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蜀山剑侠传_卷七 第二五七回 古洞盗禅经 一篑亏功来老魅 深宵飞鬼影 连云如画亘长空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311章(已完结

蜀山剑侠传 精彩片段:

卷七

第二五七回 古洞盗禅经 一篑亏功来老魅 深宵飞鬼影 连云如画亘长空

龙娃一听这等好法,心中大喜。忙即跪求,说师祖灵药甚多,自己向道实是坚诚,将来可邀恩赐,年纪又轻,来日方长。乃母以前多病,自己不久从师远去,实不放心,意欲带回,如法传与乃母服用。话未说完,申屠宏笑道:“这类事,各有福缘,当是容易得来么?你孝心固然可嘉,此事却难通融。并且你母服我丹药之后,至少还有三四十年寿命,彼时你已能助她得享修龄,放心好了。”龙娃还待跪求,耳旁忽听有人低声说道:“你这娃儿很好,少时我必帮忙送你一粒。这东西有甚稀罕,别人当它宝贝,我多着呢。你乖乖服下,免你师父不愿意。待打坐完,速急回家,我在谷口外树林子内等你。”龙娃听那语声甚低,和花仙口音差不多,知花无邪还有两粒,必是怜念自己孝心,怕师父客气,不许再收,少时暗中相送。又看出申屠宏辞色坚决,似有不快之容,只得依言服了。随去一旁,如法打坐。一个时辰过去后,忽觉周身轻快,头脑清灵,昨日师传坐功,也可如意运行。等坐完一周天,忽觉肚中乱响,疑要解手,又记着适才所闻耳语,便起身辞别。申屠宏只当他见母心切,嘱令慎秘,暂时对娘也不可泄露山中取经之事,否则无益有害。随令回家,明日再来。

龙娃见老师并未看出,越发心喜,应声走出。下坡便是谷口,又觉不该瞒着师父要外人的东西,灵丹已经服下,既想老母康健长生,又恐师父仙人发觉怪罪,再者,刚蒙恩师收容,便即背师行事,也太辜恩,两面为难,越想越急。心想花仙必来林内赠丹,三次走近林侧,又复退回,实在想不出两全之策。最后无奈,便朝师门遥跪,虔心默祝,说此次背师行事,实出不已,从此不敢再犯。为了老娘,情愿受责,但求师父开恩,不要疑心自己胆大欺心,不再传授道法。独个儿跪祝了两遍,才往林中走进。满拟耗了不少时候,花仙必已在内,入林一看,并无人影。先疑人已来过,背师行事,也许偷偷出来,放了丹药回去了。借着月光,寻遍林内不见,又疑被师父绊住,暂时无法分身。惟恐错过,便在林中守候。哪知越等越没有影,眼看月色平西,时已深夜。昨晚乃母虽说好容易遇此仙缘,以后当惟师命是从,不回家也不妨事,终以从未这么晚回去过,恐娘担心,暗忖:“花仙事尚未成,必不会走,也许老师不令出来。仙人决不失信,再遇时明和她要,也必应允,此时还是看娘要紧。”小孩性情,想到就走。正往回飞跑,忽见前面一株倒地多年的枯树干上,坐着一个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白衣小孩子,月光正照其上,看去衣饰甚是华美。龙娃以前是个牧童,左近村落无多,人家幼童全都相识,暗忖:“这必是个大户人家公子,怎会深更半夜放他一人出来,在山野地里玩耍?”

走近一看,见那孩子生得又白又胖,二目神光炯炯,黑白分明。深秋天气,身上穿着一件非丝非帛,映月生光的短衣裤,下面赤着一双白足,所着藤鞋也极有光泽。上衣圆领敞露,胸前悬着一块形制奇特、从未见过的玉牌;腰挂三枚如意金环,约有茶杯口大小;左肩斜插着一柄非金非玉的连柄双钩。这三件东西,全是光华闪闪,人又长得那么英俊美秀,互一陪衬,格外好看。小孩至多不过七八岁光景,人小腿短,坐在树干上,悬着两条欺霜赛雪的小胖腿,不住踢动,正在昂首望月,见人走过,直如未见。龙娃心虽爱好,想要亲近,终以自惭形秽,恐对方是个富贵人家公子,自讨没趣。已将走过,忽想起:“此是崆峒后山,虎狼时有发现,一到夜间,便无行人。便自己也是由昨日起,经师父在身上画了灵符,才敢夜行。小孩长得如此好看,看那衣饰,决非近处农家顽童。也许城里有甚贵人带他来此游山,借宿田家,小孩淘气,背了大人夜出望月。如为虎狼所伤,岂不可惜?和他说话,也许不理。昨晚回时听师父说,所画灵符,不论多厉害的野兽蛇虫,在五十步以内,决不敢犯。对过有一石礅,何不坐在那里,想法引他开口,劝其回去,以免冒失说话,受他抢白。如不肯听,便与他家大人送信,自会引他回去。即便受他点气,自己到底比他大得多,也不值计较。”哪知刚一坐下,对面小孩突把俊眼一瞪道:“喂!我在此赏月,你这小孩,怎不回家看你娘去,却坐在我对面讨厌?”

龙娃见小孩说话难听,方自有气,想还他两句,想起大户人家小孩照例看不起人,所带仆人又多凶恶。此地离家已近,如与争吵,惊动他家大人,必不说理。就打得他过,不受欺负,或是腿快逃脱,被他寻上门去,老娘必要受气。再说,他比我小,也应让他。念头一转,气方平息。忽见小孩口角上似有笑容,不似真个厌恶自己,猛又想道:“富贵人家子女何等娇贵,夜深寒冷,就说背人淘气,怎穿得这等单薄,也不怕冷?还有肩上所插连柄双钩,长有二尺,像件兵器,也是奇怪。”微一沉吟,小孩又笑问道:“问你话,怎不说?老对我看做甚?也不回家,不怕你娘担心么?”龙娃闻言,暗忖:“我怕娘担心,他怎知道?”心又一动。终因小孩年幼,末次带笑说话,神情更显天真稚气,仍当作是偶然,立时乘机答道:“我上晚学才回,走累了,歇一歇腿,就走。这里离山口近,时常有虎和狼出来咬人。你是城里大家公子,年纪太小,不知厉害,并且夜深天冷,身穿太少。你大人借住在谁家?我送你回去,明早再玩,就不怕了。”小孩笑道:“我还当你是好小孩,原来不论对谁,都说鬼话,这已欠打,还说我年纪太小。老实说,且比你大得多呢。如不看你是后生小辈,单说我小,就犯了忌讳,且不饶你呢。也不自量力,要想送我回家。我家大人离此好几千里,你送得去么?不用你担心,趁早快走,免惹我老人家有气。”

龙娃已经借着问答,凑近前去,越看越觉这小孩宛如美玉明珠,容光朗润,如花仙面色,同是从来未见。尤其那一双黑白分明的俊眼,隐蕴精光,令人不敢与之对视,暗忖:“近日连遇师父和花仙,均是神仙中人,乍见时,全看不出一点形迹。这小孩更是异样,说话也有好些怪处,莫非又是一位神仙变的?怎的这么小年纪?”立意想探出个底细才走,便笑答道:“我就不走,也不碍事,还省你一人寂寞。你家到底何处?相隔几千里,如何来去?难道会飞?还说我说鬼话呢。”小孩把俊眼一瞪,微嗔道:“小鬼无理!你当我和你一样,见人装样,专说鬼话,讨点便宜,连师父都想瞒着,末了天良发现,又后悔么?你那师父嫌你捣鬼,也许明早不要你了。快拜我为师,脚踏两头船,他不要你时,我要,趁我高兴头上,你还有个着落。”龙娃人本机智,加以新服仙丹,福至心灵,一听话里有因,分明点出方才之事,大为惊异。猛想起画儿上的哪吒红孩儿,不也是小孩么?如何因他年小看轻?这等人物,从来未见,焉知不是仙人所变?虽还拿他不定,终以恭谨为是,立即躬身答道:“我已拜了仙师,甚是疼我。虽然方才做错点事,那是一时疏忽,没有想到,不是有意欺骗,已经改悔,我那恩师决不会不要我。你就是仙人,我也不能舍了老师拜你。你要真有本事,我就做你小辈也愿意。我先前实是好心,并非鬼话。”小孩插口说道:“你分明见我一人在此很奇怪,却说走累了歇腿。你先在那边树林里捣了好些时鬼,却说上晚学。你由昨日起到现在,除却捡点现成便宜,拜了一个师父,你读过一句书么?如不是我好意作成,你哪里有这许多便宜的事?白捡了人家要紧东西,白得两次银子,又拜好师父,又吃灵丹,脱胎换骨。不然凭你原来那样,你师父肯要你才怪。如今见了我老前辈的面,连个谢字皆无,还往对面一坐,当我纨袴小孩,一点礼貌没有,已经招我生气。最可恨的是无故在树林里捣鬼,连男女口声都分辨不出,硬派我是女的,以为只有姓花的女子才有丹药似的。我一气,只好让你明早自己和她要去,我省这一粒灵丹,将来救人也好。”

龙娃闻言,回忆师父和花仙俱都力说禁图何等重要,妖人任多疏忽,也无失落之理,想不出是甚缘故。照此说来,不特一切均是这位小仙暗助,适才耳旁低语,令往林中赐丹,也正是他,怪不得口音有点相似。当时又惊又喜,不等说完,忙即跪下礼拜。等小孩发完了话,才恭答道:“龙娃年幼无知,只为想得灵丹心切,以为师父室有仙法封禁,又知花仙身上还剩两粒,她并无用。仙人语声甚低,与花仙口音有点相像。万没想到还有一位仙人近在身侧,连师父、花仙全未看出。弟子多蒙仙人成全,感恩不尽。先前说错了话,情愿仙人打我一顿出气,仍将仙丹赐我娘吃,一辈子也忘不了仙人好处。”小孩见他叩拜惶急,哈哈笑道:“快些起来,我逗你玩的。我比你淘气得多,早来了好些天了。因怜你事母甚孝,引起同情。知你这等根骨,你师父至多使你母子全家生活安逸,比常人多活二三十年,第一次收徒,未必肯带你走。为此略施狡狯,由妖人手里将禁图盗来,由你拾去。我照例好人、恶人都做到底,当你将图埋藏,向妖妇说话时,我隐在一旁,早有准备。妖妇如若看破,我就不暇再顾别的,当时便不容她活命了。灵丹仍还与你,你母子节孝难得,加上你至性感格天人,你母子乃有此奇遇。坎离丹专供修道人之用,常人服了,未免大材小用。此丹虽非其比,仍能起死回生,祛病延年。至多数十年,你也成道,还怕你娘不长生么?”说时早将一粒丹药递过。

龙娃见这丹药不似坎离丹一红一白,只有绿豆大小,色作纯碧,清香袭人,闻之神爽,似比先服还好。喜出望外,重又拜谢说:“请问仙人姓名,与师父、花仙可是相识?”小孩把龙娃唤起,说道:“我也是背了师父,抽空来赶这场热闹,与他二人不是一路。你师父虽然法力甚高,无如他明我暗,此时也许不知我的来历。花道友更是素昧平生。不过我虽贪玩,我师父如若查知,当时便要将我召回山去。也许一会儿奉命即返。叫你瞒师父,必然不肯。我名姓来历,下次相见,你就知道了。明早你见了师父,爱怎么说都行。我很喜欢你,当长辈的本应再给点见面礼,但我随身法宝均出师长所赐,不能与人。再者给你,此时也不会用,权且记账,算我欠的,也等再见再补。我还有事,你回家孝母去吧。”话终人起,小孩手扬处,一片金霞闪过,便即无踪。

龙娃连忙望空拜谢,欢欢喜喜跑回家去。老母果在织布未睡,心中一酸,扑上身去,母子相抱,亲热了一阵。问知乃母,料他归晚,到家必有话说,适才强令兄长安歇,独自守候。龙娃随将灵丹、银子取出,悄声说了当日奇遇,看着乃母将灵丹吃下。因不知何日就要分别,甚是依恋,谈到鸡鸣,方始安歇。小孩贪睡,乃母因他睡晚,知道随神仙读书只是具文,上午无事,不令乃兄唤起。

龙娃起来,日色已将近午,吓了一跳,匆匆洗漱,和乃母说了两句,便往外跑。赶到书堂一看,一班学童均在高声朗诵,老师含笑教读,并无异状。刚向圣人老师行礼归座,翻开书本,忽听耳旁说道:“少时放学,你不要走,我有好东西,请你师徒吃呢。”龙娃听出是花仙口音,知她隐身在侧,低声谢了。一会儿日午,申屠宏便说:“今日有事,午饭后,你们无须前来。只有龙娃书未读熟,尚须暂留补读。”村童应声,辞别散去。龙娃忽然想起母亲昨晚曾说今日杀鸡煮饭,等自己归吃午饭,恐怕久候,忙赶出去,托一村童带话,告知乃母,老师今日甚喜,起晚书未读熟,已在学中吃饭,不必等候。申屠宏轻易不动烟火,为掩俗人耳目,故意在学房中做些吃食,其实多是这班村童享受,留饭是常事。龙娃说完,正要回去,忽见昨日两黄衣怪人又在谷中现身,看神气,似由山外新回,见众村童正在吵闹跳蹦,朝自己看了一眼,便往谷中走去。假装与众村童说笑同行,折向谷口,偷眼往里一看,最前面转角处,黄影一闪,便即不见。恐被发觉,又往前走了一段,再从容走回。过了谷口,跑进书房一看,花无邪已经现身,桌上放着二尺多长、碗口粗细两节巨藕,以及四个碗大桃子。见了龙娃,方要开口,龙娃已抢先说道:“那两黄衣怪人又回来了。”

花无邪闻言,秀眉微皱,似在想事,略问了两句,答道:“我见你孝母可嘉,我坎离丹虽还剩有两粒,但已心许一人,不久便要送去,未能相赠。我走不久,忽然想起离此二百里的瓦亭关附近的深山之中,青莲庵内,有一老友。庵中一桃一藕,均是海外仙种,今年正当结实之期。想问她要一点来,请你师徒母子,就便借件法宝,便即赶去。不料她云游在外,五年未归。庵中只一徒弟,原认得我。法宝未借到,却要了两段藕和四个桃子,恰好四人分吃。你吃完,可将桃子连半段藕与你娘带去。虽不是仙丹,常人吃了,也有不少益处呢。”龙娃大喜,忙即拜谢道:“多谢花师伯的好意。索性由我连这整藕和两个桃子一起带回去,与娘同吃吧。”申屠宏道:“我知你的心意,想将你的那一份与你兄长。但是此桃吃后,可以一月不进烟火。事已应在日内,我还想令你随我历练,并且说走就走,至多行时再令你回家辞母一行。路上如若思食,岂不累赘?”龙娃见被老师识破,红着一张脸道:“弟子以前家苦,常吃不饱,熬饿并非难事。尤其吃了仙丹,直到今日,未进饮食,一点未觉饥渴呢。”申屠宏笑道:“昨晚只顾与花道友说话,忘了此子未进饮食。我索性成全你的孝友,将我这一份与你吧。”龙娃不肯。花无邪道:“我是主人,断无道友推食之理。”申屠宏自是谦谢。龙娃道:“我知师父、师伯话已出口,必不收回。我想师父、师伯俱是仙人,不过尝一点新,无须乎此。还是由弟子拜领一桃,以防路上腹饥,无从得食。下余一藕一桃,师父、师伯分食吧。吃完,弟子有事禀告呢。”

申屠宏也说有理。当下三人分吃。初意龙娃所说,必是他家中之事。及至龙娃说完昨夜回去,遇一小仙人赠丹经过,俱都大惊。尤其申屠宏觉着本门禁制何等神妙,任多厉害的外人,即便自己不是对手,一近禁圈,必然警觉。此人竟会来去自如,并向龙娃耳边说话,一点也未发觉。是何能人,有此法力?想来想去,幼童打扮的前辈仙人,只有极乐真人李静虚,但那行动装束均不相似。如系老前辈所炼元神,化身游戏,又不应那等天真稚气。听他要龙娃拜他为师的口气,分明是同辈中人。同门师弟虽有几个未见过的幼童,一则入门不久,无论如何,不会有此高深功力。再说年纪也本幼小,照他戏弄妖妇,盗图情形,必是一个极有力而与本门有关的大助手。怎么一点也想不出他的来路?花无邪虽然修炼功深,佛道两门均有深造,但是一向隐修海外,交游不广,更是闻所未闻。知道此人必是正教中高人,好意从旁暗助,法力既高,隐身尤为神妙,弄巧此时便在室中都不一定。惟恐出语不慎,被人轻笑,互相示意,各说了两句感佩欲见的话。申屠宏又暗中运用禁法一查,并无回应,知道人不在侧。似此神出鬼没,平生仅见,愈发留心。不提。

一会儿,花无邪起身告辞。申屠宏劝她夜来慎重,最好暂时不去。见花无邪微笑不语,知劝不住,只得罢了。花无邪走后,便命龙娃将桃藕包好送回,无令人知,明日午后再来。龙娃笑道:“我看师父今晚必要入山暗助花师伯,不是说带我随同经历么?”申屠宏道:“我说是起身以后,或是事成以后,带你前往见识。你一点法力皆无,如何去得?”龙娃不敢强求,只得辞别回去。

申屠宏想起赠丹小孩奇怪,试再行法一查看,并无影迹,却看出珠灵涧有二妖人刚走。知道当晚花无邪去了,凶多吉少。经过一夕长谈,得知此女以前诸生孽累极重,竟能以精诚毅力,排除万难,才有今日。前此犯规,原是无心之失,分明神尼芬陀故意将她逐出师门,激使奋志潜修,消除魔障,以期正果。想起自家身世、经历,好些与她相同,恩师本有暗助之命,自更非以全力往援不可。只那幼童来得奇怪,怎会查不出点影迹?昨日曾闻身侧笑声,查看无踪,以为误认,忽略过去。凭自己耳力,焉有误听之理?

作品简介:

《蜀山剑侠传》,共50集309回,410万字。内容归类为剑侠小说。1932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风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后改名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政局变化,未完,下接《蜀山剑侠后传》。

小说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

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

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正传出世仙侠

蜀山剑侠传》最热门章节:
1卷七 第二五○回 轻敌蹈危机 暗袭阴魔迷幻相 转安凭定力 内莹神智返真如2卷七 第二四九回 密室觑浓春 玉软香温惊绝艳 祥云消煞火 金光宝相走神婴3卷七 第二四八回 喜得先机 良友关心辞小住 忧深末劫 妖尸失计召淫魔4卷六 第二四七回 灵石筑五女谈心 古杉坪二仙盗法5卷六 第二四六回 款仙宾 清谈灵石筑 参慈父 同上武夷山6卷六 第二四五回 有相无生 七宝幢中呈瑞彩 先机若悟 小寒山上谒神尼7卷六 第二四四回 厉啸落长空 电射屠龙驱丑魅 祥云封圣域 花开见佛拜神僧8卷六 第二四三回 双脱重围 无心铸错 独寻良友 巧意逢真9卷六 第二四二回 穹顶舞寒星 沧海蹄涔迷鬼主 祥宫伤炼士 珠光剑气护仙娃10卷六 第二四一回 急难脱身 英云双入险 玄机制敌 土木两无功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