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最后的情人_六十三

残雪
当代小说
总共112章(已完结

最后的情人 精彩片段:

六十三

里根的困惑(3)

里根竭力回想她姐姐的面容,但总是模糊。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跑到农场里来当工人,然后有一天,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游进了大海。“游进了大海”这个比喻太贴切了。这个女孩站在这里等他,就是为了同他谈论她姐姐啊。可是她为什么要谈论?是思念还是惋惜?也许竟是羡慕?是谁曾说过,所有的到这里来的人都会变态。这个女孩也变态了,她不顾一切地活在想像之中。看来她姐姐的死是对她的一种诱惑,她现在大概觉得当时的痛哭没有必要了。

“里根先生,我要走了,我还想问一句,您总是站在野外思索吗?”

“莫非我的思想可以看得见?”他茫然了。

“在您的阴影里头,草的颜色变黄了。但您不知道!”她跑掉了。

里根欣慰地想,他的农场里并不是一片虚无。当然,他自己可能并没有完全领会金夏的意图。虽然从榕树下往这边看,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他刚一下山,就碰见这个女孩,一个生活在农场的梦里的女孩,她和她姐姐的痛苦都是实实在在的,而那位追梦的姐姐,将生命随随便便就舍弃了。当初他把金夏招到农场来,正是为了他那种实干精神,或者说,他对购买土地的狂热。然而他什么都不想占有,过着难以理喻的清贫生活。里根说不清他那干竹子一般的躯体里的狂热是什么性质的。里根问自己:“我在思索吗?”这种推磨似的思路,不过是将发生在表面的现象一遍又一遍地回顾罢了,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思索。

昨天有人从文森特所在的城里回来,告诉他看见埃达了。在漫长的夜里,他和埃达在深深的地底各自掘着自己的洞,彼此都听得见对方弄出的响动。“埃达,埃达!”他说,土块掉下来,砸在他的头上,他的动作变得有点疯狂。埃达的动作是有条不紊的,令里根想起她从泥石流中逃生的那份镇静。他听见她掘到他的脚下去了。然而埃达却在城里的酒吧里藏匿着,他的农场就是再扩张,也到不了她所在的城市。

“里根先生,里根先生,太阳已经毒起来了,到树阴下面躲一躲。”

是阿丽。

“你看起来这么绝望,你应该过来同我坐在一起。”

他机械地走过去,同阿丽坐在一起。厨师用粗糙的手拍了拍他的膝头,他回过神来,做出一个笑脸。

“在家里,那么多的小蛇爬了进来。我就想啊,恐怕埃达回来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吧。”

里根拿不准这个阿丽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人,但他感觉到她绝不是清心寡欲的那类人。她虽年纪大了,但当她坐在厨房沉思之际,农场里的任何一点响动都逃不过她那双老眼。

“阿丽,你说我该不该继续买地呢?”

作品简介:

就中国文学来说,残雪是一次革命——她是多年来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最有趣、最有创造性的中国作家之一。

——[美]夏洛特·英尼斯

残雪是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声音……简言之,一位新的世界大师在我们当中产生了,她的名字是残雪。

——[美]罗伯特·库弗

残雪从一个似乎是病入膏肓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象征的、新鲜的语言。

——[法]《纽约时报》

残雪像弗朗西斯·培根的画那样,表现出中国的噩梦。

——[法]《世界报》

残雪的作品不就是新的世界文学的强有力的、先驱的作品吗?

——[日]《读卖新闻》

正如大家所知,列雪的小说是那种一旦接触了,就是你想放弃它,它也不会放弃你的小说。为什么呢?因为残雪是一个真正的谜,是一个文学的核心的谜。

——[日]近藤直子

她沉浸于那些令人恐怖的意象之中,同时又保留了不动声色的仁慈。

——[美]布莱德·马罗

残雪是一个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并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也是在浮华的同时代里平实地生活和扎实地写作,而保持文学尊严与灵魂活力的稀有动物。

——刘再复

作为当代最早具有尖锐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残雪那若即若离的独行气质难以归类,然而,

作者:残雪

标签:最后的情人残雪

最后的情人》最热门章节:
1一零一2一零零3九十九4九十八5九十七6九十六7九十五8九十四9九十三10九十二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