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北鸢_第八章 盛世

葛亮
当代小说
总共41章(已完结

北鸢 精彩片段:

第八章

盛世

文笙渐渐已有些习惯永安带着他出来“谈生意”。这间西菜社离他们住的地方并不远。送了人上车,可以慢慢地走回去。

这时,永安操着流利而乡音浓重的上海话,间或一两句英文,和所谓“朋友”正谈得热闹。朋友是本地人,形容很平朴。多数时候,他听着永安说话,笑而不言。开了口,只字词组。说完,永安愣一愣,却没有接上话去。

面前的牛扒已经冷了。文笙放下刀叉,心思有些游离。目光荡到窗外去,黄昏时候,街上人多起来,都是匆忙的样子。因为已待了些日子,文笙就觉得,这城市里的人,走路和襄城人是不一样的,总微微前倾着身子。马路对面过来一男一女,大约是夫妇,个头都很敦实,却气定神闲,像静止在人群里。倒是他们牵的一只狗,健硕精实,很有些活泼气。跑上一两步,便回过头来,摇一摇尾巴。

远远地,能看见“大新公司”西南面墙上,巨幅的“蒋主席像”。主席一身戎装,双手拄杖,微笑看着沪上众生。

“小兄弟。”文笙一个激灵,转过头,才明白是对面的“朋友”唤他。他恭敬地看那人。“朋友”用国语说,你这位永安大哥,是个人物啊。

文笙便笑一笑,表示赞同。那人起身,戴上礼帽,说,先告辞了。

永安起身相送。餐厅里是永安热烈的声音。邻座的客人,瞇着眼睛看他,轻微地皱眉。他也并未察觉。

待他们结了帐,走下楼来,看见门口熙攘地聚集了人。这家叫“万德”的西菜社,楼下门面是一间“牛肉庄”,以肉类新鲜著称,每天傍晚进货。这时,便看见许多或洋或华的仆欧翘首以待。突然,有一个女人豪放嘹亮的嗓门响起。是个身形粗壮的厨娘,在谴责插队的人。她扬起胳膊,亚麻色的头发散下来,打在胀得通红的饱满面颊上,不依不饶。透过玻璃,人们看见店里的伙计,将新到的肉悬挂在橱窗的上方,便都无暇再理睬她。她便也噤了声,将视线投向血淋淋的大块牛肉上去。

两个人沉默地走着。永安唇上叼着一支雪茄,并没有点燃。走到街口,突然间停下来,恨恨地骂了一句“赤佬”。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文笙也已习惯,他这样骂,并非有什么所指,只不过是一时情绪的表达罢了。

“赤佬”,永安潦草地挥了一下手,指着华灯初上的三马路,说,总有一天……

他并没有说下去。文笙看着次第亮起璨然的霓虹,在永安的脸上映出不可名状的缤纷光影。

他们分开,文笙照例一个人往望平街的方向走。永安要去“白相”,是不许他跟去的。

走进这条街,看得见灯火,人却寥落了不少。凌晨的时候,四更向尽,人流涌动,是另一番景象。沿着三马路外国坟山到四川路香港路一带,水泄不通,到了将近正午,才慢慢散去。这里是沪上有名的报馆街。半里路不到的小马路,有三四十家报馆。日本人走了后,复刊的多,渐渐容纳不下。不少便迁去了临近的爱多亚路。

作品简介:

《北鸢》是葛亮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历时七年,是继上一部《朱雀》之后的最新作品。

2016年,《北鸢》斩获多项大奖,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度《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好书等。作者葛亮获颁《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度中国人物”,《GQ》中国“2017年度作家”。此次新版为30万册精装纪念版。

小说起笔于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成长,收5于上世纪中叶。将波诡云谲的近现代寄予两个家族的命运沉浮,书写中国丰盛起伏的断代。人生一线,恰似风筝,命运漂浮无着,人亦应有自己的主心骨。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书中上百位经典人物,进退于沧桑。群落交织,浑然磅礴。文笙在大时代的风云中辗转历练,且行且进,最终尘埃落定。

● 葛亮如此年轻,竟写出那个时代的小说,可想像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感谢这部作品将我带回我最怀念的岁月。——知名作家聂华苓

● 《北鸢》,虽然是一部以家族史为基础的长篇小说,但虚构意义仍然大于史实的钩沉。这也是典型的《红楼梦》的写法。真实的历史悼亡被隐去,满腔心事托付给一派假语村言。” 书中主要人物、事件均可找到现实原型。可以说葛亮特别的家世和成长背景成就了这本独一无二的小说。”——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

● 葛亮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一种属于葛亮的叙事抒情的风格,已经隐然成形。当代作家竞以创新突破为能事,葛亮反其道而行,遥想父祖辈的风华与沧桑,经营既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他的小说美学以及历史情怀独树一帜,未来成就必可期盼。——哈佛大学教授、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

● 葛亮的《北鸢》是一部追忆性的作品,一些几近消失的话语方式在他的笔下蠕活了。书中制造了一个丰富、多样、明暗交织的时空,那些常恒的、低沉而苦楚的时光里的人与事,民间的气息缭绕深处,且将生活里鲜于变动的、切入人体内的精神弥散到字里行间。他说:“东方文化有一个绕不过去的界域就是民间,笔记小说中界定庙堂、包括广场即知识分子阶层,都是从民间切入的。”作品借用了许多旧小说的笔致,但没有老朽之感,因其现代意识照亮过那些幽暗之所,我们看到了作者控制语体非凡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

● 《北鸢》里卢、冯两个家族的历史遭逢,每从儿童或女性的眼中看取,因而别具一种单纯、朦胧的呈现,后见之明的解释定见的缺席,反而使情景的原初状态得以“保真”。相对于仁珏、言秋凰这一对烈性母女,小说并未为文笙和仁桢两位“视点”人物设置极端的情节情境。某种意义上说,《北鸢》也是小说家在华夏文明的天空,放飞的一只“虎头风筝”吧。”——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黄子平

● 没想到这位作家的文字如此老道,如此精美,如此不同凡响。全书语言中所蕴含的诗意与美感,让我回到古代与近代典雅肃穆的文笔氛围中。倘若不是作者拥有特别的文化底蕴与文学才华,是很难写出这种脱俗的文字的。——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教授刘再复

作者:葛亮

标签:葛亮北鸢民国家族史

北鸢》最热门章节:
1尾声2第八章 江河3第八章 苏舍4第八章 流火5第八章 盛世6第七章 流年7第七章 归来8第七章 杨楼9第六章 蛮蛮10第六章 和田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