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0·清史演义_第六十二回 湘军屡捷水陆扬威 畿辅复安林李授首

蔡东藩
中国历史
总共102章(已完结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0·清史演义 精彩片段:

第六十二回 湘军屡捷水陆扬威 畿辅复安林李授首

却说褚汝航等进兵螺矶,遇着逆风,被长毛顺风纵火,烧掉了三十多艘战船,褚汝航等不肯退走,硬要与长毛拚命。陈辉龙越加气愤,从火中跳进跃出,指挥部下,究竟水火无情,一众英雄,陆续毕命。这信传达岳州,试想这再接再厉的曾大帅,能不惊心动魄么?亏得杨、彭二将,又差军弁飞速进见,报称退守陵矶,扼住要口,长毛已经退去,国藩稍稍放心,只想褚汝航等患难至交,到此尽行战殁,未免痛心;随令同知俞晟代汝航,令他收拾余烬,再图大举。愈失败,愈激厉,遗大投艰,端恃此举。

正布置间,军报又到,塔军门大破擂鼓台,阵斩贼目曾天养。国藩一想,陆师得此大胜,正好抄至城陵矶,会合水师,进攻长毛,只恐塔齐布势孤,不敷调遣;方在踌躇,忽报周凤山、罗泽南自长沙到来,国藩大喜,立即延入。周、罗二人行礼毕,便道:“骆中丞闻水师新挫,特遣某等前来听差。”原来二人本留守长沙,奉骆抚命来助国藩,国藩遂令周凤山赴擂鼓台,罗泽南赴城陵矶。二人甫去,李孟群又到。孟群父卿谷,曾官湖北按察使,武昌再陷,卿谷殉难,孟群得此凶信,日夜泣血,禀请骆抚,愿前敌报仇;当下入见曾帅,号啕大哭。国藩也陪了数点眼泪,随即温言劝慰,令他驶至城陵矶,帮助水师。

自是水陆两军,齐集城陵矶。城陵矶附近有高桥,长毛扎下营寨,作为城陵矶犄角。塔军门奉国藩檄,匹马单刀,直趋高桥,长毛率众来扑,塔军门把刀一招,后面的罗、李各军,统赶上来杀长毛。长毛斗不过,败奔城陵矶。湘军乘势追上,城陵矶的长毛,约有二万余名,倾巢出来,恶狠狠的来敌湘军。塔军门一马当先,冲入长毛队里,打长毛时,满人中之最得力者,只一塔齐布,可谓硕果仅存。湘军随后杀入。适天雨如注,东南风大作,湘军乘风猛扑,人人拚命,个个争先,拔去竹签数丈,跃过濠沟两重,杀声与风雨声相应,震动天地,吓得长毛步步倒退。湘军越发奋勇,连毁敌垒十余座,水师亦击沉敌船数十艘,从城陵矶杀到螺山,从螺山杀到金口,简直是没有歇手,任他长毛凶悍,总是敌不住湘军。战了两三日,把东岸的旋湖港,芭蕉湖,道林矶,鸭栏矶,又西岸的观音洲,白螺矶,阳林矶,各处地方的敌垒,一扫而空。从此由岳入湘的门户,方稳固无虞了。保全湖南,亏此一战。

国藩接着捷报,就从岳州出发,进驻螺山,拜疏奏捷。有旨赏给三品顶戴。国藩上疏力辞,并附陈李孟群忠勇奋发,思报父仇,现在服尚未阕,请从权统领水师,借专责成。朝旨擢孟群为道员,不准国藩辞赏。国藩复出驻金口,饬水陆两军,乘胜穷迫,声势撼天,所向无敌。适荆州将军官文,亦遣将魁玉、杨昌泗等,率五千人来会,军容愈盛,遂复蒲圻、嘉鱼等县,直入武汉境内。是时湖北总督,换了杨霈,亦收复蕲水、罗田及黄州府属各城,北路亦渐次肃清。

国藩遂召集诸将,商取武昌。罗泽南袖出一图,指示诸将道:“欲攻武昌,须出洪山、花园两路,花园濒江环城,闻悍贼悉众死守,洪山贼势少减,然亦屯有重兵。罗某愿攻洪山。”塔齐布微笑道:“罗山先生,避难就易,未免不公。”原来罗泽南字罗山,素讲理学,湘乡人多执贽为弟子。罗山从军,弟子亦多半相随,军中多称为罗山先生。只罗山向来持重,不轻出战,塔齐布屡次挑激,此次因花园一路,要塔往攻,所以出言诮让。国藩忙道:“罗山亦并非胆怯,只虑部下不足,现加派兵二千,令罗山弟子李迪庵,统带接应,罗山便好往攻花园了。”代为解围,真好主帅。泽南应允,随率兵去讫。

塔齐布去攻洪山,泽南自为前锋,令弟子李续宾为后应。续宾即迪庵名,与泽南同隶湘乡县籍,身长七尺,膂力过人,至此始独率一军,随泽南进行。泽南将到花园,长毛已出来迎截,两造正鏖战不下,忽北岸火光烛天,大炮声陆续不绝。长毛恐江面失败,无心恋战,慌忙退入垒中。原来花园北濒大江,内枕青林湖,长毛南北列营,置炮累累,向北者阻清水师,向南者阻清陆军。国藩既遣去泽南,复令杨载福、俞晟、彭玉麟、李孟群、周凤山等,率水师前后进击,纵火焚敌船,火炮火球,飞掷如雨,敌船被毁几尽。长毛的尸首,浮满江滨。泽南趁势攻敌垒,垒有九,四面立栅,上列巨炮,泽南令军士携着手枪,俯伏而进。长毛开枪轰击,军士毫不畏惧,执枪滚入,近垒始起。前列奋登,后队继上,自辰至酉,连克八垒,还有一垒,是长毛大营,悉众来争。泽南手下,已觉疲乏,几乎不能支持,巧值李续宾到来,一支生力军,横厉无前,将长毛一阵击退。长毛尚据营自固,适俞晟、杨载福等,已自江登陆,夹攻长毛大营。长毛至此,已势穷力竭,只得弃营逃走。极写花园之不易攻入。泽南进薄武昌,塔齐布亦攻克洪山,随后踵至,城内长毛宵遁,遂复武昌。隔岸的汉阳城,由荆州军统领杨昌泗,奉曾公命,渡江收复,相距只一小时。还有黄州府城,亦由知府许赓藻率团勇攻克,侥幸生存的长毛,四散窜去。

国藩驰至武昌,奏报武昌、武汉的情形,由咸丰帝下谕道:

览奏,感慰实深。获此大胜,殊非意料所及。朕惟兢业自持,叩天速救民劫也。钦此。

隔了一日,又有谕旨一道,寄至武昌。其辞云:

此次克复两城,三日之内,焚舟千余,踏平贼垒净尽,运筹决策,甚合机宜。尤宜立沛恩施,以彰劳功。曾国藩着赏给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并加恩赏戴花翎,塔齐布着赏穿黄马褂。钦此。

国藩奉诏后,疏称母丧未除,不应就官,坚辞巡抚职任。奉旨照允,仍赏给兵部侍郎衔,另授陶恩培为湖北巡抚,饬曾国藩顺流进剿。国藩遂统领水陆各军,沿江东行,下大冶,拔兴国,破蕲州,直达田家镇。田家镇系著名险隘,东面有半壁山,孤峰峻峙,俯瞰大江,一夫为守,万夫莫开。长毛复从半壁山起,置横江铁锁四道,拦以木簰,遍列枪炮,另置战船数千艘,环为大城,好像一座巨岛,岸上又有敌垒二十余座。湘军自蕲黄东下,陆师先至,塔、罗二将为统领,与田家镇长毛开了一仗,虽擒斩了数千名,尚不能越雷池一步。

至杨载福、彭玉麟等踵至,定议分水师为四队:第一队用洪炉大斧,熔凿铁锁;第二队挟炮进攻,专护头队;第三队俟铁锁开后,驶至下游,乘风纵火;第四队守营各勇,依令并举。四队排齐,杨载福率副将孙昌凯,作为第一队先导,熔斩铁锁,驶舟骤下,余三队陆续继进。开炮的开炮,放火的放火,逼得长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时岸上的塔、罗二军,望见水师已经得手,亦各宣军令,急攻敌垒,先进者赏,退后者斩。各军士拚命向前,刀削枪截,尚不济事,也顺风纵起火来。于是江中纵火,岸上亦纵火,烧了一日一夜,就使铜墙铁壁,也变成了一片焦炭。不亚当年赤壁情景。可怜红巾长发,死于水,死于火,死于刀兵枪弹,都向鬼门关上报到。还有一小半长毛,不该死在此地,统纷纷逃命。这次乃是湘军同长毛第一次恶战,岸上的长毛营二十三座,江中的长毛船五六千艘,被祝融氏收得精光,遂拔田家镇。自是湘军威名震天下。

长毛首领陈玉成,窜至广济,联合秦日纲、罗大纲等,分守各要隘,怎禁得塔、罗二军,乘胜前来,步步逼入,节节进剿,连趋避都来不及,还有何心抵挡?广济不能守,转走黄梅。黄梅乃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总汇的地方,陈、秦、罗三个头目,并力死拒,挑选悍卒数万名,驻扎城西的大河埔,分遣万余名守小池口,万余名扼城北,数千名游戈水陆,互为援应。塔军才至双城驿,距大河埔十里,尚未立营,玉成已率众杀来,亏得塔军素有纪律,奋登山冈,立住脚跟,养足锐气,冲杀而下。正酣斗间,杨、彭等已攻进小池口,不由玉成不走。湘军水陆齐进,立毁大河埔敌营,城北的长毛,已望风遁去。塔齐布猛扑城头,首受石伤,裹创再攻,长毛不能支,缒城窜去,遂复黄梅。

国藩进驻田家镇,连日奏捷,又附陈吴文熔被陷状,应前回。奉旨令崇纶自尽,并优奖国藩。国藩因湖北略平,遂督军顺流东下,直攻九江。湖北下窜的长毛,纠合安庆新到的长毛,固守九江城,急切不能攻下。那时河北的长毛,恰有肃清的消息,小子只好将九江战事,暂搁一搁,别叙那河北情形。笔似分水犀。

作品简介:

本书共一百回,举清王朝崛起东北,迄宣统退位出宫,近三百年史事。书中重大史实,皆有所本,演绎成章,大多可读、可信且可备,可谓创历史小说新体。

远在赵宋年代,金邦被灭后,还有来死的女真遗族逃奔东北伏处海滨,取“长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爱新觉罗氏”,并建满洲国;于是举旗改称“满族”。经过几百年,相传了几代人,族中帮出了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拔萃的人物,于是又排演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历史。

清朝一统中原,总道是千秋万岁、绵延不绝,可以与天同体了。谁知异族船坚炮利,屡犯国门,泱泱大国今天割地、明天赔款,累得清朝君臣顾此失彼,国势也渐渐衰退下去。不料,外患未了,内忧又起,武昌发难,各省响应,竟把大清朝生生地推翻了。

后人多说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骂,好像清朝的皇帝无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无一非卑鄙龌龊。其实细考清朝史事有坏处也有好处,有淫暴处,也有仁德处,不过转到泰代,主弱臣庸,朝政浊乱,且世界形势早已大变,所以民军一起全局瓦解。这也不足为怪了。

作者:蔡东藩

标签: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历史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0·清史演义》最热门章节:
1第六十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2第五十九回 骆中丞固守长沙城 钱东平献取江南策3第五十八回 钦使迭亡太平建国 悍徒狡脱都统丧躯4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5第五十六回 怡制军巧结台湾狱 徐总督力捍广州城6第五十五回 江宁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7第五十四回 奕统帅因间致败 陈军门中炮归仁8第五十三回 效尸谏宰相轻生 失重镇将帅殉节9第五十二回 关提督粤中殉难 奕将军城下乞盟10第五十一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