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六 第二四五回 有相无生 七宝幢中呈瑞彩 先机若悟 小寒山上谒神尼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六

第二四五回 有相无生 七宝幢中呈瑞彩 先机若悟 小寒山上谒神尼

谢璎、谢琳二女说罢,随引癞姑走往左边第三株形如宝盖云幢、璎珞四垂,异香飘引的大旃檀宝树之下,就着地上蟠曲如龙的一段树根,面向着前面千顷平湖,并排坐下。谢琳才说:“大智禅师乃我佛如来座下第四十七尊者阿阇修利罗。因在北宋末年转世,起初慈悲度世,广结善缘,功德本将圆满。只为降生之初发下宏愿,于此生中所遇恶人恶物,悉以佛家无上愿力慈悲度化;虽具无边佛法,降魔本领,决不妄开杀戒。起初数十年中也不知度化了多少恶人,抛弃恶业,皈依净土。但终于仍是众生好度人难度,遇到一个与他渊源极深的恶人,最前生是个有道行的女散仙,因为一时任性,做下一桩大错事,为仇家所杀,兵解转世。本具夙根,今生忽迷本性,刁狡穷凶,无所不为。禅师度化此人已然六次,终归无用。当时总是恍然若悟,不久又复重蹈覆辙。又擅左道邪术,几次制服,俱以善言解悟放却,因此积恶甚众。禅师最后一次,将她堵在一个山洞以内,因她屡不悛改,害人太多,欲以佛家法力为她伐毛洗髓,去尽恶根。哪知此女恶孽太重,已为魔头所持,不能自制,所以每次省悟俱只一时。禅师不合以法力强迫,首违当年誓愿;这末次会面之时,又有不度此女回头,决不证果西归之誓。当时劝诫一番,便各以背相向,面壁入定,连施佛法七日。此女先颇感动,痛自悔悟,誓欲回头向善。无如身为魔头暗中挟制,道浅魔高。对方又与以前不同,因她屡次违约失信,已不信她所说,不单是劝诫警醒便罢。事出强求,人受不住佛光昼夜地照,魔头再在暗中蛊惑播弄,竟由苦痛生出怨忿来,骤然激怒,忘恩反噬,妄想乘着禅师入定之际,以所有邪法、异宝全力发动,暗下毒手,占据禅师法身。谁知禅师法力高强,平日不轻施展,悉以苦心感度,看不出来。那护身佛光厉害非常,此举无殊以卵敌石,法宝固是无功,人也因为魔头受不住佛家圣火威力,临化以前,突然向她反克,人魔同归于尽。本来再过三两个时辰便可圆满,禅师行法到第三日,便已发现此女身上附有邪教中极厉害的神魔。本意是想故作不知,依然循序渐进,到了紧要关头,猛施佛家极大法力,先将神魔除去,那时被度化的人自然也会大彻大悟。谁知嗔念一动,立启杀机。眼看功成在即,魔头突然发难来拼,动作又是绝快。禅师因见此女反复多次,积久成嗔,一时不及收法,致令自投罗网。神魔虽除,人已成了一堆白灰。知道一时把握不住,违了昔年宏誓愿力,延误正果。尚幸法力高强,将此女元神保住,未致形神俱灭。

“此女罪孽深重,生前既未放下屠刀,再世自应备诸恶孽。重新诫勉之后,当与约定,说她夙根本厚,自堕迷途,现已孽重难返,令其先转轮回,受完孽报,仍皈净土。

“自己为践昔日誓愿,去往大雪山青莲峪,候她一十二个甲子。从此每隔六十年开关一次,接见有缘。因她元神已有佛家偈印,此去虽然备诸苦孽,但是一灵不昧,以后未来诸生无论变人变物,均自修积善行,减消罪孽。每到六十年禅师开关结缘之期,必须头一个赶到雪山,呈述自身功过,并受佛法点化。算到现在,已到第九个甲子。

“此女在第一个甲子上,苦孽最重,几把六道轮回历尽。仗着禅师偈印,真灵不昧,虽化畜生,宁可饿死,永没伤过一个生物,甚或舍身救人。第一甲子未满,居然重投人身。第一世,便是个土豪人家独子。幼受父母钟爱,家更富有,他却紧记师训,守着佛门戒条。到十二岁上,屈指一甲子期满,到了约会之期,便写了一封长信留别父母,详述过去生中之事,便独自私逃出去,赶往雪山。受尽千辛万苦,百折不回,终于在期前半日,赶到禅师所说的西藏佛家圣地大雪山青莲峪后峰崖之上。地方虽幸寻到,但是雪窖冰天,下临无地,一个毫无法力的凡人,如何能下得去?细一查看当地峰崖形势,以及到时所现朕兆,俱与昔年所约相符。只是绝壑万丈,陡峭削立,冰雪坚滑,云雾沉冥,休说寻径而下,连个攀援之处都没有,简直无计可施。求告了一阵,也无回应,不禁放声大哭起来。眼看将到约定时刻,终不见有人来接引,愈发心寒气短。自思前生本是极好根器,不合误入歧途,致为魔鬼所乘,宛如附骨之疽,形影相随,不能摆脱,以致造了许多罪孽,堕入轮回。犹幸禅师眷念旧情,大发慈悲,以极大法力保住慧根,仍转人身。中间受了无限苦难,好容易如约寻到地头,方拟从此渐入佳境,不料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灵山佛地,就在眼前,偏是没法下去,时辰一过,热望全休。以禅师的慈悲,终始救拔,决无违约相拒之理。不是自身之孽太重,人力难以回天,便是过去生中,无意之间又做了甚恶事,故此寻不到下去的路径。当时伤心悔恨到了极处,咬牙切齿,把心一横,决计要在期前到达,若寻不出下降之路,便以身殉,随往壑底云雾之中硬跳下去。

“初意必死无疑,哪知禅师佛法无边,不特早已算到此一着,连他数千里冰雪崎岖,晓夜奔驰,所经诸般厄难,以及最终如期赶到,俱是禅师法力暗中解救,加以接引。否则,从未出过门的娇生独子,一个人跋涉数千里虎狼冰雪的荒山绝漠,八条小命也早送了。此举一则为他减消一层罪孽,二则坚其向道之志。他这奋身一跳,才到半腰,正赶禅师一甲子坐关圆满,开了洞门出来,见他翻滚云雾之上,人已晕厥,随用一朵祥云托他下去。到了旃檀林前,禅师自回洞中升座。那恶人醒来,发现佛家灵境,四顾无人,还不知是被禅师救下,心神恍惚,追忆前情,觉着就到地头,所约时辰也必过去。悔恨之余,便朝前面那湖跪下,誓发宏愿,虔诚叩拜,不见老禅师不起。谁知这湖本是一片汪洋的圣地灵泉,他这一跪拜下去,立时满湖都是青莲花,上空祥云潋滟,香雾霏微。随听清磬梵唱之声四方和应,立时神志一清,大彻大悟,便拜谢完了佛恩,往湖中跳去。等到脱却皮囊上岸,洞门大开,禅师已现出宝相法身,召将进去。与她摩顶受戒之后,仍令入世行道,并对她说:‘你因夙世根深,此番虽以虔心毅力返本还原,但是解脱太快,所有以前罪孽仍须历尽偿完,决不能再转一世便了。此去入世,务以极大愿力虔修善果。我已说过在此坐关相待,以后每六十年今日可来此一面,随时指点,尽管孽重魔高,有我在此,当可解免。但能逆来顺受,自可免却许多烦恼牵缠。你自去吧。’

“由此那恶人重去转世,对于以前所造孽因,有的仗着佛家法力,先以诚心毅力设法解免:有那不能解免的,便以身命偿还孽报。法力尽管甚高,对方是个常人,也决不相抗引避,从容听人酷虐杀害,自去投生。在二三两甲子中,差不多被冤孽杀害了十次以上。内有几次,才活了七八岁,便遭惨死。可是她暗中修持,道行日高,所积善功更是不可数计。每来赴约谒见,禅师对她也极嘉许。到了第七甲子上,忽然遇一良机,积了一件极大善功,同时减消了不少冤孽。自这次起,一切冤孽完全消尽。

“内中只有一个夙仇,原是一个女散仙,在快成道时被她所害,死得极惨。此女也因夙根夙慧,转世以后,真灵未昧,仍旧出家修道。只是怨毒太深,苦苦寻她报复,已经纠缠了好几世,终是不舍,立誓定要毁却她的功行。内中并还牵涉此女两个好友,都是具有神通的人物。她知伊人十分厉害,以力相抗,既违誓约,并且冤仇越深;如以一命还她冤债,对方法力高强,罗网周密,不似常人复仇,拼着再转一世,便可解消,一落人手,必无幸理。并且过去诸生,曾有一次自甘偿此冤孽,听其杀害,仇人心计太毒,竟想令自己身经百死,饱受荼毒,方算复仇了愿。幸而时时韬光隐迹,故作痴呆,未被仇人识破。一见不好,便自乘隙脱窍,弃了肉身,冲出罗网,远遁高飞;稍缓须臾,元神便被禁锢,纵令法力高强,不致被她炼化,也必被其禁闭地底,永受地水火风之厄,不知何年月日方得出头。事后想起,还自胆寒,由此时刻在意。

“对方偏是穷搜不已,并自声言:此仇深如山海,不共天日,无可化解;宁甘舍弃天仙位业,与之同归于尽,也是在所必报。这场冤孽,直无法解消,迫不得已,只可望影先逃。若干年中,为了此女,也不知受了多少烦恼,耽误了多少功行。两次叩问禅师,并乞佛法化解,禅师只答以在你自己,仍是无计可施。最后一次狭路相逢,不能再避,迫于无奈。又知对方法力越高,更有专为复仇而炼的法宝,厉害非常,一落人手,这屡世修积的功行,至少被她毁去一半,心实不甘。欲以法力先将仇人制住,再以善言感化,既可市惠,又可使其知难而退。哪知此女仇怨太深,性如烈火,心志坚定已极。一见被人占了先机,始而以全力拼命。继见仇人在大金刚佛法卫护之下,所有法术法宝全失效用,自身反被佛光困住,挣扎不脱,觉着百计皆穷,仇报不成。又听了几句讥嘲之言,不由怒火中烧,恶狠狠咒骂了几句,冷不防自行兵解。双方冤仇固然更深,无意之中又背了禅师训诫。到了开关之期,再往求见,便遭峻拒,不能入门,再三求告,也无应声。一想解铃还是系铃人,除却仍寻此女设法消冤解孽,更无良策。没奈何,辗转寻访到此女再生踪迹。一看此女已因性情所激,复仇念切,入了魔道。这一来不特下手更难,并因此女误入歧途原是由她而起,此后任造何孽,皆是自己促成,正应昔年禅师道浅魔高之言。而这一次,仇人与前生虽有邪正之分,法力却更加厉害。一面须要防到她的暗算,一面还要时刻留意暗中守伺,以便仇人为恶,或遇正教中人诛戮时,代为化解。苦恼之深,直难言说。

“似这样暗中护持者数十年,中间曾救过仇人十几次大灾大难。对方始终以怨报德,只要见她影迹,必定拼命,终于仍遭暗害。总算事先早有准备,拼舍一命,不与相抗,先期元神遁走,未遭毒手。可是她这一转世,初生十数年中,此女无人随时暗中护持阻她为恶,更造了不少的孽。那恶人认定一切恶因均由她种成,决计以救此女自任,使其化去夙孽,重返本来。于是重又如影附形,暗中守定此女,一面为她解消恶孽,一面为她抵御灾害。此女树敌又众,多是各正教能手,危机四伏,时有不测之忧,到时俱仗她以全力解救脱脸。中间为了强护此女,还得罪了两位前辈散仙中有名人物,转而与她为难。对方法力极高,所用法宝尤为厉害,因她屡次作梗援助妖人,嫌怨已成,几欲除去为快。她此时法力虽非寻常,真要与那两位散仙相拼,却非敌手,何况对方又看出她的深浅,有了准备而来。照当时情势,纵然不死,也必重伤,坏去许多功行。幸仗灵机智慧,知难力抗,又无可避免,对方还未寻到,先默运玄功,算好适当时间地点,迎上前去。才一对面,不等对方发作,先就自述苦衷,说:‘二位道友怪我护庇恶人,理原无差。但是此女过去生中并非恶人,实是自己先种恶因,激使致此。为恶的虽是她,造因的却是我,理应将她度化归正,返本还原,责无退避。故此历尽艰危,饱尝苦恼,终日相随救助,不敢稍有疏忽。无奈此女仇念太深,自己道浅力薄,至今未能感化。自知屡次开罪,但都是为救一根器极厚、误入迷途的女仙,不得不尔。现与道友狭路相逢,幸值此女不在,情愿二罪归一,只求道友不再与之为难,我甘一人受罚,以解孽报,死而无怨。如以法力相加,不特决不相抗,也决不防护逃避,任凭二位道友处治便了。’

“那二位前辈散仙因每次只要妖女一被正教中人所困,她立即在附近现身,将人救走,法力既高,设计又巧,防不胜防。虽看出不是邪魔外道一流,行径偏生如此背谬离奇;并且踪迹飘忽,异常诡秘,好似随时都在此女身侧,施展法术隐秘形迹。自己和各正教中道友,先后被她作梗多次,竟无一人查算出她的来历,以前也无人见过。尤妙是专在暗中救助妖女一人,如未脱困,不论多么艰危,必以死力来拼,不将人救走不止。妖女一逃,她只断后,等到远逃不能追上,立即遁走。在这时候,不论谁阻挡其前进,决不还攻,也不对敌。可是从不与妖女一起,彼此之间直如陌路。至多妖女在脱困时看她一两眼,并无感德之意,多一半还带有怒容。断定其中必有隐情,又忿妖女作恶多端,屡伤正教中门下,只碍着她,不能除害。原意先将她擒住,问明情由,发落之后,再去同除妖女。本欲加以重惩,如系佛门中有道之人自入歧途,与妖邪一党,便与妖女一同诛戮。行到中途,忽遇东海三仙中的苦行头陀和白眉禅师,将两散仙唤住,告以此中因果,这才知道底细,更改初念,遇时已不想伤她。只内中一位性情古怪,素不服人,因苦行头陀说对方百折不回,想试验佛门中人的愿力。听她说完,故意笑道:‘此言不差,果然妖女罪孽由你而造,理应代她身受。’随用禁法将她制住,使其备诸苦痛。她只端坐,口宣佛号,任凭荼毒,果然连护身之法都没有用。那位散仙本只要她略微输口便罢,见她逆来顺受,全不理睬,不由犯了刚愎天性,连用许多方法迫令服输,只不伤她元神和性命。所受端的比死还难得多,始而还在端坐不动,嗣后禁法制得倒地乱滚,死去活来不知多少次,终无悔恨神色。另一位散仙受了白眉禅师暗示机宜,有意要他如此,不时并以言相激。那散仙平素本不喜佛门中人,意欲另施辣手禁制她的元神,发话警告,迫令开口。

“谁知此女自从上次杀她报仇之后,先以元神遁走,不特余恨未消,反到处搜索仇人踪迹,欲乘她初生不久,元神未固之际,将人寻到,猛下毒手,使其形神皆灭。哪知仇人多生苦修,功力甚厚,早已防到,投生之地早有布置防备。并且生具智慧,法力不似初生婴童便有减退,即便寻到,也无可奈何。此女却因少此一人护持,到处遇见强敌为难,吃了许多的亏。过了十多年,渐渐结怨树敌太众,步步荆棘,骑虎难下。而同党中几个靠山能手,也被正教中人诛戮殆尽,眼看形势日非,难于长保。这日又遇到强敌围困,正当万分危急之际,忽然救星天降,解围而去。那救星行动神速,自己又是得隙即逃,未见寻来,匆促之间不知何人,也不知是否为了自己被强敌所杀。心正悬念,不久又连遭两次危难,均是那救星之力。每次均未看出相貌来历,心疑仇人转世所为,细一推算,偏算不出仇人来历。又觉仇人已是功行将满之时,两次为己所杀,以德报怨,似乎不应如此之甚,心中迟疑,便留了神。第四次又遇危难,细一观察,果是仇人死力来援。当时也颇动心,再一想最前生的仇恨,又复忿怒,本心实不愿由她手里脱险。无奈强敌太多,羽翼早尽,每值被困之际,见了对方法宝威力,深知正教中人疾恶手辣,想起形消神灭之惨,由不得心寒胆落,巴不得救星飞降。念头还未想完,只要真是敌人太强,无计可施,仇人定必现身出来。当时自然有些感念,可是脱险以后,仇恨又复勾起。似这样接连十多次,蒙那仇人解救回数一多,虽然平日仍想遇机报复,无形中怨毒已消去大半,不似以前日夕切齿,刻不去怀了。

“这一次也是双方该当孽满。当那仇人去迎两散仙时,此女独坐洞中,始而想起近年所有师长同党被正教人诛戮净尽,只剩自己一人,日处危境,朝不保夕。屡次遇难获救,又都出诸夙世深仇之力,异日如报此仇,还要落个恩将仇报,岂不冤枉?越想越难受,渐渐想起以前诸生本是正经修道,只为仇念所激,误入歧途。如今仇未报成,反树下许多强敌,正教中人已动公忿,日虑危亡,偏又孤立无援,不知何时便遭毒手。仇人多次解围,俱是事完即隐,不顾而去,如为借此解怨,怎不与己相见?现在处境日危,中土已难容身,与其在此束手坐待,不如遁往海外,觅一荒岛隐匿修炼,异日再作打算为是。主意打定,便弃了旧居,为防路遇强敌,特意隐身飞行,往海外逃去。行至中途,越一高山,当顶遥望,只见下面山坡上有两人施展禁法,侮弄一个女尼,因是惊弓之鸟,不敢造次。定睛一看,正是两个大强仇,所处治的正是屡救自己脱险的夙世冤家。知两散仙厉害,稍微走近,隐身法必被看破;如再飞行,破空之声一被警觉,立被发现追来,也是不了。又看出敌人行径,分明是先破了自己的护身符,再寻自己下手。有心逃退回去,眼看救过自己多次的人在彼遭难,置之不理,就不为本身利害设想,良心上也过不去。哪怕以前仇大,今生总有多次救命之恩,理应还报一次。念头一转,不忍就走。始而自顾不敌,还不敢过去。继一想,仇人法力甚高,这次必是一时疏忽,为人所乘,只要能冒险救她脱网,二人合力必能应付。照着二强敌如此穷追不舍,本就难逃毒手,再要去掉这一个大帮手,以后更无幸免。再四寻思,反正早晚难逃公道,转不如死中求活,将这帮手救下,或可得一生路。此女本具神通,当时勇气一壮,就在那散仙将要行法禁制元神之际,猛出不意,施展全力冲上前去,将人救起便逃。那两位散仙何等高明,内中一位更是早知就里,焉能容她将人救走,只一举手,便同制住。此女自问已无生理,那仇人却开了口,把此女积恶全揽过去,保其以后一定弃邪返本,愿代一死。哀求了好一阵,此女也已天良发现,不特前仇尽解,并自认罪争死。到此地步,另一位散仙才做好人,诫勉此女一番,并与那仇人结了方外之交,一并放却。这两人同到此女洞中,一同尸解坐化,再去转世,各修善果,同偿前孽。直到这一甲子来见禅师,方始见着。

“当时,我正在侧,这些经过详情,我姊妹本不晓得。也因来时尚早,禅师还未升座,遇见一位来此听经的道友说的,所以对她留意。我看她和你那位瞎子师姊相见情景,好些可怪之处。乍相见时,好似并不相识,又是先后辞别。我们因求禅师相助,借取我佛门中一件降魔至宝,领受机宜,最后走出,离她二人辞别,已有小半个时辰。如不是等候禅师二次升座传经说法,按说应该早走。哪知别人俱已走去,只她和令瞎师姊对坐在前面那株树下,说得十分有兴。我知令瞎师姊为人,前在峨眉相遇好几天,开府盛会那么多的人,难道就遇不上一个投机的朋友?又是那么好的仙景。别人都是命俦啸侣,三五成群,欢聚游玩。尤其是我们同辈道友,因俱年轻,或是下山不久,初次遇到,这等胜游佳会,分外显得兴高采烈。她却始终冷着一张脸子,睁着一双要瞎不瞎的眼睛,偶然向人翻个白眼都是难遇的事,直没开过笑口。又永远随定屠龙大师,不与众姊妹合群,仿佛她道行太高,不值与别人一起说笑似的。临分手前,我气她不过,想质问她这样冷冰冰的不爱理人,是甚原由,为何不和癞姊姊一样,莫非都是屠龙大师门下,独她有甚不同之处?心里虽这样想,走到她面前,又不好意思遽然开口。因见别位姊妹及你和她说话,不是十问九不答,便是冷冰冰答上一两句,使人没法再说,意欲先问她两句不相干的话,等她不理我时,再行数说她的不对之处。哪知她和对付旁人迥然不一样,仿佛预先知道我要和她为难一样,虽然面上未现笑容,居然有问必答。只是所答只一两句,答完便罢,永不反问,话又十分简明,使人底下无法再问。一会儿你和我姊姊、易姊姊、琼妹诸位便来将我唤走,先想质问的话,始终没好意思出口。反把嫌厌减去多半,以为她天性如此。似这样和人相对长谈情景,又是如此亲切,休说是我,照你平日所说,恐你和她同门这么多年,也未必能遇见过吧?越想越怪。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七 第二六○回 孽重忧危 离魂怜情女 心灵福至 隐迹护仙童2卷七 第二五九回 蓦地起惊霆 电漩星砂诛老魅 凌空呈宝相 缤纷花雨警真灵3卷七 第二五八回 贝叶焕祥辉 地缺天残参佛相 魔宫烧毒手 神童仙女盗心灯4卷七 第二五七回 古洞盗禅经 一篑亏功来老魅 深宵飞鬼影 连云如画亘长空5卷七 第二五六回 佛火灭余氛 咫尺违颜空孺慕 丹砂消累劫 宫墙在望感师恩6卷七 第二五五回 无意纵凶顽 七宝腾辉穿秘甬 同心求圣籍 一丸神泥锁玄关7卷七 第二五四回 佛火炼妖尸 独指祥光擒艳鬼 莲花明玉钥 重开宝鼎脱神婴8卷七 第二五三回 月弯荡阴霾 厉啸一声飞毒手 金幢压地肺 伽音九劫起真灵9卷七 第二五二回 势蹙怅双飞 妄肆凶威残羽党 计穷轻一掷 自投罗网困金屏10卷七 第二五一回 烈焰可栖身 一朵灯花生世界 微波能起浪 几重煞幕护妖坛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