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精彩片段:
第十一章 别无选择
第十一章别无选择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十九时平阳市委
姜超林在任用田立业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原则性,让刘意如打心底里敬佩。姜超林就是过得硬,自己有权时不提田立业,现在高长河提,也敢于站出来反对,为了对工作负责不怕得罪人,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人。相比之下,高长河就差远了。从刘意如这段时间的观察看,高长河不论是工作作风,工作思路,使用干部,还是决策水平,都比姜超林逊了一筹。刘意如甚至认为,高长河和田立业、胡早秋本质上是一路人,都是甩子,只不过量级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有一点已经搞清楚了,高长河在省城当市委副书记时就以乱说话、乱写文章闻名。所以,高长河上台后重用田立业、胡早秋这种甩字号干部并不奇怪。老书记姜超林看不下去,和高长河进行斗争也不奇怪。如果她是姜超林也要斗争的!想想呗,高长河都说了些啥?干了些啥?什么霓虹灯下有血泪?就是有血泪也不能说嘛!你是什么身份?说这话有什么积极意义?自己卡拉0K唱得挺起劲,还要收特种高消费税,甚至想向三陪人员收税,搞什么名堂?这又是什么影响?!
回过头一想,刘意如自己也觉得奇怪:她和姜超林没有什么特殊关系,高长河对她也不错,把田立业提为烈山县委代书记时,也把她女儿金华提成了代县长兼县委副书记,括号正处级不存在了。可她为什么就是看不惯高长河呢?怎么反倒敬佩起老书记姜超林了呢?这才发现,自己也是出于公心。
然而,这种出于公心的话却不能说,在姜超林面前不能说,在高长河面前也不能说。对高长河的作风再看不惯,高长河仍然是市委书记,对他的指示,她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这便产生了痛苦和矛盾。
每当违心应和高长河的时候,刘意如心里就觉得不安。她把这感觉和女儿金华说了。金华埋怨她没从姜超林的阴影中走出来,总拿姜超林的标准来要求高长河,是习惯性思维在作怪。刘意如也觉得有道理,也想从习惯性思维中挣脱出来,努力跟上高长河的思路。可要命的是,习惯性思维竟是那么固执,常常会突破理智的厚土冒出来,去追逐姜超林而不是高长河的思路……
想到了女儿,女儿的电话便打来了,开口便问:“妈,你咋还在办公室?”
刘意如说:“高书记让我等个新华社女记者。”
金华说:“妈,那你说话可小心点,这个新华社女记者听说是在姜超林的安排下做平轧厂文章的,高书记并不喜欢她!”
刘意如说:“这事我知道,你别替我烦。”说罢,问女儿,“哎,金华,你下午和高书记谈得怎么样?你一走,高书记还向我夸你呢。”
金华“格格”笑着说:“妈,你不想想,我能谈差了么?高书记能不夸我么?我把大明公司突发性事件处理得那么好!”
刘意如又问:“大明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究竟怎么处理的?”
金华便得意洋洋地把事情经过向刘意如说了一通,大谈田立业的荒唐和愚蠢,说是田立业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失招了——就是表态轻率:“……妈,你知道吗?高长河和市委最担心的,就是田立业轻率表态。田立业是高长河提起来的,等着看高长河笑话的人多的是,包括姜超林!我就根据高长河这种心理,给田立业上了点对症的眼药,打打他的气焰,杀杀他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