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精彩片段:
第六章 杨坚辅政
暗潮汹涌
第一个麻烦刚解决,第二个麻烦又接踵而至。杨坚以什么名义辅佐小皇帝呢?
这时候,刘昉和郑译两人出主意了。他们安排如下:请杨坚当冢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长官;由刘昉做小冢宰,是杨坚副手;而郑译当大司马,掌管军事。当年宇文护专权时,职务就是冢宰。现在,让杨坚接任此一官职,听来不错,可不是那么回事。
自从周武帝杀了宇文护,冢宰的权力就被削弱了。只是名义上的六官之首,并没有真正统辖百官的权力,也不掌握军权。现在刘昉、郑译提出这个方案,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分割权力。刘昉当小冢宰,是分割行政权力;郑译当大司马,是分割军事权力。
政权、军权都被分割,杨坚这个辅政只是个摆设,这正是刘昉、郑译愿意冒险发动政变的真实目的。以他们的资历和地位,不可能当辅政大臣,所以不如把这个名分给杨坚;但是,既然冒险一场,也不能白给他人作嫁衣裳,自己总要分杯羹。
一看他们这个方案,杨坚十分为难,刘昉、郑译可是自己的大恩人,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好拒绝。可是,如果不拒绝,自己这个辅政大臣所为何来?这不又是一个大麻烦吗?怎么办呢?这时,有个人出面帮忙了。
谁呢?内史上士李德林。此人原是北齐的大臣,也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北周平定北齐,周武帝专门派人到他家请他出仕,而且说了一句话:“平齐之力,唯在于尔。”我平齐,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先生您啊!可见对他的器重。但是,到周宣帝一朝,因为信用佞臣,李德林就被冷落了。正在他郁郁不得志时,周宣帝暴卒了。
这时候,杨坚派人找上门来,说:
朝廷赐令总文武事,经国重任,非群才辅佐,无以克成大业。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
意思是,朝廷现在让我总管文武大事,这不是我一个人办得到的,我希望和诸公群策群力办好这件事,在所有人里,您极具份量,希望能够好好帮我。这话说得十分中听,中国知识分子自古讲究士为知己者死,李德林当然也不例外,马上慨然允诺。
现在,杨坚不知道怎么抵挡来自刘昉、郑译的温柔一刀,来找李德林商量,李德林立刻给他出主意。什么主意呢?李德林说,既然北周的最高官职是冢宰,而冢宰实际上已没什么权了,素性不要在北周的官职系统里转了,不如另设一官,称大丞相,而且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这个职务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大丞相,当然是总揽朝政,假黄钺是掌握百官的生杀大权,而都督中外诸军事则是掌握军事大权。这三个头衔都加在一个人头上,是军事、政治、人事权力一把抓!这才是真正的权臣。有人会问,刘昉和郑译怎么解决?好办,让他们当丞相府的长史和司马,为杨坚服务。
这样一来,刘昉和郑译傻眼了,本来是想和杨坚一起在北周打工,现在成了为杨坚打工了。不过,这两个人毕竟都是小臣,没什么势力,事已至此,也只能吃哑巴亏了。就这样,第二个麻烦也解决了。
但是,紧接着,第三个麻烦又来了。什么麻烦呢?大臣不听话。五月二十二日,杨坚为周宣帝发丧。五月二十五日,小皇帝周静帝亲政,杨坚就任左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