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第五次巡游的路上,五十年的人生从此谢幕。这位生前不可一世的中国首位皇帝,以一具发臭的尸体进入了他修建多年的骊山陵墓——一座充满神秘的地宫。据说陵墓里面气象万千,一如始皇帝亲手创建的帝国,但这一切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经过了两千多年的猜测和探寻,人们终于逐渐开始依靠高科技手段来透视这座永恒的帝陵。正如秦始皇的一生有着诸多之谜一样(生父之谜、不立太子之谜、不立皇后之谜、死因之谜等),秦始皇陵也充满了各种谜团。比如说这座规模宏大的皇陵到底修建了多少年?修建秦始皇陵到底征用了多少民力?秦始皇陵的地宫真如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描写的那样吗?秦始皇为什么要如此张扬地大修皇陵?
时间与人力 都是问题
谈起规模居于中国帝王陵墓之首的秦始皇陵,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陵到底修建了多长时间?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三段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二世元年)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
(二世)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
根据第一条记载中“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九字,可知秦始皇陵修建于始皇“初即位”。秦始皇是什么时候“初即位”的呢?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下世,赵政即位,这就是所谓的“初即位”。所以,秦始皇陵的修建是从公元前247年赵政即位之时就开始了。中国历代皇帝的陵寝一向是“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只要皇帝不死就不能竣工。所以,秦始皇陵在他生前一直在修建着。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突然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当时秦始皇陵还没有完工。七月,已经腐烂的秦始皇遗体不得不匆匆下葬。此时,据始皇的“初即位”已有三十七年。
根据第二条文献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复作阿房宫”。可见,秦二世在得知扶苏自杀之后,立即将已经腐烂的秦始皇遗体迅速运回咸阳,并从阿房宫的工地上调集大批人力为始皇陵回填土与修封土堆(复土)。这一年,复土基本完工后,又将大批人力调回继续修阿房宫。
如果仅从这两条文献来看,秦始皇陵在秦二世元年已经完工。
如果从第三条文献来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突然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二世二年(前208),陈胜部将周文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惊慌失措的秦二世不得不采纳章邯的建议,赦免了正在骊山修秦始皇陵的数十万刑徒与役夫,发给兵器,让他们在章邯的带领下迎击反秦大军。
第三条文献特别强调了“郦山徒”三字,那么,这个“郦山徒”是修皇陵的刑徒呢,还是修阿房宫的刑徒呢?
如果据第二条文献看,秦陵工程已经结束,人力都已调至阿房宫了,“郦山徒”应当是修阿房宫的刑徒。但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有“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一句。从这句话可以明显看出,“作阿房宫”与“作丽山”是分开来谈的。凡是与“郦(丽)山”有关的都是指秦陵工程,所以这里的“郦山徒”也应理解为修秦陵的刑徒。因为,秦始皇下葬之后,特别是复土工程完成之后,秦陵还有诸多事宜(比如陪葬墓)需要善后,也就是说,复土完成之后,秦陵工程并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