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七 第二五四回 佛火炼妖尸 独指祥光擒艳鬼 莲花明玉钥 重开宝鼎脱神婴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七

第二五四回 佛火炼妖尸 独指祥光擒艳鬼 莲花明玉钥 重开宝鼎脱神婴

李宁说罢,便令众人如言准备。外洞本经李宁来时佛法封闭,人来立可警觉。因炼妖尸,有警恐难分身出敌,仍由易静先将里外各层禁制发动,以防万一。再由众人各照李宁选用的法宝、飞剑放将出来,结成一团光网。李宁仍向莲花宝座上趺坐。英琼放出牟尼珠,化作一团祥光,凌空定在李宁头上。一切停当后,谢璎手指金幢,带了妖尸玉娘子崔盈元神移入光网以内。李宁将手一挥,谢璎手掐灵诀一指,妖尸立由宝幢金霞影里甩跌出来。见状似知万无幸理,神态凄惶,凶焰尽去,在光网中缩伏成了一团黑影,鸣声哀厉。看去受创奇重,行即消亡之状,狼狈已极。李宁望着妖尸,微笑不语。回顾光外侍立的易静、癞姑,送客出洞。仙都二女先前已向李宁和众人拜辞作别,重又告行,收了七宝金幢,退出光外。由易静、癞姑、上官红师徒三人陪送出洞。英琼、轻云因双剑合璧,不能离开,侍立在侧,未曾随送出去。英琼见妖尸那等委顿之状,以为金幢威力所伤,元气残耗,法力已失。方觉父亲无须如此慎重,就凭紫、青双剑也能将她消灭,决逃不脱。哪知仙都二女刚走不多一会儿,忽听一声厉啸,妖尸突现原形,披发流血,咬牙切齿,满脸狞厉,摇伸双爪猛由地上飞身而起,电也似疾,往李宁头上扑去。同时身上妖烟环绕中,随手发出大蓬碧萤般的妖火,向李宁当头罩下。李宁原与妖尸同在光网之中,相去不过两三丈远近,这等神速来势,似乎决难躲闪。周、李二人虽然深信李宁法力高深,似此变生仓猝,妖尸又是劲敌黑手,如无几分自信,决不妄动,见状也甚骇异。无如事变瞬息,休说思索举动,还未来得及看清,猛听一声断喝,光网之中金光彩霞,忽然一齐焕发,目光到处,李宁头上宝珠祥辉暴涨,妖尸并未扑近身去。

李宁手掐印诀,由中指上飞起一股酒杯粗细的纯青色光焰,缕缕斜升,约有丈许,结成一朵斗大灵焰,停于空际。一声喝罢,人已双目垂帘入定。再看妖尸,已被收入青色佛火灵焰之中。另由牟尼珠上发出一蓬花雨般的祥光,由上而下,将她罩住。同时鼻端闻到一股旃檀异香。开头妖尸急得连声厉啸,在佛火灵焰中乱蹦乱跳,形容惨厉,悲啸不已。晃眼之间,上面祥辉与下面佛光灵焰随着妖尸叫啸腾跃,逐渐加盛。妙在光焰虽盛,十分柔和安详,并不强烈。妖尸却禁受不住,由勉强冲突,变成拼命挣扎抗拒。不到盏茶光景,便由厉啸狂怒,变成极凄厉的惨嗥哀鸣。全身似被束紧,口眼以外,再也不能动转。李宁将妖尸收回旃檀佛火之中,重又双目垂帘入定起来,只掐诀的左手中指上,发出一股纯青色的光焰,袅袅空际。和寻常打坐一样,神态庄严而又安详,不见分毫着力之状。周、李二人方觉正宗佛法微妙高深,迥异寻常。忽见易静、癞姑领了赵燕儿、上官红、袁星、米、刘诸弟子,一同飞入。

原来静琼谷诸弟子,因幻波池有圣姑禁约,男子入内必有灾祸,去的人再是妖邪一流,或存敌意,妄有希冀,百日之内必无生理。此是圣姑昔年所用梵教中一种极厉害的禁咒,去人任是多高法力,纵或能免死伤,也须应点,并且一经施为,冥冥之中便有天魔主持,不满所咒时限,连行法人也难将它撤去;否则自身便有反应,受其危害。当年圣姑因为起初生性稍微偏激,厌恶男子,又防洞中天书、藏珍为异教中妖邪盗窃了去,施展此法,尚在诸般埋伏禁遁以前。及至功候将成,发愿坐关以前,默运玄机,推算未来、过去一切前因后果,上溯多生,远达东晋。得知自己与白眉师徒以及接掌此洞的主人,或是昔年道侣,或是师徒同门,前生契好,无不各有因缘,并且这百年死关经历异常艰险,虽然功候期限一到,立即飞升极乐,成就上乘正果,但是功行完满之日,危机四伏,祸变瞬息,应在场的人,一个也少不得。尤其闭关期中魔头重重,纷至沓来,终日伺隙相侵,无时宁息。稍微着相,或生杂念,立为所乘。略一疏忽,则功亏一篑,白受多少年的艰难辛苦。万一不妙,就许元神走火入魔,不知何年何月始得修复,甚或形消神散,都在意中。反正法力已不能施,最好是把出关的要节委诸别人,自身心无二用,一念不生,常日神光内莹,空明净澈,不为魔头所扰,方是万全。无如死关重要,强仇甚多,事前行法封闭,坚固异常。来人如非具有极高深的佛法,便难为力。而将来攻破死关,并还持了白眉符偈接引相助的正是一个男僧,觉着不合施此禁咒,但也无法撤去。只得预留下几句遗偈,等李宁初入幻波池,元神探查东西两洞时发现,便知戒备;并告以禁消时日,须在圣姑飞升以后,不可大意。令禁峨眉门下男弟子期前擅入,以免道浅力薄,致遭不测。所以赵燕儿不知误入,终于死里逃生;便李宁也吃卫仙客夫妇打了一千斤铊。此时李宁初得白眉禅师佛门心法,因是入门日浅,又在尘世上混迹多年,前生法力尚未全复,功力也比现在差得多。如非元神先在内洞查看,发现壁间遗偈,有了戒心,又仗着佛法护身的话,死固不会,重伤决所难免。他是圣姑一个极有力的助手,尚且不免应点,何况别人。

周、李二人深知厉害,又以除妖尸时,难保不有妖党逃脱,既能逃出,决非庸手。所以走前严嘱众弟子谨守谷中,不许离开,静俟好音,奉命再往。赵燕儿和袁星等三人等了一夜,中间只见神雕匆匆飞落,说在云空中隐形瞭望,适才瞥见一片极强烈厉害的妖光,拥着一个妖人往西南方飞去,以后便不见有人逃去。众弟子又等了多半日,仍无信息。赵燕儿、袁星知道此后非同小可,惦念非常,不知成功与否,正和神雕商议,欲去后边偷探动静,正值易静、癞姑、上官红师徒三人送走仙都二女,来命众人移居仙府,自是喜出望外。袁星便忙着收拾一些用具,意欲带走。刚捧起一口饭锅,便吃神雕冷不防一爪抓去,抛向一旁。易静、癞姑正和燕儿说话,闻声回顾,见袁星正骂神雕:“这是多么喜欢的事,不说收拾东西早走,还要淘气。”神雕只睁着一双金光四射的神目,歪着一张白如霜雪的毛脸,冷冷望着袁星,也不答声,大有鄙夷之色。癞姑见状,笑道:“呆东西,幻波池仙府,经圣姑多年辛苦经营,中间又经妖尸啸聚妖党,日常饮宴,要什么好东西没有?休说以后你们全要断绝烟火,就说目前还不免时常要用,也不稀罕这些简陋用具,没的拿去糟践了好地方。钢羽曾在洞中住过些日,颇知底细,自不愿你带去。你把这些放在一堆,留待异日别的修道人取用吧,不必带了。”钢羽方歪着头朝袁星叫了两声。袁星方始恍然,气道:“钢羽大哥,你总是喜欢欺我。有话好说,动你那爪子做甚?差一点又受了误伤,这是何苦?”话未说完,神雕忽然飞走,冲霄而去。众人俱当它先往幻波池,也未在意。易静仍主张将谷口暂行封锁,留作众弟子的别洞;或俟新居开建,一切就绪之后,再定去留。于是稍微耽搁,易静重又行法,封禁谷口。

上官红忽然失声问道:“师父和诸位师叔所救的那位道长元婴,弟子先前一心应敌,不曾留意,已有好些时不见此人了。闻说七宝金幢光照之处,左近妖邪鬼怪全数化灭,莫非二次又遭惨劫了么?那有多可怜呢!”癞姑笑道:“红儿真个心好。昨夜一战,看出他不特修为精进,并还知道临事谨慎,应变神速,胆智皆全。无怪圣姑格外垂青,我也爱极。昨晚牛鼻子遭遇虽惨,这等道心不净,修炼多年还不能免欲,妄犯淫邪的人,本来死不足惜。尤可笑是已然觉醒迷梦,还要自命多情,抱着妖尸朽骨缠绵,叫人看了肉麻。这次不过是妖尸过于心黑狠毒,加于他的太惨,相形之下,使人觉他蠢得可怜。偏又遇上几位天真心善而又爱抱不平的姑娘们生了怜念,闹得我也随众人趁热闹,一同合力,将他救下。他本来不是不知妖尸可恶阴毒,先就不应由海外赶来,自投罗网。就说情有独钟,故剑难忘,妄想妖尸经此大难,可以回头,赶来相助,苦口劝其归正,然而到后见其执迷不悟,就应把话说完,洁身而退。可他明知妖尸无可救药,并还忘情负义,意欲加害,又算出了彼此危机,以他法力,此时逃走,并非不能。就算是戒体已破,意欲转劫重修,何地不可寻人兵解,何必非死在妖尸手内?死前又做出许多难堪的丑态。此人总算运气还好,要单遇上我时,他自心甘情愿迷恋淫凶,犯此奇险,我也许懒得过问呢。你看他死前那等慷慨,死后元神却又那等脓包畏缩,守在有无相神光以内,还在运用玄功凝炼真元,仿佛万一有甚不测,还可抽身逃遁神气。自随我们逃出火遁以后,见妖邪势颇猖獗,甚是害怕,似乎知道谢家姊妹最是面软心慈,格外肯看顾他,一直紧随你谢二师叔身旁。因他先非妖邪一流,寻常修道人的元神生魂,只要不是敌党,本可无害。何况金幢至宝,本身具有灵性,能够分判敌友。就这样,你谢二师叔还觉他胆小可怜,又以此宝初用,惟防万一波及,不等施为,当催谢大师叔取用之时,已早将他元神收入玉瓶之内,现已随身带走。只你一人彼时正在专心致志,运用你的乙木遁法,故未见到,别人多已瞥见。你师父、李师叔和我心意相差不多,因恨妖尸体生出的反应,无心中成全,顺便解救,无足重轻,乐得有人带走省事,故此行时未问。想不到你这姑娘也如此慈悲呢。”上官红道:“弟子怎敢有甚成见?不过此人遭遇可怜,修为到此,煞非容易,好容易大劫之余,保得元婴,如为宝光所灭,岂不有失诸位师长救他初心?二师伯又最爱怜弟子,言笑不拘形迹,故此冒昧请问,并无别意。”癞姑道:“你们初学道的人,是非轻重尚在首次,心性仁慈,原是好的。”

正谈说间,易静因为从此多事,为防外来妖邪潜入盘踞,照旧封闭之外,又加上一层近日学会的五行禁制,刚刚布置好了走来,随率领众人一同出谷。到了幻波池上,忽见神雕由东南方急飞而至。袁星看出它曾在远处飞回,问其何往?神雕答以有一旧日伴侣路过附近,在谷中遥闻鸣呼赶往。众人急于同往仙府新居,未再追问。当下穿波飞降,到了谷底中洞门外。易静又传众人简便通行洞府的口诀禁法,方始偕入。周、李二人因知妖尸已落旃檀佛火之中,智穷力竭,只待消灭。要紧关头已过,四围光网只防万一残魂剩魄挣逃,紫、青双剑无须亲身主持,何况殿内还有五遁禁制。见众一到,便和众人同向李宁身后的玉榻边上并坐侍立,互谈各人以前经过。才知英琼、谢璎这一路虽未遇到强敌,所历险难,也不在癞姑等这一拨人以下。

原来易静自从那日在北洞下层由圣姑玉屏留影,悟彻玄机,随在灵源池底发现总图,得到手内刚刚通晓,便值沙红燕同一妖党由壁间灵泉水脉施展邪法暗中侵入。这时,周、李二人正想由北洞甬道退出,见二妖人欲破水宫法物,去往池边提那锁链,惟恐惹出祸事,送了赵燕儿的性命。一时情急无计,飞回阻挡,来势过于神速,又是双剑合璧,只一照面,便将沙红燕所约来的妖人杀死。易静原已发觉妖人暗入北洞,早在池底幻出假的法物,引其上当,以毒攻毒。没想到周、李二人去而复转,不及阻止,知道错已铸成,难于挽救。又发觉妖尸就要前来,一面急催周、李二人速退,一面乘着妖尸与沙红燕恶斗,详参总图机密,暗中运用,使其两败俱伤。此举虽近冒险,仗着妖尸怒火迷心,既与沙红燕苦斗,又防另外二仇敌遁走,易静掩藏运用,更极周密灵巧,当场并未觉察。后来妖尸连连吃亏之下,周、李二人与沙红燕相继退逃,妖尸带着万分怒火穷追出去。一则大限将临,心神暗受禁制,日益倒行逆施;二则自恃邪法,以为前洞秘奥业已尽得,运用由心,误认为仇敌全数逃遁,无一存留,又见妖党伤亡甚众,地有残尸,有的生魂尚未消灭,居心狠毒,只顾收那同党残魂剩魄去炼妖法,将各地五遁禁制重加施为,使其复原。不特北洞未再回去细加查看,连被易静、上官红用易周法宝灵符和先天乙木遁法暗中破去中洞戊土遁法,在易周法力掩饰以假为真之下,也竟始终没有发觉出来。便宜易静一人潜身水宫,细绎详参,为所欲为,直到洞悉全图微妙,燕儿心身元气也渐康复,方始出水。

易静如与燕儿同回静琼谷,原可无事。再者总图到手,胜算可操。以前所失颜面,业已挽回,转辱为荣,本无须乎亟亟。无如天生好胜,疾恶如仇,明知妖尸和诸妖党还有些日数限,终以两次受挫之辱,气忿难消,立意乘机下手。哪怕不听师长所说时机,不能就此把妖尸除去,好在洞中禁遁已能运用,无论如何也给妖尸一点苦吃;就便如能将天书、藏珍先行盗走,岂非快事?一时急功太切,却不想妖尸如不该死,便不容易伤她;果能予以重创,更无须后来大举;圣姑昔年也无须小题大做,费上若许心力,周密布置了。并且那后半部天书,暗藏圣姑灵寝后面的五行殿壁之内,藏珍也在内一起存放。内外五遁之禁,息息相关,不将五行殿法物禁制破去,不能成功。如能成功,妖尸即可侵入,易静当时如不能将妖尸杀死,至少圣姑法体必为所毁,决难防止,岂不与原意相背?那么机智灵慧的人,一时私心自用,竟只偏想了一面。仗着真解已得,出入随意,一点没费事,便将所经之地层层埋伏一齐制住,由复壁密径,将燕儿送出险地,自己却由原路退回。

这时易静已然得知妖尸由原停尸处迁入北后洞最上层的密室新居以内。因知那地方曲折难行,全洞只此一处,圣姑无甚设施。妖尸素极诡诈,又多疑忌,既把此处辟做密室,休说仇敌,便对同党也必存有戒心,防其随意侵入,窥见她的阴私,或是群雄相遇,争风吃醋等情。如在原有禁制之外设下妖法埋伏,前往必被发觉。一击而中,固大快事;万一妖法厉害,仍是徒劳。凭借此时法力神通,自然不会再遭陷困,但既然打草惊蛇,还想盗取天书、藏珍,必须更艰难。念头一转,把原来心意稍稍变动。又知开那复壁密径,必须将东洞玉屏前宝鼎中的莲花玉钥得到手中,有了此钥,再仗连日参悟出的各处妙用,不特中洞灵寝五行殿可以按图索骥,循径出入,就那玉屏后面夹壁之内,便有好几件稀世奇珍藏在其内。至不济,这几件法宝总可到手,不致空手退出宝山。于是决计旧地重游,取那宝钥。

谁知道高胆大,行事稍微疏忽,误以为送走燕儿时,对于沿途禁制埋伏只是略微挪移停止,随过随即复原。行动极速,无多耽延,所行又是最近最短的一条途径,并且此是为燕儿重创新复,急于送他出困,更无余暇再习通行口诀法术。又想借此演习连日所得,能否全数由心运用之故,但可趋避,无须停止,便不去动它。回来因已习有通行全洞法诀,无须停止禁制,只照寻常潜踪飞行,埋伏无人触犯,妖尸自然不会惊动。就算先前警觉,也必当是有人由内往外逃走,决想不到仇敌去而复返。如意算盘打得倒好,哪知灾难未满,一时大意,没想到妖尸在洞潜伏多年,后洞秘奥虽然未知,前洞禁制以及形势,比起易静熟谙得多。如在平日,妖尸自恃罗网周密,无人能入,还许有个疏忽。当日偏巧新遭挫败之余,更觉仇敌竟能冲破各层禁网,随意出入;尤可怕是末了两个仇敌,居然由壁间灵泉水路密径深入北洞水宫重地。自己用尽心力,施展诸般埋伏禁遁,不特未占分毫便宜上风,反吃仇敌伤了许多法宝和同党,两下里会合,由五遁网中从容逃退。去时自己冷不防还吃了亏,如非法力高强,玄功神妙,几受重创。仇敌既能来而复去,早晚必要卷土重来,觉着来日大难,形势不妙。又是愁急,又是暴怒,由不得对于防卫一切,格外加了戒心。回到中层,召集残存妖党,略微询问经过,计议之后,首将禁制埋伏挪移运用,在各入口要路上加上好些阻力,另外再施妖法警戒,以防仇敌卷土重来,只要入洞,立可发觉。不分日夜随时巡逻,查看动静。

易、赵二人才一出水,把沿途埋伏略微制止,妖尸立即警觉,循踪追来。全仗易、赵二人飞遁神速,又是择优挪移禁制,不是一路施为过去,所行之路既短,又是北洞夹壁水道,等妖尸追来,人已送出洞外。妖尸正在咬牙切齿,忿怒咒骂,不料仇敌才一离洞,重又退回,如是往常,妖尸早已下手施为。这时因见仇敌如此从容进退,仿佛和自己一样,洞中禁遁埋伏已无所施,大是惊骇,没敢当时发作。知道残留妖党决难抵敌,便用妖法发令,命各退下,以防打草惊蛇。独自运用妖法,隐形尾随在仇人身后,等到查看明了来历用意,相机下手,除此大害。易静为防无心中撞见妖尸,露出马脚,也将身形隐去。无奈妖尸终是行家,暂时虽看不出来人相貌,细一留意,来踪去迹却可看出几分。先见仇人这次回来竟能不犯禁制埋伏,通行无阻,稍微疏忽,连影迹都觉不出来,越发骇异。知道一切禁遁已无所施,不禁又惊又怕。连次吃亏之余,愈发不敢大意。只是强按捺着凶焰怒火,偷偷尾随在仇敌身后,看看是否已悉全洞微妙,还是只知大概。

一面暗中盘算毒计,相机伺隙,猛然一击。上来只当是正教中新来的能者,虽然惊疑,还没往极坏处想。及至易静到了东洞玉屏之下,因要行法停止禁制,心难二用;又知所有妖党俱在北、中二洞等处,东洞左近空虚无人,总图在握,自信过深,以为妖尸除仗圣姑遗法,其余伎俩虽多,全难不倒自己。当时一心只顾取那鼎中玉钥,妖尸运用玄功变化一路尾随,竟一毫不曾觉察。到后匆匆行法,先将玉屏上禁制止住,与外隔绝。然后照着总图如法施为,幻出一种假的反应,以防妖尸万一转动全洞禁制时,可与中洞戊土之禁一样,表面上仍生妙用,与各洞相生相应,暂时不致警觉,赶来作梗。行法甚快,晃眼一切停当,便往宝鼎前走去。

那鼎原在玉屏之下,当易静和李英琼头次探幻波池时,曾欲取走。因听圣姑遗偈,留音示警,同时鼎中禁法发动,射出大五行绝灭光线,鼎底又生出一种极猛烈的潜吸力,将鼎盖吸住,往下合去,封闭严紧,不能再开。加以四外危机密布,五遁禁制纷纷夹攻,不能再留,只得一同退出。及见李宁,才知事前不知底细,错过好些良机,并且内有几件异宝,就藏在二人立处的洞壁以内,一时疏忽,未得取出,悔恨无及。鼎中遗音留偈,说明一切藏珍应由英琼取出,他人不得擅动,易静也并非是不知道。只为贪功好强心盛,以为自己和英琼义属同门,情逾骨肉,无分彼此。便圣姑也是前生道侣,颇有渊源,不过彼此好胜负气,一语之嫌,各不相下,致生后来许多因果。自从二次入池,备悉前因,已然向她服低,自不会再有参差。何况以后幻波池虽与诸同门一同执掌,为首主持之人却是自己。此举只是乘机取出,并给妖尸一个重创,略报前仇。至于天书、藏珍,就由自己一手成功,也是遵奉师命与圣姑遗言分配行事,并非心存贪私,意欲事先攘夺,据为己有。圣姑既然事事前知,料必早已算就,不致见怪。越想越觉有理。为防万一,下手以前并向圣姑通诚祝告。大意是说:蒙圣姑恩佑,赐以总图,现已洞悉机密微妙。眼看不日便可秉师命与圣姑遗教,扫荡群邪,肃清仙府。妖尸尚有些日数限未满,本不应妄有举动,但是妖尸精通玄功变化,邪法颇高,甚是猖獗。意欲就着人在洞中未去之便,略挫凶锋,并将天书、藏珍相机取走,妖尸妖党俱非所计。圣姑妙法无穷,不可思议,尚望终始成全,俾得成功,不受梗阻。祝告时,因当地已与四外隔断,不曾留意身后有人,竟吃妖尸暗中听去。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六 第二四○回 华日丽仙山 花放水流入独立 灵潭追魅影 星驰电射燕飞来2卷六 第二三九回 复壁行波 潜踪穿秘甬 遗音示业 古洞困神婴3卷六 第二三八回 绝艳迷人 尤物原祸水 行波入地 圣池走神婴4卷六 第二三七回 云山无恙 道侣修真 玉牒生芒 妖尸惧祸5卷六 第二三六回 天未涌金轮 海气荒凉观日景 洞中惊黑眚 岚光明丽访仙娃6卷六 第二三五回 一径入晶宫 广殿通明参极主 横空张绿网 长天无际遁飞人7卷六 第二三四回 奇景丽春秋 灼灼花枝明似焰 极光涵海岳 沉沉丹井酷生寒8卷六 第二三三回 绝海剪鲸波 万里冰天求大药 荒原探鳌极 千寻雪窖晤真灵9卷六 第二三二回 破遁闪灵旗 变灭盈虚森气象 传声谈旧迹 循环因果快恩仇10卷六 第二三一回 布阵遏妖氛 霞影千重由地起 飞身援道侣 彩云一片自天来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