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寄居者_第十一章

严歌苓
当代小说
总共17章(已完结

寄居者 精彩片段:

第十一章

1942年8月15日这天,杰克布·艾德勒出狱了。很难弄清,是汉奸刘部长还是黄先生,到底谁使上了劲。我现在还记得杰克布走进门来的样子。头上裹了一条围巾,脸上是淤血和血痂,嘴肿歪了,领带把一只胳膊吊在胸前。五天的监狱生活催出一大片原野般的胡须。

他一见我就说,还好吧?基本上没有变成个陌生人吧?

真不知道他怎么从监狱回到这所房子的,一路上会吓坏多少人。然后他对紧跟进来的顾妈说:我没有钱,请你去付一下车钱。

这是上午,凯瑟琳出去找女友们喝茶聊天了。顾妈要我拦住杰克布,让他把泡足了血的两只鞋子扔在客厅外面。

我对自己的眼泪毫无预感,看见他摇摇摆摆地走近,泪水突然就出来了。曾经让你烦也好,让你开心也好,这个你不拿他当回事的“表兄”在此刻好亲。

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绸围巾包在脑袋上,还嫌自己不好看吗?

他已经把自己在沙发上摆置舒服了,说他是在路上临时“买”的绸巾,赊账买的,那犹太小贩看见他遭难的兄弟时,同意下回见面再收钱。他包着条围巾完全是为满街的人着想,也是为我好,否则我会吓死。

我坚持要解开围巾看伤势,他坚持推挡我的手,说没什么好看的,只差一点,枪托就砸穿了颅骨,让满脑壳对我的思念以及他关于人类迫害的思考滚热地一泻而出。他声音空虚,说话非常吃力,但还要胡扯。

二十分钟后,我从附近私家护理站请的护士到了。她打开那条围巾,看了看,要我马上准备热水。女护士四十多岁,又红又粗的手指头惊人地灵巧,她在顾妈和我惊恐的瞪视下,把杰克布剃成了个光头。中年女护士说话总是轻描淡写:那,头发长起来呢,也快的,就是这块疤上不会长头发了……喏,我缝一缝……不太好缝,口子张了好几天,皮都干掉了,要用大点的针。

顾妈和我都没有去看那个大张的口子究竟多大,但从护士缝补的动作看,确实费了不少针线。护士缝好了杰克布的头,又用碘酒擦洗他的脸,话仍旧轻描淡写:这里稍微缝个两三针就可以,头发盖一盖,针脚看不出的。脸处理完毕,轮到上半身了:这条手臂膀,我是不会接的,顶好请个接骨师来。我倒是有个人可以推荐给你们,他接起臂膀来只要十分钟,麻药都不用,喝口烧酒就好了。身上的伤痛是痛一点,个把月就会好的。倒是要用听诊器听听你的内脏,看看哪有打坏掉的地方往肚皮里流血。胃伤得稍微厉害点,血吗是要吐一阵子的,硬东西少吃点,血就少吐点……下头吗,也会得尿血咯,腰子给他踏了一塌糊涂咧,血总要给它撒几天的。没事情吃吃困困,小馄饨,鸡汤面吃吃,就会好了。

吃吃困困的日子杰克布只过了两天,就烦死了。他的胳膊果然是那位接骨大师花了十分钟接好的,但痛得他长嘶短啸,脏字骂得连凯瑟琳都听懂了。

战争似乎头一次打到凯瑟琳的世界来了。她头一次把个人琐屑的是非暂放一边,全力主持美国伤员杰克布的康复工作。从早到晚,监督杰克布吃吃睡睡,听听留声机。第三天,为了买一只乌骨鸡给杰克布炖汤,她把留声机搬出去,搬进了路口寄卖行,然后就对我说:弹弹琴给艾先生听,不然他闷死了。

我打开落满灰尘的布帘,下面是不久后也会变成鸡、鸭、鱼、肉滋补到杰克布身体里的立式钢琴。我东弹一曲,西弹一曲,把杰克布最后的养伤耐性也弹没了。他从我肩后伸过一只手,是那只健康的手捂在琴键上。他说我根本没心思弹,他也没心思听,不如出去一趟。

他装扮起来,穿了一件风衣,竖起领子,把半个青面獠牙的面孔藏在里面,又在头上扣了草编礼帽,帽檐压到眼睛。尽管这样,还是半人半鬼,他站在穿衣柜的镜子前,一站站了好几分钟,眼神冰冷,像要拔出枪来撂倒镜子里的丑汉。

作品简介:

一部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乱世佳人》!

在严歌苓的诸多著作中,《寄居者》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书中有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在血淋淋的战争年代里,没有人能逃脱寄居的命运。大上海,小世界——爱情与信仰,忠诚与背叛,对自我的追寻与迷失,都在其中。这部小说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而成功的尝试。这就是一部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乱世佳人》。

严歌苓创作《寄居者》的灵感源于柏林墙 ,“生活中精彩的故事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依我看,刻意去找戏剧性和刻意避开戏剧性一样,都没有必要。1993年,我和我先生去柏林旅游时,参观了从东柏林穿越柏林墙,逃亡西柏林的故事。许许多多人的故事都写在柏林墙的一个展览馆。有一个故事简直就像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位小伙子跟一个姑娘在东柏林订了婚,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在几年后还无法忘怀她。一次,他在欧洲见到一位姑娘,非常像他的未婚妻,他就勾引了她,把她带到东柏林,偷了她的护照,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口。”在小说里,严歌苓把主人公变成了一个中国女孩。

《寄居者》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上海,会让人忍不住将严歌苓与善于描写上海的张爱玲进行比较,然而“我怎么可能和张爱玲像呢?她的上海也不是我的上海。我的上海比较脏、臭,比较像地狱,特别是在我写的那个时期。”

为了创作《寄居者》,严歌苓读了十多本有关那个年代犹太人在上海的作品,还专门从老一代人那里了解细节,比如什么牌子的香水,什么裁缝店,什么舞厅,什么牌子的风衣大衣等等。严歌苓说:“做史料研究是小说家的日常工作。我总是在为下一部作品或者可能写的作品查资料,做采访。一部这样的小说需要的准备时间往往是几年。”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玫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玫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玫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玫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作者:严歌苓

标签:严歌苓寄居者当代文学女性

寄居者》最热门章节:
1尾声2第十六章3第十五章4第十四章5第十三章6第十二章7第十一章8第十章9第九章10第八章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