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_摆脱虚荣心

岸见一郎
社会心理
总共105章(已完结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精彩片段:

人只要放下虚荣心,选择一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受到他人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做到: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如果你能接受这种性格,那么你就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

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这的确是一个大变化。然而,如果只是这一个变化,那么就等于没有变化。我们提倡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不成为别人所期待的人(即可以保持“原生态”的自己),这并不等于提倡“放任不管”。有的人听到别人说“做你自己就好”,就误解其含义。举个例子,阿德勒说,有一类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特殊的存在,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重大意义。

“如果把孩子宠坏,让他变成了关注之焦点,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不需要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而做出努力。”[《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下)》]这些被大人们惯坏的孩子,始终是“受人瞩目”的“特殊存在”。千万别误会,我们所说的“保持原生态”可不是指这个。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保持原生态的另一个含义,是从存在层面上说的。对父母来讲,孩子不用做什么特别的事,成绩好与不好、健康与否、有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这些都无关紧要。孩子的存在本身,就已足以让父母感到开心。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如果发现父母看到的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他们理想化的自己,就会失落受伤。他们一开始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努力变成特别优秀的人,当这个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时,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努力变得最差最坏。性格积极主动的孩子会惹出各种问题来,性格消极的孩子则拒绝上学或患上神经症障碍。希望父母告诉孩子,“不用做这些极端的行为,只要做自己就好”。

作品简介:

人只要放下虚荣心,选择一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受到他人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做到: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如果你能接受这种性格,那么你就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最热门章节:
1交谈2所谓理解是指3他者的他者4作为阻碍前进的他人5和他人的纽带6娇宠7摆脱虚荣心8战争·歧视·欺负9虚荣心谁都会有10价值贬低倾向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