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六 第二四○回 华日丽仙山 花放水流入独立 灵潭追魅影 星驰电射燕飞来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六

第二四○回 华日丽仙山 花放水流入独立 灵潭追魅影 星驰电射燕飞来

妖尸一味打着如意算盘,却不知前数月妄动圣姑所遗玉牒,将预设的禁法触发,受了佛法反应,一面禁她肆意横行,一面又将她引向自趋灭亡之途。外表功力大进,渐成气候,法力日高,眼看脱困在即;实则心灵已然受制,机智灵敏转不如初。强敌近在肘腋之间,危机隐伏,她却一点不知,还自以为得计,不特未命洞中妖党前往探看,反禁妖党外出。众妖党虽有几个见后洞寝宫仇敌虽然除去,此时前洞明明还有好些警兆,苦心搜查并未寻见,不是还有仇敌隐伏,便是今日来的不止一人,入而复出,已然得了一些虚实遁走,劝令小心。妖尸力说那是后洞所杀仇敌,用声东击西之计故弄狡狯,所以仇敌一死,便无迹象,无须多虑,如有人来,只是送死而已。众妖党因问出后洞仇敌为五遁神雷所困时,前洞还有响动,妖尸偏要固执成见,与往日多疑善虑谨慎情景迥乎不同,虽觉她胜后骄敌,自恃法力埋伏,一意孤行,早晚不免失计,好意劝告,反遭呵斥,心中不满。无如为妖尸媚惑侮弄已惯,妖尸又惯于擒纵诱逗,看出对方神情不对,稍使出一点柔声媚态,浅笑轻颦,一个个重又心神恍惚,惟恐不得她的欢心,哪还敢有二意。因此之故,易静等师徒多人在静琼谷中日夕修炼,并无妖党前来生事。

光阴易过,倏又经年,众人功力自是大进。妖尸的气候也逐渐成长,除尚不能出洞一步外,元神已早复体,与生前无异,法力更加高强。只苦了一般天性淫恶的妖党,日常对着这么一个美胜天仙、妖艳绝伦、媚人肌骨的尤物活宝,不能染指。妖尸又喜挑逗,引人情狂为乐,不时现出许多活色生香,加上好些柔情媚态,引得众妖党一个个神魂颠倒,智迷心昏,直如疯狂。无如为邪法媚术所制,奉命为谨。每当兴发欲狂之际,为求一亲妖尸艳肌,博得片刻之欢,虽以污秽仙府,为五遁神雷所击,形消神灭,均非所计。然而尽管色胆包天,对于妖尸却是爱极恨极而又怕极,不敢丝毫忤意。哪怕满腹热爱,狂血欲喷,准备好拼却性命不要,强求一尝异味,见了妖尸,未曾出口,心先害怕。实在按捺不住欲火,刚现出一点辞色,吃妖尸把花容微微一冰,一双媚眼微微一瞪,再加上一点薄怒轻嗔,几句轻言细语,立即不敢再有表示。往往欲火攻心,热血沸腾,百脉一齐贲张,终于无从发泄,心中痒不可搔,无可奈何。

妖尸因是想起以前所习淫媚邪毒之法,迷惑这些妖人,使其本性昏乱,到了脱困危急之时,均为她出力效命,故意如此。实则久旷之身刚刚复体,淫心欲念也是奇旺,只因深知圣姑天性好洁,平生厌恶男子,遗言本禁男子入洞,犯者必死。自己啸聚了这些同党俱是男子,当初原为复体期近,好些事均须人相助,急病投医,姑且一试。好在死的是别人,于己有益无损,本心没打算这等太平,不料竟会安然无事。除却几次自己嫌人太多,高下不齐,起了两次火并,死伤多人外,凡是认作将来有用的几个能手,至今无恙。固然自己深悉洞中微妙,与众合力,在各层夹壁之间开了甬道密径和好些小洞室,以供行住,避开禁地,并各指明趋避之法,不致触网犯禁。但是圣姑既能凡事前知,早有安排算计,今日之事断无不知之理,哪有如此便宜,安然到底?心疑还有危机隐伏,圣姑遗言必要应验,这班妖人决无好结果,不是应于现时,便是应于未来,连自己也是如此。到日安危系于一发,不能脱出,便必毁灭。平日背人一想,便觉心寒,觉着不再犯大禁忌,到日尚且难保必生,如何还敢再犯圣姑平生大忌,污秽仙府?便是毁尸报仇,好歹也等脱险雄飞,莫我予毒;或是看出不行,拼与同尽之际,再作道理。此时仍置身在仇人网中,乱来不得。总算这两甲子元神苦修没有白费,尚有定力,又不似众妖人淫欲蒙心,元灵已失主宰。每当狂欲将起,立想到切身安危利害,强行按捺,也是苦极。有时因此恨极圣姑,几番想要强行出洞,与众妖党合力施展极恶毒的邪法,拼着藏珍不要,倒反仙府,将全洞连同圣姑法体元神一齐葬入地府之中毁灭。然而终究无此大胆,咬牙切齿一阵,也就拉倒。

这一年中,池底也时有妖人来访,但与妖尸勾结上引作同党的只有一人,余者不是不甘为妖尸诱入洞内送终,便是知难先退。每来一妖人,均难逃神雕法眼,有时癞姑等人也多撞见,因守李宁之诫,视如无睹。又因隐身窥伺,谷口设有禁法,潜形幻景,来的妖人不曾发觉,众人也不出面。

易静自从第二次幻波池受挫归来,因觉洞中最厉害的是灵前五宫和五行法物,而师传道书正有一章专论此法,但非短岁月中所能炼成。心想:“自己前炼过五行五遁,本有根柢,只是不能穷极精微,生应变化。何不多下苦功,以年余光阴炼成,三入幻波池,不俟时至,何时炼成何时便去,亲手除去妖尸,雪耻报仇?”因而终日在洞炼法,连每日必修的定功也放在一旁,轻易不出一步。偶闻池中妖人来去,只付之一笑,这样自然无事。

这日易静觉着所炼五行五遁已然穷极变化,意欲一试法力深浅。知道上官红近炼乙木遁法大为精进,已能不假林木随意施为。起初因所学由圣姑传授,从未诘问。后来上官红日益精进,也未令其演习来看。这时令上官红如法一施为,满拟自己学有根源,又得师门传授,虽然功候尚差,上官红初拜师时曾见她演习过,虽不似旁门左道之术,威力也颇神妙,毕竟不能与自己同日而语。哪知师徒二人互相一演习防御,竟成了功力悉敌。易静先以乙木反制乙木,几为所败,已觉奇怪;忙又改用反五行,以为金土化生,可克乙木,不料也只仅仅将上官红乙木所发的青色烟光勉强压住,不能继续增高而已,一毫也奈何不得。不禁大为惊异,收了遁法,细一盘诘,才知圣姑所传先天乙木遁法,乍看与自己所炼无甚分别,实则另具极大威力妙用。想是圣姑防到上官红独处空山,受妖人欺侮,又见其天资甚高,故一开始便传以最上乘的法力,中有许多精微奥妙之处,不是可以口笔传授,必须炼法人久自通悟。虽是初学,已得元珠,加以天资颖悟,用功又勤,自然进境神速。这还是年岁还浅,若照此勤习,再要把全部道书得到,威力神妙,更要登峰造极,不可思议。自己所习虽也神妙,一则以前所习只是皮相,而妙一真人传授乃是玄门正宗,尽管殊途同归,到达极处,威力一样,或许还要加甚,但须先固根基,循序渐进。功力不到,灵效便差,不可以后先倒置,勉强得来。易静累世修为,今生又是劫后元婴,自是灵悟,略加考询,便明真相,料定圣姑那部道书,乃是天府仙箓,道法神奇。师父命己习此遁法,只为异日入洞御敌之用,并非以此破法,这一年勤炼也必早在算中。照着日前功候,炼到诛戮妖尸之日,恰巧合用。按理不应勉强,应俟时机成熟再去,才是正理,无如这口气不出,心中不甘。好在师父不曾明令禁止入池涉险,只是示意警戒,况且已然去过一次。身是众人表率,就不能一举成功,除去妖尸,好歹也把上次颜面争回,再作计较。想到这里,夸奖勉励了上官红一阵,一同回洞。

过了数日,易静忽向众说:“此时离除去妖尸还早,意欲趁此闲空,往玄龟殿一行,归省父母,顺便带上官红同去参拜师祖,求赐两件法宝,就便见识,略开眼界。”众人先疑她又要入池犯险,嗣听带上官红同去,又知她心高好胜,两受挫折,如无必胜之望,决不轻率从事。省亲孝思,又值山中无事,来去耽延不多日子,故只请早归,均未劝阻。易静行时,还嘱众人:“池中埋伏委实厉害非常,我去以后,最好谁也不要出谷。琼妹眉间煞气日透,虽不一定主凶,必有争杀之事,尤须小心在意,不可轻举妄动。我此行往返至多半月,少则十日以内,就有甚事发生,最好等我回来再议。如真非应付不可,必须全听二师妹主持。神雕喜往池上空窥伺,我们既不想与妖人争斗,并此亦可无须。”众人自是应诺。易静即刻作别,带了上官红,往南海玄龟殿飞去。

易静带了上官红走后,癞姑笑问英琼道:“琼妹,你可知易师姊的心意么?”英琼道:“我看不出。莫非她还瞒了我们,借着省亲为由,又去池中涉险不成?”癞姑道:“你说得差不多。我看她简直非去不可,只是如何去法:或是背了我们独行其是,或是回来大家商量好了去,尚还难定罢了。”英琼道:“那么她带上官红去做甚?”癞姑道:“那却是另一件事。因她上次和你去探幻波池,盗取毒龙丸与宝鼎藏珍,受了圣姑一点气,彼时不知前生夙缘,至今介介。这次去又被困在内,如非伯父驾到相救,直难脱身,引为大辱。你看她以前提起圣姑,多存鄙薄之意。自来谷中修炼,时常议论异日除妖之事。二次受挫回来,表面一字不提,实则心中气极,立意要在期前入洞,一雪两次之耻。但她为人性刚好胜,见识又高,连挫之余,知道洞中厉害,不是单凭血气之勇可以强为其难。因觉洞中最神妙难敌的,便是先天五宫禁制与五行神雷,恰巧掌教师尊所赐道书载有此法,并还备极精微。她本学过,功候还浅,所以这一年中苦心勤习,终日研求,连每日入定功课均行荒置。初意以她天资学力,总可如愿以偿,没想到本门之学首重根基,循序渐进,此法尤甚,功候不到,决难登峰造极。她虽好胜,毕竟久经大敌,行事却不肯粗率妄举,何况又上过当来。她因上官红所习先天乙木遁法正是圣姑传授,初收徒时,虽曾略微指点,因非本门心法,是由外人所传,不曾详考。以为自己近日所学,必能将她制服。哪知圣姑五遁禁法别具神妙,学的人本可速成。上官红仙根深厚,颖悟灵慧,用功又勤,虽然乙木之遁不能变化五行并用,偏具极大威力。易师姊这才知道,前番往探妖窟,尽管被陷些时,因未临到危机便被伯父救出,还没有尽窥她的妙用。除非将来按照师传,炼到炉火纯青之境,如就现时所学前往,终不免重蹈去年覆辙。去的念头虽然暂歇,心终不忿,于是想到易老伯神通广大,法力高深,故借着归省,想得一点入洞除妖之策。她初收门人,开头便收了上官红这样好徒弟,心爱已极。平日尽心指点,百计成全,就着此行,令其拜见师祖和各位尊长,得赏赐些法宝,以为异日行道防身之用,自是一举两得。此女不特根骨禀赋可以追步本门诸秀,天性又极温良纯厚,相貌又那么美丽清淑,休说易师姊不枉爱他,便我也爱极。闻说玄龟殿法宝最多,易老伯母、两位林夫人和绿鬓仙娘均爱上官红这样少女,此女必有许多好处可得无疑。我说易师姊也许回来见了我们再去,便因带她同行之故。易家二老往时喜以人定胜天,逆数行事,近多年来虽未听说有这类事,对易师姊却甚钟爱。如因易师姊磨着二老为她雪耻,本人虽不会来,易师姊也不会有此一请,但赐上两件法宝,传授一些机宜,助其勉为其难,却说不定。再加上上官红依恋乃师,而所精乙木遁法又很有用,更可能犯险同往妖窟。”

英琼叹道:“易师姊常说我眉间煞气太重,以过刚则折之言诫勉,却不想她自己比我还胜。上次我和她、周轻云师姊同探幻波池,由宝鼎中得来的那小宝匣中有一本百宝珍诀和两道灵符、三把玉钥。那道灵符已在脱险出洞时用去。另外珍诀第一页上便有一道通行全洞的灵符,只须预先准备,用绢纸之类将符画好,照所传法术炼过,到了洞中,无论遇何险难,将此符用本身真火焚化,往上一掷,立生妙用。只为她当时匆匆,心又生气,没有将灵符记下。回山便值开府,献与师长。这次奉命下山时,恩师掌教夫人将符赐我,未曾传授二位师姊,也并未禁我转授同门。此符连画带用,均极容易,但在画符以前,必须先将符法炼得精熟,以她法力,不过一日光阴便可运用。那日我三人谈起妖尸可恶,我看她面有疾恶之容,跃跃欲试;师父仙示又有预言,知她早晚必往,便请二位师姊先炼此符,以防万一。你已学会。她却因炼法时须向圣姑默祷通诚;又以那符虽能通行全洞,仍要避开灵寝前五宫中枢和北洞禁闭妖尸的两处重地,执意不习此法。不然,这次何至几为妖尸所算呢?”

癞姑道:“易师姊此次乃是她前生因果,命中魔难,圣姑必须假手于她,完此夙孽。所以事事相左,阴错阳差,必须经过。她已历劫多生,前后修炼数百年,皆是童贞入道。直到今生元婴修成,方得寻求正果,为本门这一代女弟子中有数人物。夙根缘福,道法功行,何等深厚。心志灵明,具大智慧,岂是容易到此境地?如当她平日行事也如此动犯嗔戒,一意孤行,不特看浅了她,掌教师尊也不会命她掌领幻波池仙府,做我们的表率了。”英琼道:“我并非说她短处,只因她极厚爱我和师姊,我两人也极爱她,这次明明前面是座火山,偏生非往上跳之不已,直与平日谨慎持重大不相同,劝又不肯听,由不得叫人代她忧急。就说她法力高强,只是受点虚惊,不会受甚伤害,但师尊仙示已然点醒,几乎明言不可前往,刚下山开辟别府,她是我等表率,首先违了师命,这场责罚怎能免呢?”

癞姑道:“琼妹只是同门义重,关切太过,却没悟出师尊仙示明似诫她,实为你我二人而设。自从伯父去年救她出险,略示机宜走后,我又详译仙示,分明掌教师尊早已洞悉前因后果,知道此事只她一人关系全局最重。如若明令严禁,易师姊自然不敢违忤,诛戮妖尸便许贻误时机,成功更难。如不稍加告诫,大家看得太容易,势必全数同去,不是一到便往攻洞,便是日常去往池上下窥伺动静,见有妖人到来,决放不过。不等时机到来,先闹得河翻水转,把轩辕老怪师徒这一类的厉害妖人全引了来,各位师长闭洞未出,请想我们如何抵敌?所以尽管警戒我们,不到日期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必有险难,却无违命责罚之言。只是指示洞中厉害,不可轻看而已。这等说法,易师姊定数所关,见师命不严,自然仍要前往;而我们不该受此无妄之灾的,自以师命为诫,不敢妄动了。我如料得不对,师父法力何等高深,凡事无不前知,易师姊既要违命偾事,决不会命她主持全局,更不会令我们在三年以前老早便跑来此地居住了。”

英琼闻言,仔细一想,不禁恍然大悟,连赞师姊推断真是有理。癞姑又笑道:“话虽如此,你近日眉间煞气日显,只恐期前也不免入池一行呢。”英琼道:“这个却未必呢。妹子临敌虽不免粗心胆大,容易犯险,对于二位恩师却是奉命惟谨,决不敢丝毫违背。除非易师姊危急,非我不能解救。但有师姊在前,法力均比我高,二位师姊尚且不行,我更无用。师姊不去,而我独往,绝无其事。”癞姑微笑道:“我也是主人之一,自然迟早进去,但决不会和你同去犯险。未来之事难知,且等到时再看。琼妹诸事留心,万一入洞,只守不攻,方为上策。好在你煞气虽高,而无晦纹,尚是幸事,也许此行不虚,还有大成呢。”

英琼闻言,暗忖:“自己近来功力甚是精进,下山时掌教师尊将初探幻波池圣姑留赐的异宝赐了九件;恩师妙一夫人又将我初入道前误走莽苍山玉灵崖,由妖物木魃脑中取得的青灵髓,炼成一件降魔至宝相赐:按说幻波池之行实可去得。只因恩师期爱太厚,上次在南疆心粗躁妄,误伤红发老祖,如非定数,又是妖妇巧弄,孽徒进谗,稍还有理可说,几乎惹下乱子。掌教师尊虽未责罚,恩师妙一夫人行时背人诫勉,却曾提到此事。并说自己虽然根骨仙福特厚,为光大本门十七高弟中秀出之人,可惜杀机太重,任重道远,稍一不慎,纵非堕落,也不免误却天仙位业,前路艰难,务要谨慎自爱,不可轻率、嗜杀、喜事。自来依还岭静修,每忆师言,便自警惕,丝毫不敢怠忽违命,致负师门深恩与期许之厚。前以道书上仙示,大意有幻波池洞中禁制重重,不到时机妄动,必贻后悔之言,因此从未动念。二位师姊道行法力原差不多。不过易师姊定数有点险难经历,人又尚气,当局者迷,故而不肯听人谏劝,连师父暗示也敢拼受责罚,不去遵守。癞师姊机智灵慧,凡事均能逆料,每有论断,均极扼要,适才所说,果然有理。否则还有一年,池中艳尸和老妖孽便该伏诛,而长一辈的师长均紧闭洞修炼,各位同门除周轻云到时似要来此一行外,其余诸同门下山时未奉师命,别前背人私询,到时均各有各的要事,决不能分身来此相助。分明将此事责成我和二师姊三人身上,如不能负此重任,怎会那等吩咐?去年老父来救易师姊,也并未叮嘱不可入池犯险,反倒指示好些机宜应付与法宝的用法;又说开府以后,奉命下山诸同门出外行道,遇到危急之际,像乙、凌、白、朱、公冶各位前辈师伯叔们和玉清大师,均曾受过掌教师尊之托,多半应时而至,为之援救。惟独幻波池诛戮妖尸时,他们都有要事,或有别的耽延,同辈友好中或有三两人来助一臂,老辈均不能来援。并且此事全仗机缘凑巧,圣姑在百年前早有成算,安排绝妙,时至自然成功,也实无须诸老前辈相助。自己虽然只仗飞剑法宝,有的非人所及,入门年浅,功候尚差,如论法力,平辈中哪还有再比二位师姊还强得多的?可见事须自了,别人无关轻重。既然如此,不特自己,恐癞姑也必须往池洞中走上两回。自己本定到时始行前往,既然如此,也不必无故轻举,只等有事,相机而行便了。”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六 第二四○回 华日丽仙山 花放水流入独立 灵潭追魅影 星驰电射燕飞来2卷六 第二三九回 复壁行波 潜踪穿秘甬 遗音示业 古洞困神婴3卷六 第二三八回 绝艳迷人 尤物原祸水 行波入地 圣池走神婴4卷六 第二三七回 云山无恙 道侣修真 玉牒生芒 妖尸惧祸5卷六 第二三六回 天未涌金轮 海气荒凉观日景 洞中惊黑眚 岚光明丽访仙娃6卷六 第二三五回 一径入晶宫 广殿通明参极主 横空张绿网 长天无际遁飞人7卷六 第二三四回 奇景丽春秋 灼灼花枝明似焰 极光涵海岳 沉沉丹井酷生寒8卷六 第二三三回 绝海剪鲸波 万里冰天求大药 荒原探鳌极 千寻雪窖晤真灵9卷六 第二三二回 破遁闪灵旗 变灭盈虚森气象 传声谈旧迹 循环因果快恩仇10卷六 第二三一回 布阵遏妖氛 霞影千重由地起 飞身援道侣 彩云一片自天来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