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禅是一枝花_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

胡兰成
当代小说
总共101章(已完结

禅是一枝花 精彩片段:

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

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

前山初夏晴陽,坐在蘿葉半遮的紗窗下,讀碧巖錄的篇首垂示,只覺似聽趕駱駝者的繩鞭一揮,「劈」的打在塞外沙漠的空氣裏,那徹底的、殺刺的一聲響,不可以把來移到室內書桌上的稿紙上。但是這裏的一則垂示不可不移寫:

垂示云:大凡扶持宗教,須是英靈底漢,有殺人不眨眼的手腳,方可立地成佛。所以照用同時,卷舒齊唱,理事不二,權實並行,放過一著,建立第二義門,直下截斷葛藤。後學初機,難為湊泊。昨日怎麼,事不獲已;今日又怎麼,罪過彌天。若是明眼漢,一點謾他不得。其或未然,虎口裏橫身,不免喪身失命,試舉看。

垂示的說話大抵如此,讀了會覺得這和尚太不善良。

然而古來忠臣每被奸臣害,善人多遭惡人欺,也要會不善良的好。舊小說裏寫打陣與打擂臺,常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但是這層道理偏是學為聖賢之徒不懂得。他們不懂得聖賢之學原是潑刺的。也不是說善對惡要強硬,而是善與惡皆在邊際上,自然有鋒芒。善是在惡的邊際上,所以小人把善語變為浮辭,而君子則能用惡語亦變為善語。禪僧又愛云「落草之談」,而古來真命天子果然是多從落草為寇中出來的,如西漢劉邦與東漢劉秀。幫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那班豪傑更是多從落草中出來的。打學問的江山亦是如此。莊子裏有葉公好龍,日夜想要見一見,一旦真龍降其屋庭,雷霆霹靂,大雨漂了屋瓦,嚇得他躲進床下不敢出來。禪師的著語,便亦像這樣的每每震駭得學者善人魂飛魄散。

舉:雪峰示眾云: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

盡大地這句話可作種種議論。或說撮大地如粟米粒大,是猶莊子說泰山小如秋毫,齊物平等之意。或說撮大地拋向面前,是萬物現前、佛法現前。又有說你把大地拋來拋去,你的人又是在何處?……如此議論云云。但是聽圜悟禪師道:古人言雖如此,意不如此,他不是為你這些議論,這又使人爽然自失了。

原來雪峰禪師撮大地這句話也只是個興。像詩經的興罷了。所以雪峰禪師又道:既然大家都不會,那你們且來打鼓做工事吧。洞!洞!洞!廟裏大鼓打起來,和尚們與來廟裏燒香的檀越們都齊集到院子裏空地上做工事,於是大家與廟前的泥土草木陽光都高興了,方纔的難題好像風吹無跡。

雪竇禪師頌曰:

牛頭沒,馬頭回,曹溪鏡裏絕塵埃。打鼓看來君不見,百花春至為誰開。

此頌似乎含有正反二重意思,細看來卻又只是一層意思。此頌是把玄奘法師提出的「萬法唯識」來了一個新的說明。

頭三句是說宇宙東涌西沒,南涌北沒,皆在我的悟識中,如明鏡寂然不動。後二句是說,但不可誤以為宇宙是主觀的,惟因於識而有。你雖不見,但春天來了百花還是開。這裏是在識中?是不在識中?用經典的話非常難以說明得令人滿意,但是可以用詩來說明。王維詩裏的辛夷花:

澗戶寂無人紛紛自開落

則讀了使人覺得無有不足,無有主觀客觀的問題。

作品简介:

胡適寫中古中國哲學史,著重在禪,這是他的過人的見識。胡適不懂得禪的公案,但他對禪僧的歷史的考證,則極是有益。我讀禪宗的書,直覺地知道禪非創自達摩,禪自是中國的思想,非印度所有。慧可斷臂立雪,我亦不喜,還是被賊斫臂可信。及讀胡適的考證,非常高興。胡適對中國的舊學有兩大功績:一是紅樓夢作者考證,又一即是關於禪的考證。胡適的紅樓夢考證與張愛玲的「紅樓夢魘」,使我們更明白了紅樓夢的好;張比胡適更直接懂得紅樓夢的文學。胡適的關於禪的考證則是使我們更明白了禪的好。

作者:胡兰成

标签:胡兰成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最热门章节:
1第十則 睦州問僧甚處2第九則 趙州東西南北3第八則 翠巖眉毛4第七則 法眼問慧超5第六則 雲門十五日6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7第四則 德山挾複子8第三則 馬祖日面佛月面佛9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10第一則 梁武帝問達摩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