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基地与地球_第六部 阿尓发星 第十七章 新地球

阿西莫夫
科幻小说
总共21章(已完结

基地与地球 精彩片段:

第六部 阿尓发星

第十七章 新地球

“四颗行星,”崔维兹喃喃说道:“全都很小,再加上一长串小行星,没有气态巨行星。”

裴洛拉特说:“你认为这令人失望吗?”

“并不尽然,这是预料中的事。互相环绕的双星如果彼此距离很近,就不会有行星环绕其中任何一颗,而只能环绕两者的着心,但是那种行星不太可能适于住人——因为太远了。

“反之,如果双星彼此分得够开,各自的稳定轨道上就能有行星存在,前提是那些行星与双星之一足够接近。而这两颗恒星,根据电脑资料的纪录,平均间距为三十五亿公里,甚至在‘近星点’,也就是它们最接近的时候,相隔也有十七亿公里。一颗行星距离双星之一若下超过两亿公里,就算处于一个稳定的轨道,而超过这个距离的轨道上则不可能有行星存在。这就表示绝不会有气态巨行星,因为那种行星距离恒星必定很远。不过这又有什么差别呢?反正气态巨行星都无法住人。”

“但这四颗行星之一也许适于人类居住。”

“事实上,只有第二颗行星有可能。原因之一,是唯有它才大到足以保有大气层。”

他们迅速航向第二颗行星。接下来的两天中,它的影像逐步扩大,起先是庄严而缓慢地膨胀,等到他们确定没有任何前来拦截的船舰,行星影像的膨胀便越来越快,几乎达到骇人的速率。

此时,远星号位于云层上方一千公里处,循着一条临时轨道疾速飞行。崔维兹绷着脸说:“电脑记忆库在住人的注记后面加上问号,现在我知道是为什么了。它没有明显的辐射迹象,夜半球没有火光,而且也没有任何电波。”

“云层似乎挺厚的。”裴洛拉特说。

“那也不会将电波辐射隐藏起来。”

他们望着下方不停转动的行星,打转的白云色调极为和谐,其间偶尔出现一些隙缝,透出代表海洋的青色图样。

崔维兹说:“就一个住人世界而言,此地云量算是很着,可能是个相当阴沉的世界。”

“而最令我困扰的一点,”当他们再度钻入夜面阴影时,他补充道:“是我们没收到任何太空站的呼叫。”

作品简介:

《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6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五部作品,归于“基地后传”,也是年代最晚的基地故事。

这部小说是“基地系列”第一本和“机器人系列”扯上关系的作品,放射性地球这个题材始于千年前的《苍穹微石》,机·丹尼尔·奥利瓦(R. Daneel Olivaw)这个角色与“基地系列”的关系则在前传继续补完。阿西莫夫在书里也描写到《裸阳》和《曙光中的机器人》各自出现过的索拉利和奥罗拉外世界人行星。此外还提到《机器人与帝国》中的地球事件,使得这部小说也能算是“机器人系列”的一员。

故事情节

基地纪元498年。

葛兰·崔维兹(Golan Trevize)对自己在《基地边缘》所做的决定惴惴不安,为了消弭疑虑,詹诺夫·裴洛拉特(Janov Pelorat)和宝绮思决定陪他展开寻访地球之旅。 一行人在历史悠久的康普隆[贝莱世界]找到外世界行星的线索,推估地球应该就在外世界行星附近,降落遍地野狗的奥罗拉,拜访了能够自体转化能源的索拉利人,在一颗只剩真菌的无人行星上头,找到其它外世界行星的座标,最后一路摸索,找到充满放射性的地球。而在月球上,有个“人”正等待着,准备告诉他们这趟旅程所为何来。

作者:阿西莫夫

标签:基地与地球基地阿西莫夫基地后传

基地与地球》最热门章节:
1第七部 地球 第二十一章 寻找结果2第七部 地球 第二十章 邻近的世界3第七部 地球 第十九章 放射性之谜4第六部 阿尓发星 第十八章 音乐节5第六部 阿尓发星 第十七章 新地球6第六部 阿尓发星 第十六章 外世界中心7第五部 梅尔波美尼亚星 第十五章 苔藓8第五部 梅尔波美尼亚星 第十四章 死星9第五部 梅尔波美尼亚星 第十三章 远离索拉利10第四部 索拉利星 第十二章 着见天日
更多『科幻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