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会 精彩片段:
34、别有伤心人不识
宴客显德,请客彰显主人德行。武士会成立日,是一场大宴。
尼姑庵仅在山门里有菩萨像,后面两重院落原是尼姑住所。后门斜对着银币铸造厂,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兼管银币铸造局,是那时创下的产业。
武士会将山门隔出,交托给佛教信徒,将后门扩大,变后为前,充作正门。
宴会主客是杨放心,带五位议事局乡绅捧场。创办人将自己定为客人,是承认了武士会自治。
李尊吾的自治要求,上报袁府,由众幕僚讨论,据说是袁世凯最终定音:“给他三年,办不下去,我要收回来。”
涉及资金配给,杨放心与李尊吾签下自治三年的文字协议。
请客规矩,主人提前十天送请柬,客人提前三天将谢礼送到,多为二斤猪肉、一篮水果。杨放心的谢礼送来时,传话:“再写一份贵客请柬。”
贵,是官位,官员来民家才可称为贵客。
但不透露姓名。请柬红纸黑字,白色信封包装。写下“李尊吾顿首拜”的主人落款,加盖武士会印章,空着客名送去杨家代转贵客。
次日,士兵来传话:“杨先生问有没有设马桩、仪门?”
马桩是官员访民家,民家在门口立一根拴马桩,后变成礼仪,在距大门五米处各立一土柱,上架横木,表示“为贵客新起一道门”,接着演变成距大门五十米,横跨路面,以竹子彩纸扎一座牌楼,色彩绚烂,事过即拆,方便快捷。
仪门原是官府专有,如县衙门第二道门便是仪门。后成为高官来民宅,民家接待的礼仪,看院子大小,与大门拉开距离,内建一座无墙之门,事后此门关闭,家人不能过此门,要左右绕行。
马桩在外、仪门在内,是正门的夸大。汉人以门迎客,以门的隆重表达敬意。
“来的是什么人?”急雇扎彩匠、泥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