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地心世界猎奇记_第四十九章 耐人寻味的脚印

B·A·奥勃鲁契夫
科幻小说
总共62章(已完结

地心世界猎奇记 精彩片段:

第四十九章 耐人寻味的脚印

一天,吃过晚饭,格罗麦科和马克舍耶夫坐在河边铺满松软沙土的岸坡上钓鱼。一片枯黄色的岸坡上,草木枯萎凋零。马克舍耶夫抛出鱼钩,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浮子。突然发现自已的靴印旁有一个清清楚楚的脚印。那是一个人赤脚留下的。

“奇怪,”他想,“我好象没有脱过靴子,而且医生也没有必要在这么冷的天气脱下靴子。”

他弯下身去,开始仔细观察脚印,这是一只左脚的脚印,尺寸挺大,甚至比工程师穿着靴子的脚还大。工程师的脚可不算小啊。显然这个人是个平底脚,而且一向是赤脚走路的。然而,最奇怪的是,清楚地印在沙地上的五个趾头都很长,大脚趾与其他四个脚趾隔得很远。看起来又似乎不象脚印,而象一只大手的手印,手掌很长。

稍稍往前走了不远,马克舍耶夫又看到一个右脚印,大部分泡在水里,已经不太清楚了。很明显,此人蹚水过河了。因为岸坡上没有发现这人回来的脚印。

“米哈依尔·伊格纳季耶维奇,快来呀!”马克舍耶夫喊叫道。

“什么事?等一等,我这儿的鱼快上钩啦!”植物学家答道。

“扔掉你的鱼吧,快来看,我发现了奇迹。”

“噢,什么呀?是虾还是龟?”

“不,沙地上发现了人的脚印。”

“不可能!”

格罗麦科放下钓鱼竿,跑了过来。他仔细观察这个不同寻常的脚印,认为脚印的形状确实非常怪。

“会不会是猿经过这里?”他推测说。

“在这里,在这副极区,在这落叶松和白桦树里吗?”

“谁晓得呢!既然只能在地球表面温暖的气候中存活的猛犸、犀牛和它们的近亲能存活在这北极森林和冻土带中,那么猿类为什么就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呢?”

作品简介:

本书是符拉其米尔·阿法纳索也维奇·奥勃鲁契夫著名的一部科幻小说。

科学院院士符拉其米尔·阿法纳索也维奇·奥勃鲁契夫生于1863年。他是苏联最杰出的地质学家,曾因从事西伯利亚、中亚和中国的地质地理学科研工作而声名遐迩。他是三部为青少年所写的非常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的作者。这三部小说是《普洛托尼亚》(Plutonia,1924),《孙尼科夫的陆地》(Sannikov‘s Land,1926),《在中亚荒野》(In the Wilds of Central Asia,1950)。

本书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小说的情节是按照向读者介绍地球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动物和植物在当时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况这一目的而构思的。我决定写这本书,是在我作为一个成年读者,读了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纪》以后。那时,我已经是一个有些经验的考察人员了,觉得他对地心旅行的描述并不真实;再说,那部小说写成以后,有关我们这个行星史前时期的栖息者的情况,又发现了许多新的证据。

本书是描写一次到普洛托尼亚去的异乎寻常的旅行,那是一个地心世界,有河流,有湖泊,有火山,还有奇异的植被;那里还有自己的太阳——普洛托,居住着奇禽怪兽和未开化的人。本书的描述可能会使青少年读者感到惊讶。他们一定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神奇的世界。北极冰川上是不是在什么地方真有这么个洞口,可以进入地底空间去进行考察?许多读者写信给我,郑重共事地询问什么时候再到普洛托尼亚去作新的探险,可不可以让他们参加探险队,去亲眼看看他们在本书中所读到的一切稀奇古怪的事物。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北极冰川上那个伸向地下王国的洞口后来就没有再找到过。我必须一开头就说清楚,作者在本书中所描述的这次旅行并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真的发生,因为地壳本无供人进入地心的洞口;地心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地底空间。

作者:B·A·奥勃鲁契夫

翻译:石岩山李德方杨雷英

标签:地心世界猎奇记B·A·奥勃鲁契夫

地心世界猎奇记》最热门章节:
1结束语2第五十七章 科学对话3第五十六章 越过冰原4第五十五章 重返山岗5第五十四章 被俘生涯6第五十三章 原始人的袭击7第五十二章 营救俘虏8第五十一章 寻找同伴9第五十章 在被舍弃的帐篷里10第四十九章 耐人寻味的脚印
更多『科幻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