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老区红军史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1934年2月至5月,国民党陕、甘、宁三省军阀调集10000余人的兵力对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刘志丹率领陕甘边红二十六军主力,在地方红军游击队的配合下,转入外线,南征北战,东拼西杀,纵横驰骋于陕甘边的广大地区,连战连捷,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终于在5月下旬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精心组织的反革命“围剿”。这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是陕甘边红二十六军自创建以来取得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它不仅使南梁根据地得到巩固,而且还扩大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解放了十几个县的广大农村。这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也使红二十六军的反“围剿”作战经验更加成熟,形成了陕甘边地区红军作战的基本思路。
一、陕甘边红军反“围剿”方针的制定
陕甘边红二十六军的不断发展和第二路、第三路游击队的壮大,陕甘边南梁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展,直接威胁着国民党反动派在陕甘地区的反动统治。于是国民党反动派从1934年2月开始,部署了第一次的反革命“围剿”。敌军采取分片负责的划区驻剿和竭泽而渔的进剿、堵剿手段,对陕甘边红军实施反复清剿。这次“围剿”中,敌使用部队有8个团正规军及各地主民团,总兵力达10000余人,兵分八路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心区逐次推进,以达到逐渐缩小红军主力的活动区域,限制红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压迫红军主力于南梁地区,迫使红军在狭小区域与其作战,进而全歼陕甘边红军的企图。
国民党反动派用来“围剿”陕甘边根据地的八路人马是;第一路,驻防耀县的陕军干部团;第二路,驻守小桥的陕军特务团;第三路,驻防正宁的国民党甘肃警备第二旅一个团;第四路,驻守庆阳的甘肃警备第二旅一个团;第五路,防守旬邑的陕军何高侯团;第六路,驻守合水的甘肃警备第二旅一个团;第七路,驻守洛川的陕军冯钦哉部一个团;第八路,驻守保安的高双城部一个团。各地民团武装配合敌正规军的进攻行动。
具体“围剿”部署是,以驻守庆阳、合水一线的甘肃警备第二旅的两个团配以陇东民团军谭世麟部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分兵“进剿”;以驻守耀县、旬邑、洛川、正宁、保安等地的六个团陈兵堵截。敌人的用心十分险恶,妄图实现其在中宜一带截击红军不能东进。封锁洛河一带阻止红军不能北退,南面大军压境使红军不能交锋,西部重兵扼守使红军不能突围,最后逼迫红军与其在南梁地区决战,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刘志丹同志纵观全局,洞察敌情,与红四十二师党委和师指挥部其他同志一道认真制定和研究了反“围剿”的方针和军事计划。刘志丹等同志认为,敌军虽然人多势重,但也存在着不少弱点和困难。一是战线过长,无法集中兵力作战,只能分片分段地“剿防”和“追剿”。无法立刻造成与红军主力决战的条件,二是参加“围剿”的国民党部队部是杂牌军,有的还遭受过红军的严重打击,心存疑虑,各军阀之间都想扩大地盘,想保存实力,因而各自为战,不执行统一的指挥,因此各部之间很难达到协同作战。据此,刘志丹和红四十二师党委制定了打破敌军大规模“围剿”的方针:充分发挥游击战争的优势和特点,集中主力红军,跳出外线,诱惑敌人,寻找战机,歼灭弱敌,达到彻底粉碎敌军“围剿”的目的。在军事部署上,以第二路游击队一部坚持在南梁中心区内线,防御打击进剿之敌,以第三路游击队各部牵制和袭击南线敌军,使其不能分兵冒进。以红四十二师主力红三团、骑兵团和第二路游击队的一部跳出外线打击和消灭敌军。在作战的策略上采用机动灵活,声东击西,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各个击破的战术,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彻底粉碎敌军的“围剿”。
2月上旬,刘志丹率四十二师主力红三团、骑兵团500余人由南梁隐蔽出发,经宁县、正宁南下,突然出现在照金以北地区。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南进,慌忙调集南线的进剿部队沿旬邑、耀县、‘淳化一带截击,防止红军南下关中。红军当即转军向北,挥师同官、宜君方向的咸榆公路作战,第一仗打姚渠,歼敌一个排,缴获枪支28支;第二仗打石板,歼敌民团一部,缴枪10余支;第三仗打王雷镇,歼敌一个连,缴枪40余支。不待敌人查明红军动向,红军又转兵西北,涉过沮水,第四仗打店头,歼敌民团一个排,缴获枪支29支。此后,红军经槐树庄、张村驿、黑水寺,过太白镇回到南梁根据地东华池一带,作短暂休整。3月下旬一刘志丹率红四十二师主力和庆阳、合水两支游击队再次出击外线作战。红军主力由南梁北上,疡言要向安塞、安定进军,虚张声势,渡过洛河。但当部队行至保安刘家砭,距保安尚有八十里路时,突然调兵西向,经过小蒜川,向敌陕西警备骑兵旅的后方吴旗镇以南的三道川前进,奔袭蔺家砭,出其不意,歼灭了张廷芝部的一个连,缴获枪支50余支,取得了反“围剿”以来第五仗的胜利。接着骑兵团马不停蹄,红三团飞速前进,一举围歼了张廷芝部驻中河岔的一个营,又在崖窑歼敌一个辎重连,取得了歼敌4个连及民团一部的胜利。红军在三道川作战时,还缴获了陕西警备旅张廷芝部的一个兵工厂,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修造枪炮的机器,有几名修械工人自愿参加了红军,为后来开办南梁兵工厂打下了基础。当晚红军封锁向西的交通要道,隐蔽我军的作战意图。翌日,红军主力继续西进,长途奔袭庆阳县元城镇,抓获元城川大豪绅、国民党庆阳县第四区区长高明山,歼灭了元城民团30余人,缴获枪支30余支及大批银元,并包围了谭世麟老巢元城寨子,遂即神速南下,在赵梁子又打垮了谭世麟的儿子谭振武率领的骑兵连,缴枪50余支,战马50余匹。
在这一阶段反“围剿”作战中,陕甘边红军主力南下照金,东出宜君,北上保安,西进庆阳,迂回外线,转战千里,歼灭敌陕军第四十二师、陕西警备骑兵旅、甘肃警备二旅及民团各一部,达到了调动敌人,迷惑敌人的目的,为红军以后作战创造了良好的战机。
二、反“围剿”作战的辉煌胜利——一西华池大捷
红军在赵梁子取得歼敌一个骑兵连的胜利以后,经五蛟,悦乐、城壕川进至合水县赵家原,摆出攻打合水的架势,诱敌上钩。愚蠢的敌人摸不清红军的意图,被红军牵着鼻子打转转。
当红军在元城、赵梁子攻击陇东民团军谭世麟部时,谭世麟就向敌甘肃警备二旅驻合水的王子义团求援,王子义立刻令其团副率两个营及一个机炮连赶往元城增援。当敌军赶到元城一带时,红军早已背道而驰,进抵合水城下宿营。合水敌军见红军主力兵临城下,恐慌万状,连忙下令抵达元城的敌军星夜兼程向合水回援。没等敌人赶回合水县城,红军于4月2日早晨,朝合水县城虚晁一枪,转向南原,中午抵达西华池。敌军两次扑空,气极败坏,不顾疲惫,恼羞成怒地紧迫红军不放。
这股尾追之敌,没有同红军交过锋,不知道红军的战斗力,自认为他们是国民党正规军,根本不把红军放在眼里,骄傲自负,不可一世,大有把红军一口吞噬气势。出发前,敌团副要求每个士兵抓一个红军来,敌军30多个骑兵的马鞍上都带着一捆绳子,狂妄地叫嚣要用这些绳子捆红军。
刘志丹原先估计,敌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合水时,已经精疲力尽,当天不可能追赶红军,因而打算趁庆阳城防守空虚之机,利用夜间奔袭庆阳城。正因为如此,当部队到达西华池后,他一方面命令红军作夜间奔袭庆阳的准备,抓紧时间休整部队,一方面召开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部队到达西华池后,师部及红三团驻北城内,骑兵团驻东门外骡马店里,第二路游击队总指挥部率庆阳、合水游击队沿沟驻在城东,炊事班埋锅造饭,骑兵团下沟饮马,部队紧张地做着夜间奔袭庆阳的准备。
下午3时许,红军干部正在开会,突然接到二路游击队侦察员报告:“远处发现敌人!但还未看清是地方民团还是正规军。”刘志丹当即命令继续侦察,不久侦察员报告是敌人的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