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静静的顿河_卷六 第六十一章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外国小说
总共234章(已完结

静静的顿河 精彩片段:

卷六

第六十一章

一天的工夫,全部叛军和难民都渡到顿河左岸去了。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第一师维申斯克团的骑兵连最后渡河。

在黄昏以前,葛利高里率领着十二个精锐骑兵连挡住了红军第三十三库班师的进攻。下午五点,库季诺夫得到报告,军队和难民已经全部过河,这时他才下令撤退。

根据早已制定的作战方案,顿河沿岸各叛军连要渡河到左岸,每个连都在自己村庄的对岸据守。中午时分,司令部已经开始收到连队送来的报告。大多数连队都已经据守在自己村庄对面的左岸了。

司令部又把草原地区的各哥萨克连调去据守村与村之间的空隙。克鲁日林斯克镇、马克萨耶夫-西金村、卡尔金村的步兵连,拉特舍夫村、利霍维多夫村和格拉切夫村的连队守在佩加列夫卡、维申斯克、列比亚任斯基、克拉斯诺亚尔斯基等村之间的空隙上,其余的连队全都撤到后方,撤到顿河左岸各村——杜布罗夫卡、切尔内、戈罗霍夫卡,按萨福诺夫的意图,要在这里编成预备队,以备司令部在顿河防线被突破时使用。

沿顿河左岸,从卡赞斯克镇西边的村庄起,直到霍皮奥尔河口,叛军筑起了绵延一百五十俄里的阵地。

哥萨克们渡河以后就准备进行阵地战:急急忙忙地挖掘战壕,砍伐杨树、柳树和橡树,构筑掩体和机枪阵地。把从难民那里弄来的所有空袋子都装上沙土,在连绵不断的战壕前面垒起一道胸墙。

傍晚,各处的战壕都已经挖好了。叛军的第一和第三炮兵连隐蔽在维申斯克镇外的松树林里。八门大炮一共只有五发炮弹。步枪子弹也快打光了。库季诺夫派出传令兵到各处传达严禁随便开枪射击的命令。命令里建议,从每个连里选出一两名狙击兵,发给他们足够的子弹,这些特等射手专门消灭红军的机枪手和在右岸村庄街道上出现的红军战士。其余的人只有在红军企图渡河的时候,才准许开枪。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黄昏时分已经把散驻在顿河岸上的自己一师人巡视了一遍,又回到维申斯克来过夜。

禁止在河边地带点火。所以维申斯克也没有火光。整个顿河左岸全都浸没在一片紫色的烟雾中。

一大清早,巴兹基的山岗上就出现了红军的先头侦察兵。很快,整个右岸,从霍皮奥尔河口镇到卡赞斯克镇的山岗上都出现了侦察兵。红军的阵线像滚滚洪流,涌到顿河岸边来。后来侦察兵不见了,直到中午,山岗上处处沉没在痛苦、空旷的寂静中,像死了的世界。

风卷起白色的尘雾在黑特曼大道上翻滚。南天边一直笼罩着大火燃起的深紫色烟雾。被风吹散的黑云重又汇集在一起,像翅膀似的黑云影子投在山岗上。白亮的电光在白昼中闪烁。闪电顷刻间给蓝色的云堆镶上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银色花边,接着像闪光的长矛一样刺了下来,刺到一座古堡的凸出的顶部。一声霹雳仿佛刺破了天上的黑云:从黑云堆里泻下倾盆大雨。风斜吹着急雨,像上下翻滚的白浪,泼到顿河沿岸群山白垩的山坡上,洒到被炎热晒得枯萎了的向日葵上,洒到垂下头的禾苗上。

雨水使那些娇嫩的,但因落满尘土而变成灰色的老气横秋的树叶子又恢复了青春,春苗水灵灵地闪着亮光,黄脸盘的向日葵抬起了圆圆的脑袋,从菜园子里散发出倭瓜花的芳香。干旱的土地吸足了甘霖,好久还在吐着热气……

中午时分,像稀疏的散兵线一样,散布在顿河沿岸,一直绵延到亚速海的山岗上的古堡边,又出现了红军侦察兵。

作品简介: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翻译:金人

标签:米哈依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苏联外国文学经典名著

静静的顿河》最热门章节:
1卷六 第五十二章2卷六 第五十一章3卷六 第五十章4卷六 第四十九章5卷六 第四十八章6卷六 第四十七章7卷六 第四十六章8卷六 第四十五章9卷六 第四十四章10卷六 第四十三章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