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精彩片段:
清
太平天国起义、清统治格局的变化
太平天国起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已在中国南半部爆发。它是18世纪以来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产物。
建立政权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今广东广州花都区)人,出身农家,在科举考试落榜之后,接触到西方的传教书籍,逐渐离开传统的儒家信仰,接受了基督教的一些思想,劝人信拜上帝。他与冯云山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教,在贫苦人民中获得了大批信徒。洪秀全创作了一系列宗教作品,揭露现实的黑暗,宣传平等的理想,提出“斩邪留正”,号召农民起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信奉的群众越来越多,和地主阶级的团练武装发生激烈冲突。拜上帝会发展成一支强大的力量,形成了以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为首的领导核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的诞辰),拜上帝会起义于清朝统治相对薄弱的广西金田,建号太平天国。后与清军在紫荆山区鏖战九个月,北上攻克永安州,出广西,入湖南,队伍日益扩大;又获得大批船只,建立水师,提高了行军速度,进入湖北,攻克武昌,顺长江东下,破九江、安庆。咸丰三年(1853)攻克南京,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各级政权,颁布规章制度,制定军法,申明纪律。《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土地私有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群众耕种,建立农村公社式的社会基层组织,以达到农民理想中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太平天国以后也没有采取过分配土地的措施。但《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反映了世世代代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求,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吸引广大农民参加斗争的作用。
北伐与西征
太平天国的胜利进军使清王朝陷入极度的惊慌恐惧之中,清将向荣、琦善分别组成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在天京附近驻扎和窥伺。但腐败的八旗、绿营、募勇都不足以构成太平天国的重大威胁,太平军在天京站稳脚跟后,继续发动攻势,分兵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由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经江苏、安徽、河南、山西至直隶(约今河北),屡败清军,前锋进至天津附近。但人数太少,远距离无后方作战,得不到增援,加以气候寒冷,衣食供应困难。而清廷调集大批军队聚集在北京附近,以众击寡,以逸待劳,北伐军不得已从天津南撤。天京方面虽然派出援军,但仓促招募,未经训练,在山东溃散。北伐军粮尽援绝,南撤到直隶的连镇和山东高唐州,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
太平天国进行北伐的同时,分兵西征,溯长江而上,占领安庆,围攻南昌,进入武汉,但在咸丰四年进军湖南时,遭到曾国藩湘军的顽强抵抗。
与湘军、淮军之战
曾国藩在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时,以礼部侍郎丁忧家居,旋奉旨组织团练。他纠集当地地主阶级的力量,在军事上别树一帜,创立湘军。多用湖南人,并以纲常名教笼络人心,对抗太平天国的宗教异端。将领大多是受程朱理学教育的儒生,士兵招募青壮年农民。将领自择营官、哨官,自募士兵,在军营中建立个人的隶属关系,形成了以族戚、同乡、同学为纽带的战斗力很强的地方军队。湘军还很重视水师,自造战船,购置洋炮,训练水手。此后,左宗棠统率的老湘军、李鸿章统率的淮军(用安徽人),其建军宗旨、编组原则基本上都和湘军一样。湘淮军是镇压太平天国、支持晚清政权的主要武装力量。
咸丰四年(1854)湘军与太平军战于湖南,太平军失利,节节败退。湘军夺取武汉,沿江东下。两军大战于江西湖口。石达开指挥作战,击败湘军,将其水师切断成两截。曾国藩困守南昌,太平军第三次占领武汉。接着,石达开经营江西,攻克了许多城邑,招收了大批天地会起义群众,实力大增。咸丰六年,太平军又击破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正处于顺境,内部矛盾却在激化。东王杨秀清大权在握,他虽然很有才能,建立了卓著的功绩,但骄奢日甚,凌虐同僚部属,甚至假天父下凡之名,要责罚洪秀全,并要逼洪封自己为万岁。北王韦昌辉表面顺从而积怨于心,他利用洪杨之间的矛盾,突然举兵杀死杨秀清,并株连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将士,引起群众的愤怒。洪秀全顺从群众的要求,杀了韦昌辉。此后,石达开又遭洪秀全的猜忌,带兵出走,转战西南,最后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