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从王公大臣到地方官吏,从贵族到平民,至最底层的奴隶,每一个阶层都包括多种不同职位,每个职位都有表现其特点的专有名称。同时,各种职位名称及其内涵又随着时代而改变,这样,同一职位在不同的朝代,所用名称可能不尽相同;而同一名称所代表的职位在不同朝代也存在差异。例如,处于最高层的统治者,就先后有“后”“王”“帝”“天子”“国君”“元首”等名称;而“后”“王”“帝”等名称,在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含义。本章选择部分表示地位职官的汉字,从分析其古文字形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入手,梳理各种职官的内涵及其古今变化,从而勾勒出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布及变化。

一、最高统治者

说到“后”字,你的头脑中一定会闪现出“皇后”“太后”“影后”等那些影视剧里面身材曼妙、倾国倾城的女人。可是最初的“后”却没有这样养眼,且经过了两次“魔法转身”。

1.“后”:生小孩的女人

“后”的甲骨文形体有“”“”“”等。第一个字形的左半部分像一个人双手交叉于胸前,这就是甲骨文的“女”字;第二个字形的左半部分与第一个字形相比,不仅头上增加了装饰,身上还增加两点表示乳头作“”,这是甲骨文的“母”字;第三个字形的左半部分像一个侧面的人形,这是甲骨文“人”字;这些字的右下部分像一个头朝下的小孩儿,也就是甲骨文“子”字的倒置之形,第二个字形在倒“子”下还有点儿,表示生小孩时流出的羊水。整个字形表现的是妇女生小孩的情景。前两个甲骨文字形为“毓”,又作“育”,本义是“生育”;第三个甲骨文字形为“后”。

是不是所有生小孩的女人都被称为“后”呢?不是的。“后”字从一开始就“位高权重”,它指母系氏族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女性酋长。“生小孩的女人”为什么被赋予了如此崇高的地位呢?这就要联系人类社会的历史。远古时期,人类处于母权社会,群婚制的特点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此,族中最高权力拥有者就是女性,而女性的最高功业就是为本氏族繁殖后代,所以取象于“生育”的“后”字被用来表示族中最高权力拥有者。

2.“后”的变性

历史是发展的,父系氏族社会最终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权柄落在了男性手里,而“后”作为一个尊称历时已久,男性统治者似乎也不肯放弃这一称谓所带来的荣耀,因此“后”做了一次“变性手术”,由指“拥有最高权力的女性”变为指“拥有最高权力的男性”。直至夏代,人们仍称最高统治者为“后”,古文献中常有“夏后”“商后”,指的就是夏和商的最高统治者。如《尚书·仲虺之诰》:“(商汤)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是说由于夏桀非常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商汤来解救他们。这里“徯予后,后来其苏”中两个“后”字都是指商汤。

3.“后”的女性回归

日月流转,“后”的称谓受到了挑战。进入商代,最高统治者又有了一个称谓——“王”,但此时“后”仍在使用,也就是“后”“王”并用。进入周以后,最高统治者不再称“后”,而代之以“王”“天子”等。此时“后”又一次变身,回归转指女性,即女性中地位最高的“王后”“太后”。

可见,“后”最初表示地位最高的女人,后来泛指地位最高的人(主要是男性),最后又专指帝王的妻子或母亲,也就是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人。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女演员尊称为“后”,如“影后”“歌后”“天后”等等。

4.此“后”非彼“后”

需要注意的是,“后”与“後”(前后的后)本是不同的字,汉字简化后,“後”字不再使用,而用同音的“后”字替代,于是两个不同的hòu字合并成一个字形了。现代有的人喜欢写繁体字,又不清楚繁简字之间的关系,结果出现把“影后”写成“影後”的笑话。

1.“王”:一柄斧头

商代金文中“王”字作“”,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这些字形都取象古代斧头的侧面之形,下边比较宽的部分是斧头的刃,最上边一横表示斧背,中间一横表示安装斧柄的地方。

2.“王”的武功

上古时候,斧子作为杀伐武器,外形厚重,极具震慑力,因此,军事征伐中,最高统帅常常手拿斧钺。根据文献记载,商汤在征伐昆吾和夏桀时,手中所拿的是斧钺;周武王在征伐商纣王时,也手拿斧钺。斧钺在当时成为最高军事统帅权的象征。因此,君王授予将帅征伐权力时,往往通过赐予斧钺表示授予军事权力,如《淮南子·兵略训》:“主亲操钺,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这段话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君主授予将军军事权力时的仪式——把象征最高军事权力的斧钺交给将军。

可见,上古时期,“王”在先民心目中是武功卓著的最高军事统帅,因此,用斧钺之形表现“王”。到了商代,一个国家权力地位最高的人被称作“王”,从“王”的最早字形看,称“王”主要是因为武功卓著。

3.以文易武

随着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王”的小篆字形已经丧失了象形功能;同时,“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是最高军事统帅,而是行仁政、得民心,如民父母,因而天下归往。于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王”字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意思是说,“王”就是天下人都愿意归顺、向往的人,字形中的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中间的一竖表示贯通,王就是能够参透贯通天、地、人的人。显然,在儒家眼中,“王”的主要功绩不是武功而是文治。

东周时期,“王”是最崇高的称号,只有周天子才能拥有,如果诸侯称王,则表示这个诸侯国已经不承认周天子对自己的领导权了。春秋五霸中最出名的齐桓公、晋文公,名义上很尊重周天子,因此没有称王。第一个僭越称王的是楚武王熊通,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子爵,在诸侯之中难以有号召力。于是,公元前704年,托随侯向周天子进言,要求提升其级别。周朝大臣见南面楚国已经虎视眈眈了,如果加封称号,必如虎添翼,纷纷直谏劝阻,楚王之计落空。楚武王得知周天子拒绝提高其爵位,暴跳如雷,便自尊为王。楚国称王的消息发布以后,只有周天子控制的少数诸侯国表示强烈谴责,再有就是一些儒生发表一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乐崩坏”的感叹。各国的反应,大出楚王的意料。之后,有称王野心的强国纷纷效尤。到战国时期,由于秦迁九鼎,东周灭亡,各诸侯心中再没任何顾忌,加上少数国家已经称王,其他国家也陆续称王。

“天子”即“天神之子”

“天”字殷商时期的金文写作“”“”,像正面站立的人形而突出头部,本义就是头。因此,人头上的某些部位被冠以“天”名,如“天庭”“天灵盖”。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与天帝抗争的英雄,他被砍掉了头以后仍用双乳作眼睛,以肚脐作口,双手拿着被称为“干”“戚”的两种武器不停地战斗,这个失败的悲剧英雄被叫做“刑天”。他之所以被称为“刑天”,就因为他的“天”(即“头”)被砍掉了。“头”在人体的最高处,因此,“天”又引申有“天空”“上天”“天神”等意义。“子”的意思就是小孩、孩子。因此,“天子”的意思就是“天神的长子或嗣子”。

周代统治者自称为天子,即天神之子,这源于一个传说。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经常祭祀求子。有一次她去郊外祭祀,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踩上之后,顿时觉得有怀孕的感觉,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嫄觉得这个孩子是不祥之兆,想将他抛弃:先把他扔到狭窄的小巷子中,结果牛马从那里经过,都避开这个孩子而不踩踏他;又打算把他扔到山林中,却正赶上有很多人在那里伐木;于是把他扔在冰上,结果飞鸟用自己的翅膀覆盖保护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被抛弃三次,都大难不死,姜嫄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便抱回抚养,由于曾被抛弃的缘故,于是给孩子起名“弃”,这个孩子就是周的始祖后稷。传说那个巨大的脚印是天神的脚印,因此后稷就是天神的孩子。周代的最高统治者称作“天子”,表示他是天神的后代,他的权力是天神给的,他是上天派到人间来“一统江湖”、治理天下的。后来,皇帝圣旨往往以“奉天承运”开头,目的也是强调皇帝得到了上天的授权。

1.“帝”:享受祭祀的茅草

“帝”在文献中可以指“帝王”,也可以指“天神”。也就是说“帝”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神。“帝”为什么亦神亦人呢?这要从“帝”的古文字形说起。

“帝”的甲骨文字形作“”,是一种捆扎成人形的茅草,但这捆茅草可不是用来吓唬麻雀的“稻草人”,它是代表鬼神来享受祭祀的。古代祭祀时,把酒倒在捆束好的茅草上面,先民看到酒渗入其中,就感觉被祭祀者已经享用了这些酒,这种仪式叫做“缩酒”。这种用来缩酒的茅草主要产于南方的楚国等地。《东周列国志》:“蛮荆久在化外,宣王始讨而服之。每年止贡菁茅一车,以供祭祀缩酒之用,不责他物,所以示羁縻之意。”意思是说楚国长久处于南方,没有受到周王朝的教化,周宣王征讨南方诸侯国,使他们臣服,从此楚国每年为周王朝进贡一车菁茅,用于祭祀时缩酒之用,而不要求其他贡品,以表示对地处南偏的楚国的羁縻政策。后来楚国不按时进献菁茅,这成为齐桓公代表周王朝征讨楚国的重要理由。《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意思是:你们应该贡献的包茅不按时进献,周王祭祀时包茅供应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这是我要责问你的。

2.茅草的“神气”

由于这种捆扎成人形的茅草代表鬼神享受了祭祀,因此,造字时就用这种捆扎成人形的茅草形表现祭祀对象。普通的茅草也就成了神的“钦差”,“神气”活现。早期卜辞中,“帝”主要用来指自然界的神灵,同人无任何亲戚关系;武丁以后,“帝”开始包括商王的先祖。显然,不管是自然神,还是祖先神,都是神,也就是说,“帝”最初的意义是神,是祭祀对象。从文献用例看,传说中的“五帝”是对为华夏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先祖的称谓,“天帝”是自然神,也就是说,“帝”最初不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是享受祭祀的神灵。

3.沾上“人气”:拍马屁的结果

“帝”后来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完全是歌功颂德的产物。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六国之后,嬴政召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开始“议帝号”。众臣商议,嬴政在灭六国之前,被称为“秦王”,现在嬴政灭掉六国,远远不只是一国之王,他统治的区域远远大于秦国,那么,这位居于七国之尊的嬴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尊号”?应该具有多大的权力?有的大臣提议:中国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泰皇为最高、最尊、最贵,所以嬴政应该称“泰皇”。但是也有人认为:古有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而嬴政的功绩为“五帝所不及”。嬴政最后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合为“皇帝”。嬴政是第一个皇帝,所以称“始皇帝”。从此“帝”成为“王天下之号”,变成对人的称谓。

古代最高统治者除了先后被称作“后”“王”“天子”“帝”外,还有一种称谓——“君”。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被称为“君”?与之相关的“君子”一词为什么会变为对“有美德的人”的尊称呢?

1.“君”:发号施令的当权派

“君”的甲骨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上边的构件像手握象征权力的手杖之形,表示掌握权力、管理事务的人,这个构件单独成字为“尹”,是古代一种官名,比如“京兆尹”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市长。下边的构件是“口”,表示发号施令。“君”的本义就是地位尊贵的权力拥有者,最高统治者是一国之中地位最尊贵的人,因此称为“国君”。

2.“德美”取代“位高”

“君”由“地位尊贵的权力拥有者”引申为对人的敬称,现代有些人在称呼别人时,也在对方名字后边加一个“君”字,以表示尊重。

“君”由“地位尊贵的权力拥有者”还可引申为“具有完美人格和高尚道德的人”,即“有美德的人”。

3.“君子”的误会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一词已经有了这两个义项。因为这两个意义并存,也曾引起过误会。《左传》就记载了一个因对“君子”词义误解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齐晋鞌(ān)之战”中,邴夏为齐国国君驾车在前面奔逃,后面是晋国贵族韩厥的战车在追赶。当时一般将士在战车上的排列次序是,地位高的人在左侧,韩厥是他的战车中地位最高的人,应该在左侧。但是前一天晚上,韩厥梦见父亲子舆告诉他不要站在战车的两侧,让他避开左右位置,于是韩厥就占据中间的位置,代替驾车者驾车。齐国的驾车者邴夏认出了中间的韩厥,他说:“射其御者,君子也。”意思是说,射击那个中间驾车的人,他的官最大。当时齐侯把“君子”误解为“有美德的人”,于是说:“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意思是说,称赞他为“有美德的人”,却还射击他,这是不合礼仪的。于是就没有射击中间的韩厥,而向他两边的人射击,结果韩厥追上了齐国国君的战车。这个故事说明,“君子”一词在当时有两个意义,即“有地位的高官”和“有美德的人”。

现在,“君子”的本义“有地位的高官”已不再使用,其引申义“有美德的人”成为常用义。

现代国家最高领导人一般通称为“元首”。“元首”一词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呢?这个意义与“元”“首”两个字的意义有什么关系呢?

“元”字商代金文作“”,像一个站立的人形侧面,突出其头部,本义就是“头”,或者说“脑袋”。“元”的这个意义在古代文献中比较常见,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意思是说,先轸没有带盔甲闯入狄人的战阵,战死在那里。狄人归还了他的头,结果他的面部跟活着时一样。其中“元”就是“头”的意思。

“首”字甲骨文作“”,像人头形,上边是头发,本义也是“头”,如“俯首”“昂首”中“首”都是“头”的意思。

“元”与“首”意义相同,可以组成并列式合成词“元首”,组合后产生新的意义“最高领导人”。

字里中国》_第一章_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_一、最高统治者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字里中国第一章_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_一、最高统治者

书籍
上一章
1/35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