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引擎 精彩片段:
第二部 Farside
13.Japanese
总计超过120亿字。
这还是粗略估算。
这些日本文字应当分为若干范畴,关于这一点,众人的意见是一致的。汉字、汉汉字、汉汉汉字、平假名、平平假名、片假名、平片假名、片平假名,这些类别的存在大致都被认可。但是关于平平平假名的存在,还处于争论中,平汉字、片汉字分类的必要性也不时被提出。
解读作业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
发现的文本,大部分都是十万到百万字的大块文章。而给解读带来障碍的是,那些大块文字中,基本上没有重复的文字。这些文章被称为日本文书,其中出现的重复文字非常少,就连重复度最高的“ぴ”字,也只出现了7000次。而且有人坚持认为,并不是“ぴ”出现了7000次,而是“ひ。”和“ぴ”等异体字构成的文字族。
在解读未知文字时,常用的有效手段是识别数词符号,然而就连这个也还没有确定。“一”“二”“三”大约是数字,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形态上识别出来,但“三”以后的数词应该是什么符号,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口”“木”等符号应该被视为“四”,但举不出强有力的旁证。
一般认为,运算符比数词的解读准确度更高,然而这依然没有超出推测阶段。“十”可能是加号,“二”可能是等号。“廿”“土”“王”有的说是数词,有的说是运算符,总之意见都不一致。
文书中频繁出现计算内容,这一点谁都能看出来,但对解读并没有什么帮助。不知为什么,在这种计算式的写法中,似乎并不存在进位。因为如果存在进位,那么不管采取哪种进制,总会重复出现同样的符号。所以大致可以推测采用的是无限进制。但即便如此,重复的符号也太少了,所以有人认为在这种写法中,符号每次出现的时候可能都会变换形态。也就是说,第一次出现的1,和第二次出现的1,会用不同符号加以表示。这个假说似乎解释了什么,然而又似乎什么都没解释。
文章是自上而下纵向从右往左,或是从左往右横向自上而下书写的。这一点可以从笔法和书记的痕迹中辨别出来。然而即便是在这一点上,日本文书也有特殊之处,表现在相邻的行或列之间存在着可以称之为相互作用的标记。在纵向书写中,时常会有某些文字的横线水平贯穿若干列。那线并不是在重合的文字上新画的,而是极其自然地构成其他文字的一部分。横向书写的时候当然也会出现纵向贯穿若干行的线条。大体而言,纵向与横向的纵横写法看起来没有显著差异。至少,似乎不管纵向书写还是横向书写,都不会影响含义。虽然也有见解认为纵向与横向的意义不同,但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根据,当然认为意义相同也举不出什么特别的根据。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技艺只能预先巧妙组合出文章,然后再做誊写。但实际上,大部分文章都呈现出草稿的模样。话虽如此,也看不出预先留出空白以便填入贯穿横线的征兆,只是像极为平常的草稿一样的写法,而写出的文章就是这个被称为日本文书的文字群。
从这一高度的设计性推测,有假说认为,日本文书也许仅在外观上展现出文字的模样,实际上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线条排列而已。但如此看来,这篇文章却又展现出令人感觉到蕴藏着意义的外观。大量产生没有意义的涂鸦行为本身,很难说没有任何意义。就像前世纪末叶搅乱世界的伪狄奥尼修斯文书之类的文件中也能看到的那样,仅仅是大量古文书的发现本身,就有着称为一个事件的性质。伪狄奥尼修斯文书,通过发现生成那一文书的算法,而被广泛承认为伪书,但伪造者的失败之处也可以说在于各个文字能够确定为各个文字。如今,对于有限组的符号串,基于机械运算的推测,具有压倒性的力量。日本文字的困难性,原本也是在于很难判断这里所使用的符号数量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对这种设计性,还有一个很难说有魅力的假说。
日本文书,是由这数万字的文字集合而成的、一个巨大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