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六 第二二三回 直上八千寻 荀兰因罡风消毒火 飞行九万里 齐霞儿阴岭拜枯仙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六

第二二三回 直上八千寻 荀兰因罡风消毒火 飞行九万里 齐霞儿阴岭拜枯仙

上文说到神驼乙休被困铜椰岛地底,峨眉派教祖妙一真人,率领本门长幼两辈群仙,连同嵩山二老、采薇僧朱由穆、姜雪君、李宁、阿童、玉清大师、杨瑾等与峨眉交厚的众仙宾,同往铜椰岛,为神驼乙休、天痴上人双方解围,以免乙休攻穿地肺,引动洪荒千万年前埋藏地底的太火毒焰,煮海烧天,发生亘古难逢的无边浩劫。众仙到了以后,妙一真人因天痴上人修炼多年,人尚正直,性又好胜,不愿伤他面子,尽管施展玄门无上妙法,使长幼群仙将空中九宫三才方位暗中制住,占了必胜地方,表面仍是礼让谦和,晓以利害。天痴上人心意,先尚有些惊疑不决,后经妙一真人连番婉言劝诫,又将空中仙阵和同来众仙现出,天痴上人方觉理势两屈,见机应诺。因料神驼乙休和他师徒仇恨已深,法力又高,被陷地底只因被激好胜之故,否则也制他不住。如果出险,未经妙一真人化解以前,只要见面,必定眼红,猛下毒手报复,决不甘休,自己虽尚不惧,众门人怎禁得住?本欲先行隐避,因妙一真人喜他知机,为敬主人,特意留他运用乙木戊土精气,倒转阵势,直到磁峰移走,神驼乙休裂地上升,方始率领门徒遁避入洞。

果然乙休怒火中烧,出来便要寻他晦气,同时又以全力发动太乙神雷助长毒火,欲将全岛毁灭,以消胸中恶气,势极猛烈。幸亏众仙早有准备:一面化地为钢,只留火穴,宣泄地底所喷太火毒焰;一面九宫位上十余位仙人各运玄功,发出数百丈金光,合成一个撑天光筒,按火口大小紧紧压制;一面当中三元方位上玄真子、妙一真人各以无边法力,引火升空,直上二天交界的乾天罡气层中,以罡风消灭火焰,使那无量毒焰化为劫灰以后,徐徐下沉海底。又怕乙休恃强尚气,攻穿地肺,一时疏忽,中了太火阴毒之气,一见天风,伤毒发作,便要加重;尽管神通广大,炼就不死之身,暂时能运用玄功真气,强自忍受,终不免于苦痛;时候再久,更要伤耗真元,复原不易,非同小可。于是又命采薇僧朱由穆深入火穴接应,就便防他任性胡来。二人本来交厚,深知乙休性情,怒火头上不容分说,才一照面,便用佛光将他一齐圈住。等到飞出光围以外,乙休也把太火厉害和众仙来意看出,待要飞出询问。朱由穆恐他伤毒苦痛,正在拦阻。先是妙一真人飞到,跟着后边又是一道金霞刺空飞来。朱由穆刚刚改口说:“此人已来,道兄出去无妨了。”那金霞已然飞到,现出一美一丑两个少女,一前一后,向三仙同时拜倒,分别行礼。

神驼乙休见来人正是齐霞儿和她新收弟子米明娘。未及开口,妙一真人笑问霞儿:“怎此时才到?总算还未误事,也亏你师徒呢。”霞儿起立恭答:“女儿此行颇有险阻,幸是带有徒孙明娘同往,否则二宝只有一处肯借,灵药更不会有,便不免误事了。”妙一真人道:“你师徒数日之内往返大荒九万里,也颇劳苦,此时无暇详谈。好在大功告成,先在一旁歇息。等我走开,便随他们巡防,少时唤你过来再说吧。”霞儿应声,随将手中所持一个手掌大的蚌壳,一个蕉叶卷成的三寸许小筒奉上。带了明娘,躬身退下,向峨眉众弟子丛中飞去。神驼乙休一听霞儿往返大荒,必是为了自己所受伤毒而去。笑问道:“道兄真个肝胆,为我一人,劳师动众之外,又遣令爱冲越险阻,远涉穷荒,连那两个老怪物也找到么?”

妙一真人笑答:“此次关系亘古未有的惨劫,要伤无量生灵,应在道兄发难。所以道兄那么高深的道力,也未预识先机,事前阻止。不过姑息迁延,仍要养痈贻患。照家师仙札密谕,只能任其发作,以应劫数。最重要的是计虑周详,临机善于应付,务使这滔天浩劫从容化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端的厉害非常。否则以道兄之力,岂是人所能困?即或稍有疏忽,我辈中人有一两位临时赶到也来得及,何致费这大事呢?此事也莫再有芥蒂,你和天痴道友都是应劫祸首,当局者迷,一任道力高深,到时由不得,仍妄动无明,昧却利害,局外人事前任怎劝说,也是无用,预知反倒有害。前在峨眉,不肯明言,便是为此。如今大劫已应,只剩收拾残局。彼此都是修道多年,理应释躁平矜,止息嗔怒才是。何况道友前在白犀潭已占足上风,此番寻到门上,也因一上来便不留情面,才致双方铤而走险,各趋极端。被陷地底,并非不知那是陷阱,只因好胜,受激所致。脱困由于自身法力,虽说中了太火阴毒之气,无此大荒二宝解治,也不过稍受些日痛苦,终无大害。如换一人,为火所伤,休说还要攻穿地肺,裂土飞出,当时便须葬送地底。经此一来,反倒见出道兄法力,玄功奥妙,委实高人一等,尚有何不快意处?天痴道友起初也颇负气,自经小弟告以利害,知道此乃天劫使然,定数如此,立即警悟,心和气平,认为幸免于难,不复再计意气之争。只要道兄心愿释嫌,便可修好,为友如初。因恐道兄初出,不识底细,仍不相谅,天痴道友业率门人暂避。道兄海岳之量,想必以我为然吧?”

乙休哈哈大笑道:“齐道兄,你我多年患难之交,自来没有说不通的事,怎对我也下起说辞来?起初我虽忿恨痴老儿妄自尊傲,却知他还不失为正人君子,居心只想稍微挫折。自从白犀潭一会,由不得心中那么厌恨。假如非诸位道友以回天之力消弭惨祸,我二人不特多年苦修付于流水,而且造此无边大孽,岂非万劫不复?何况按理还是我有不对,比他还要骄狂。此时噩梦初觉,此身无异凭空捡得,有何嫌怨不可化解?道兄防我仍然恃强任性,故意给我高帽子戴,那又何必呢?”齐、朱二仙闻言,也不禁笑了起来。妙一真人道:“道兄从善若流,令人钦佩。此时内子正随大师兄引火升空,我三人正好无事。道兄体内阴火已被巽灵珠照灭,只等吸星替将毒吸去,立即复原如初。适见天痴道友师徒也受有伤,且去他洞府中一同施治吧。”

乙休早在霞儿师徒离去时,脱出佛光之外。妙一真人当第一番话未说完时,一边说话,一边早将手中蚌壳张开,由里面发出碧莹莹亮晶晶七点酒杯大小冷光,射向乙休身上。随着妙一真人手动之处,环身滚转,上下翻飞,毫无停歇。三仙说完前事,乙休便令收去。妙一真人答说:“火毒尚未吸出,暂时不收,到底清凉得多。道友自己运用,还要好些。”乙休已知中毒颇深,珠光照后,身虽不再火烧,体生清凉,真气仍不敢运行全身。便把蚌壳接将过来,手指七点寒光,如法运转。三仙随同往天痴上人洞府飞去。

天痴的洞府,地势甚广,石室千百余间,已被乙休先前用法宝毁却十之八九,只剩尽后二层两进石室。天痴上人已然省悟劫运,不但恨消,反倒侥幸。只恐乙休见面便予以难堪,又以门人受伤颇多,适才忙于退敌复仇,未及施治,俱在后洞苦挨。知道这场灾劫消灭须时,神驼乙休与众仙相见,必有许多话说。自己也曾负有微伤,正好抽空连门人一同施治。便率未受伤的众弟子,一同避入后洞。正在一面医伤,一面向众徒晓谕,不料一会儿三仙便已寻上门来,忙率众弟子出来迎接。乙休不等他开口,便先说道:“痴老儿,我们枉自修炼多年,仍受造物主者播弄,身堕劫中,毫不自知。如非诸位道友神力回天,至诚感格,我两人正不知伊于胡底。现在想起前事,实有不合之处。我驼子生平没有向人认过错,现在向你负荆如何?”天痴上人也笑道:“我二人一时嗔念,肇此大劫,幸蒙齐道友与诸位道友的回天之力,得免于难。如今噩梦已醒,本是故交,还有何说?前事再也休提。倒是你在地底所受火毒至重,只大荒二老怪各有一件异宝可治。你绕身冷光,颇似昔年传说的巽灵珠。卢家老妪,有名乖谬,不近人情,她那吸星神管也曾借到么?”随说随同往里走进,分别揖坐。妙一真人接口答道:“二宝均经小女霞儿借到。适见蕉叶之中,还有十五粒灵丹。借时情形,尚未及向小女询问。此丹卢道友甚是珍贵,居然得了许多,真出人意料呢。”

天痴上人闻言大喜,方要答话,朱由穆瞥见北榻上卧倒八九十个着青白半臂的门人,有的似为太乙神雷所伤,有的手足断落,残肢剩体放置各人身旁,面色个个青紫,苦痛已极。知道天痴上人正在施治,忙道:“乙道兄真狠,这班后辈能有多大气候,何苦也下此辣手?”乙休道:“我固不合气盛,彼时也是有激而发,情不由己。好在残骨未失,以我四人之力,又有这十几粒卢家灵丹,还不难使之复原。就请齐道兄为首,先给他们施治吧。”妙一真人道:“有此灵丹,便不费事。他们的轻伤,好些已被天痴道友治愈。这类重伤共是九人,就请天痴道友取九粒灵丹,照此用法医治好了。”天痴上人知道重伤诸徒急切间只能用本门灵丹定痛,复原却难。而卢妪九转百炼灵丹能脱胎换骨,起死回生,长还肢体,灵效非常,能分润两三粒,已有复原之望,竟每人给一粒。自是欣喜,极口称谢,接将过去。那蕉叶除包这十五粒灵丹,并书明用法外,内中还有一根道冠上用的簪子。众人久闻此宝神奇妙用,各自注目观望。其质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不知何物所制。色黑如漆,黯无光泽,形式却极古雅。如非众仙慧目法眼,看出内里氤氲隐隐,层层流转;道力稍差,便以凡物视之,决不知是件前古稀世奇珍了。

妙一真人将蕉叶递与天痴上人看过,便把灵丹仍旧包好收起。持簪在手,走向乙休身前,笑道:“卢妪私心,宁赠灵丹,不传此簪用法,只能吸去火毒,好些神奇妙用,俱无法赏鉴了。”说完,随将手中宝簪向乙休头面之上擦得两擦,那簪便自乱动。乙休伤处立觉一阵奇痛钻肤而出。簪内便有几缕血丝般影子往里渗进,徐徐流行,由显而隐。约有半盏茶时,火毒才得吸尽。拿在手里,定睛一照看,只有细如牛毛几丝血花,被内里云气裹住,疾转不止,渐渐消失无踪。妙一真人方在赞赏,忽听一老妇声音发话道:“此宝用毕,请以簪头东指,照中间连弹三下,自能飞回,幸勿久留。”这声音就似在簪上,妙一真人知她簪上附有寄声之法,此宝与她心灵相通,以弹指为号,这里一弹,宝主人立即警觉,行法收回。随即走向门口,依言行事,弹了三指,手托相待。隔不一会儿,眼见这簪微一振动,忽然化成一溜银色火星,长才数寸,尾发爆音,破空直上,疾逾电掣,往正东方飞去,晃眼便已无踪。妙一真人重又归座。乙休已是复原,笑道:“卢妪真个小气,谁还好意思留她东西不成?这等情急。”朱由穆道:“此实难怪。此宝是她命根,如何不看得重?性情又那么古怪,肯借宝赠药,已是极大面子了。你只见她收回忒急,少时间两个往借的人,借时正不知是如何艰难呢。”乙休也笑道:“此话诚然。休说此宝,便是她这灵丹,平日若要想她一粒,也难如登天,不知怎会一赠十五粒?而受伤非此不治的又只九人,竟富余了六粒,久闻这老婆子有鬼神不测之机,只是性情乖僻,专讲报施,恩怨分明。她如无所求助,轻易不肯助人。此事奇怪,其中必有缘故。我现在灵元初复,难于用心。齐道友玄功奥妙,明烛机先,何不算他一算?”

妙一真人道:“大荒二老好为诡异之行,赠丹之时,已将阴阳倒转也说不定。事有定数,算他何用?少时尚须助大师兄和诸位道友行法,只等天痴道友治愈众高足,便须同往。劫灰所布之处,占地甚广,众擎易举,助手越多越好,暂时无暇及此,由他去吧。”说时,天痴上人已照蕉叶上所书用法,将每粒灵丹分化为二:一半令受伤人服下;另一半放向伤口,手托残肢,两头接好了样,运用玄功,一口真气喷将上去。那半粒灵丹立化成一团青气,由伤口溢出,将外面包上一圈。内里便自火热,渐渐接骨生肌,精血流行。约有盏茶光景,外圈随烟渐渐隐入肉里不见,伤口立即生长复原,和好人一样。似这样挨个治将过去,妙一真人和乙休、朱由穆又在旁相助,并将天痴上人适才未及治完的几个轻伤门人,分别施治,共总不到半个时辰,全都治愈。那九个重伤残废的,也各将肢体接好,回复原状,令在洞中歇息静养,暂勿走动。未受伤的一干门人,也只准在后洞门外遥望,不许随往;另用仙法禁隔,以免无知误伤。然后一同走出洞外,向空一看,那地底蕴蓄的太火毒焰兀自尚未喷完,声势反倒较前愈发猛烈。

这时玄真子和妙一夫人已直上云空,不见人影。九宫方位上的十余位前辈仙人,各以全力运用玄功,联合指定火口上面那一团金光,镇压穴口,紧束火势,使其冲空直上,以免横溢。峨眉众弟子为防意外之变,各持飞剑法宝,纵遁光飞升上空,环绕九宫阵位,四下查看。只见数十百道光华,宛如经天彩虹,环绕在数十丈金光之上,三个一丛,五个一伙,离合变幻,电驶星流,往来如梭,满空交织,相与辉焕,上彻云衢。除却当中一根上冒血焰的擎天黑柱外,四边天空的愁云惨雾,连同下面漫无际涯的茫茫碧海,全被映照成了云霞异彩。比起先前毒焰初由地底喷起时,又是一番奇景。天痴上人暗中留神查看,这些峨眉门下新进之士,不特功力根骨无一凡品,而且所用法宝更是神奇灵异,妙用无穷,威力绝大。方在点头暗中称赞,猛瞥见适才大荒借宝初回的齐霞儿,同了四个根骨最好、年纪最轻的少女做一起,飞行巡视。霞儿居中,一手指一道金光,另一手托定一鼎。当头一个红衣少女,身与剑合,手持一面宝镜,发出百丈金光,时隐时现,四处乱照。左边一个,手指一道青虹;右边一个,手指一道紫虹:正是长眉真人当初斩魔镇山之宝青索、紫郢二剑。末后一个,手指一道金虹奇光,竟与以前所闻达摩老祖遗传的南明离火剑情景相似。

众门人俱在九宫阵位内往复飞翔,独这五人似在阵位之外,做梅花形环阵而驶。天痴上人暗忖:“莫怪峨眉势盛,休说这些后辈新进仙根仙骨迥异恒流,单这几口仙剑就没地方找去,别的异宝奇珍尚不在内。一干异派妖邪,如何能与为敌?消弭这次空前浩劫,固应慎重,但是仙阵神妙,防御极严,并且是他教中主要人物聚集于此,另外还又约了好几位法力高强之士,照此形势,谁敢前来送死,怎还令众弟子满空疾驶,加紧戒备,岂非多余?以齐道友为人,说他有心炫耀自己门下,又似不会。”方在寻思不解,齐霞儿等五女弟子正飞驶间,倏地同声呼叱,当头红衣少女将宝镜往斜刺里一照,五女随即同指飞剑法宝追将过去。天痴上人料有变故,运用慧目一看,镜上金光遥射之处,竟飞起两个面目狰狞、身材高大的魔鬼影子。内中一个独脚的才一现形,扬手便是一片灰白色的火星迎面打来。吃齐霞儿抢上前去,一指手中宝鼎,鼎口内便飞出一红一白两股光华,神龙吸水般朝前卷去。同时紫郢、青索、南明,紫、青、红三道剑光也电掣而出。那两魔影想似自知不敌,双双一声怪啸,刺空遁去。五女忙纵遁光向前急追,晃眼全都没入天边霞影之中不见。那魔影来势既凶且急,飞遁尤为神速。照那隐身窥伺情景,分明心存叵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可是妙一真人和乙休、朱由穆立在下面,只做旁观,并不出手施为,如无其事,天痴上人觉着奇怪。再细一看,原来不知何时,吃妙一真人暗用隐身法,连自己也一齐隐去。正想那魔影好似传说中的雪山老魅七指神魔和妖尸谷辰,妙一真人和乙休二人不动声色,必还另有妙策。果然念头才转,先瞥见五女同驾遁光,疾驶飞回,快要飞到面前降落。三仙忽然同时把手往上一指,立有百丈金光,千团雷火,往上空打去。两魔影突又在当空现形,吃神雷一震、接连翻滚了几下,慌不迭似要遁走,神情狼狈已极。再吃五女飞回,五道剑光一同飞射下来,迎头一绞,立将两魔影双双绞散,哇哇两声惨叫,电也似疾,分向四外投去。双方动作原极神速,晃眼便没有踪迹。红衣少女还在用镜四照,妙一真人已将隐身移形之法一齐撤去,唤令下来。

五女闻呼,一同下落,躬身侍立于侧。天痴上人这才看出,不特彼此身形全隐,连那火穴和空中九宫阵位,都非适才所见之地。相隔尚远,自己一同随出,又是久居之地,大家不动声色,连使移形隐迹之法,竟未看出,好生惭愧。笑问道:“适见妖魔颇似妖尸谷辰与雪山老魅,三位道兄如此神通,何不就势将他们除去?”妙一真人道:“妖尸真个凶毒险诈,竟想乘隙隐形入地,运用邪法妖术,使那未喷完的毒焰同时爆发,裂地而出。我救这场浩劫,虽然火势已然宣泄大半,为祸不如前次之烈,为灾为害,却也非同小可。幸我早已防到,预有安排,因知二妖尸诡诈知机,恐被觉察,故未明言,只在暗中设法相待。无如妖尸气运未终,太火毒焰尚未喷完,一切善后也未停当,不能以全力施为。总算霞儿同四女弟子尚还机警神速,紫郢、青索与南明离火三剑同是二妖尸等的克星,急赶回来,联合赏了他们一剑,使其重创而去。虽被遁走,但他们元气大伤,只能回转老巢;要想照他们预计,这里凶谋无成,乘我仙府空虚,又去峨眉侵扰,便不能了。”霞儿在旁,含笑躬身禀告道:“并非女儿能早知机,还是全仗枯竹老人事前指教,才得先行戒备。就这样,仍因应变稍迟,又为所愚,未如预期将妖尸除去,只伤了他们一剑,隐患未消,白费心力了。”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七 第二五○回 轻敌蹈危机 暗袭阴魔迷幻相 转安凭定力 内莹神智返真如2卷七 第二四九回 密室觑浓春 玉软香温惊绝艳 祥云消煞火 金光宝相走神婴3卷七 第二四八回 喜得先机 良友关心辞小住 忧深末劫 妖尸失计召淫魔4卷六 第二四七回 灵石筑五女谈心 古杉坪二仙盗法5卷六 第二四六回 款仙宾 清谈灵石筑 参慈父 同上武夷山6卷六 第二四五回 有相无生 七宝幢中呈瑞彩 先机若悟 小寒山上谒神尼7卷六 第二四四回 厉啸落长空 电射屠龙驱丑魅 祥云封圣域 花开见佛拜神僧8卷六 第二四三回 双脱重围 无心铸错 独寻良友 巧意逢真9卷六 第二四二回 穹顶舞寒星 沧海蹄涔迷鬼主 祥宫伤炼士 珠光剑气护仙娃10卷六 第二四一回 急难脱身 英云双入险 玄机制敌 土木两无功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