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八 李斯之死
流血的仕途
李斯是两朝老臣,又曾经帮助秦二世登上皇帝的宝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斯的非正常死亡呢?
有三大原因:一是遇到野心勃勃的赵高;二是李斯自身难辞其咎;三是难以抵抗皇帝制度。
先说赵高的野心勃勃。
赵高之所以能够发动沙丘政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丞相李斯的支持。所以,李斯与赵高同因沙丘政变而受益。李斯原来是秦始皇的丞相,手握大权,沙丘政变只是保住了李斯的丞相之位,其他则无变化。赵高则不同,他在秦始皇手下虽受信任,但是他是近臣而不是重臣。地位、权力、声望都远远不及李斯。所以,赵高在沙丘政变中的受益远远大于李斯,沙丘政变之后他当上了地位特殊的郎中令。
但是,赵高的野心并未得到满足,相反,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李斯也成为他“进步”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赵高才设计陷害李斯,借此除掉李斯,以便取而代之。
赵高设了一个套,面见李斯,建议他向秦二世进谏,这恰恰是李斯此时最愿意向秦二世讲的。所以赵高一说,李斯立即答应。之所以答应,一是李斯久有此念,二是赵高的恭维使李斯误以为劝谏秦二世是身为重臣的自己最该讲的话。但是,李斯万万没有料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陷阱。赵高偏偏在秦二世和嫔妃们最亲热的时候通知李斯进谏,三次打断秦二世的兴致,惹得秦二世极为不满,赵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秦二世憎恶李斯。
李由在战场上的失误给了赵高一个理由,最终成为除掉李斯的一个突破口。
李斯死后,秦二世拜赵髙为中丞相,国事无论大小,一律取决于赵高。
赵高的目标至少是威震天下的权臣、重臣。李斯在位,赵高的目的难以得逞,所以,不仅蒙毅、蒙恬兄弟在必诛之列,李斯也在必诛之列。但是,李斯直到赵高向自己开刀之时才发现赵高的阴谋,其时,李斯想通过以攻为守保全自己,为时已晚。
论政治才干,赵高根本不能和李斯相提并论;论搞阴谋诡计,李斯远不及赵高。赵高看出了秦始皇留下的政治漏洞,将胡亥、李斯一个个先后制服,实现了沙丘政变,最终又设计杀害了李斯。
再说李斯难辞其咎。
李斯对自己被杀难辞其咎的第一点是助纣为虐篡改遗诏。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有的错误可以挽回,有的错误则终生无法挽回。李斯在沙丘政变中背主变节,直接导致昏庸无道的胡亥继承帝位。这一大错一旦铸成就终生无法挽回了。李斯变节虽然出于无奈,但是,这毕竟让胡亥这样一个人登上皇帝之位,铸成大错。胡亥杀扶苏、诛兄妹、戮功臣,使李斯的政治盟友一个个被送上了断头台。当赵高所有的政敌都被杀戮殆尽之时,李斯就成了他最后的屠杀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