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桂系演义_第八十六回 调虎离山陈明仁取代程潜 妙算不妙小诸葛又输一着

黄继树
中国历史
总共93章(已完结

桂系演义 精彩片段:

第八十六回 调虎离山陈明仁取代程潜 妙算不妙小诸葛又输一着

长沙湖南省府门口,停着二十几辆大小汽车,省主席兼长沙绥署主任程潜,身着白府绸衫,头戴巴拿马帽,拄着手杖,在省府门前的石阶上站着。他取出金怀表,看了看,时间已近上午九点,盛夏季节,太阳出来得特别早,晴空万里,虽是早晨,但已感到烈日的酷热。他掏出手绢,扪了扪唇上的胡须,似乎须鬓上已挂着汗珠了。他心里头揣着一团火,再加上天气热,浑身难受极了。多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省内省外,党内党外,军内军外,无不称他为湖南的家长,他也以此为荣,以此为本钱。他的资格很老,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政府时,他就当了军政部长和大本营参谋总长,北伐时任第六军军长。后来,虽在军阀混战中,他几经浮沉,但是,湖南人似乎总离不开他这位家长的统治,他也一向视湖南为禁脔。现在,他的家长当不成了!自从白崇禧由武汉退到长沙后,白崇禧成了湖南的家长,发号施令,连长沙的地皮也跟着震动。程潜这位多年的“家长”其地位一下跌落到了小媳妇的位置上,他整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白崇禧几乎每天都要到省署“拜访”程潜一次,每次来,都带着两中吉普车卫兵。白崇禧一下轿车,中吉普里的卫兵也都跳下车来,簇拥着这位威风凛凛的长官。省长程潜已下阶迎候,相互寒暄几句之后,到容厅里坐下,照例是白长官用客气的口吻训示:“颂公,听说湖南有人和共产党搞局部和平,这真是糊涂透顶,荒谬绝伦!”

白崇禧和程潜坐在两张单人沙发上,程坐在白的右边,白崇禧一边说话,一边用右手重重地敲着右边的沙发扶手,随着他的声音提高,敲得也越响。白崇禧每敲一下,程潜的心就跟着紧缩一次。

“共产党是不讲信用的。二十二年前,我在上海清党,颂公在武汉分共,我们杀了他们多少人,他们岂肯甘休?”

沙发扶手在澎澎地响着,程潜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象一位颇为贤慧的小媳妇,正在听一位专横的家婆的严训。

“近来,无论党政军方面各阶层中都有少数负责人员,对共产党作战决心不坚,战斗意志薄弱,丧失了革命信心,精神上已走上投降道路,因此,失了领导能力,使部属无所适从,以致军队和行政人员叛变投敌。甚或有动摇分子,言论行动为共产党张目,摇尾乞怜,希望得到共产党的宽恕……”

“小媳妇”知道,“婆婆”是在骂谁。

“图谋局部和平,就是自取灭亡!”白崇禧这一次把沙发扶手差点敲断了。

程潜只把眼睛眨了眨,只要白崇禧不叫卫兵把他抓走,便是白把省署所有的沙发都敲坏,他也不在乎!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曾想收拾金银细软,逃到香港去,那里有他一所房子,他几十年来虽然积蓄不算丰,但在香港也能混过这一辈子的,后来,杨杰在香港被蒋介石的特务暗杀,他又不敢去了,杨杰曾是他的旧部,有反蒋活动。程潜想起跟着李、白搞五省联盟逼蒋下野的事,他的身份比杨杰重要得多,老蒋连杨杰都不放过,能放过他程潜?后来他干脆决定什么地方也不去了,就硬着头皮坐在长沙省署里,一边和共产党的地下人员来往,密议湖南局部和平之事,一边应付白崇禧。白崇禧在武汉吃了张轸的亏,一直耿耿于怀。原来,张轸逃到金口之后,立即宣布起义,所部五个师、二万五千余人投向共产党,鲁道源的第五十八军在江防没有受到共军的打击,却和张轸的部队激战了一昼夜,弄得损兵折将。由于张轸起义,打乱了白崇禧的南撤计划,弄得他十分狼狈。因此白崇禧一退到长沙,就特别提防张轸一类人物的重新出现。不久,他终于闻出点味道来了,发现程潜不稳,又听说程想搞局部和平,更使白崇禧放心不下,因此每日都必到省署“拜访”程一次,以便镇慑。后来白崇禧接到密报,驻长沙的宪兵团与共产党有联系,他立即下令将宪兵团的所有官佐都拘押到他的总部里,准备审讯后予以枪决。这时,程潜的一个驻在岳麓山的亲信师,师长陈达是程认为最能干、最可靠的信徒,陈达目睹桂系的横暴,忍无可忍,他没和程潜打招呼,便树起反对白崇禧的旗帜,将部队拉走。白崇禧闻讯大怒,立即调兵包围,将陈达一师人马彻底消灭了。这些事,把程潜捣得五心不安,他不知道哪一天,白崇禧会把屠刀架到他的脖子上来,用冷酷的声音对他说道:“颂公,请你把脑袋摘下来,再去共产党那边吧,免得日后担心共产党要你的脑袋!”

程潜无奈,只得示以沉默,坐在省署的冷板凳上,打发这难握的时光。当然,他既不能去香港、台湾,也不能跟着白崇禧跑,民国十七年他已经被李、白在武汉关押过一次了,一回挨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媳妇”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呀!他唯一的希望便是盼共产党快一点打过来,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和共产党暗中联系,他知道共产党不会清算他当年反共的历史旧账的。可是,他渐渐发现,自己连省署这张冷板凳也坐不成了。

“颂公,目下共军已入湘境,大战迫在眉睫,颂公年事已高,恐不能适应军旅生活,李德公欲邀颂公前去广州,出任中央考试院院长之职,以共商国事。不知颂公意下如何?”

白崇禧在两车中吉普卫兵的簇拥下,又威风凛凛地来省署“拜访”程潜了。因共军压境,他已决定将总部由长沙迁往衡阳,但他对程潜留在长沙,更是不放心,怕程在共军兵临城下时,出面议和。白崇禧决定把湖南军政大权交给他信得过的陈明仁主持。陈明仁在东北四平街曾与共军林彪部血战,打得十分顽强,挫败过共军的攻势。当时白崇禧曾以国防部长身份在四平督战,很欣赏陈明仁抬着棺材上阵,与共军势不两立的气概。后来,陈诚借机打击陈明仁,是白崇禧将陈明仁请到华中来,就任第一兵团司令官,随后又令陈镇守长沙。陈明仁回到长沙后,果然显得杀气腾腾,大喊大叫对群众团体的集会游行将坚决镇压。白崇禧见陈明仁反共态度坚决,为了应付共军南下的局面,他决定以陈明仁取代程潜,以湖南省为两广的屏障,拒止共军南下。为此,就要程潜走开。但是,程潜在国民党内的牌子老,程跟孙中山当军政部长和参谋长的时候,李宗仁、白崇禧才不过是桂军中的一员裨将。程在湖南的关系很深,又素有家长之称,因此白崇禧不得不给程一点面子,于是便想出一着调虎离山之计,要程潜去广州当有名无实的考试院院长,使陈明仁完全控制沏南军政大权,以便白崇禧能指挥自如。

“健生兄,多谢李德公和你对我的关照啦!”程潜脸上挂着冷漠的苦笑,“我连自己的老家湖南都搞不好,哪还有资格去中央坐考试院院长的高位呀!”

白崇禧没想到程潜竟然拒绝去广州,忖度他是想赖在长沙,继续暗中与共产党搞和平运动,他更不放心了。忙把右手在沙发的扶手上重重地敲了一下,说道:“烦公身为党国元老,应以党国利益为重。你去广州任考试院长,与李德公共扶危局,扭转乾坤。湖南由子良☾1☽负责,于国于湘都有好处,请颂公即作起程准备。”

程潜知道,“小媳妇”在“家婆”的淫威面前。如果嘴犟,那是注定要吃亏倒霉的。他在官场几十年的经验提醒他,必须应允。

作品简介:

桂系军阀是辛亥革命以来,西南地区最大的军阀派系之一,有新旧桂系之分——以广西都督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1911—1924),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1924-1949)。

本书以桂系军阀的兴起和败亡为线索,再现桂系军阀的兴起——追随孙中山实现广西统一,加入广东国民政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出兵北伐;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出兵抗日,共赴国难,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大战役,其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首次重大胜利。桂系军阀的败亡——在“四一二”清党中,在蒋桂新军阀混战中,逆时代潮流而动;在解放战争中,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图谋划江而治,分裂国家。流落在美国当寓公的桂系军阀头面人物李宗仁,由于反对台湾独立,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在有关方面的关怀下,冲破重重险阻,回归祖国。

本书洋洋洒洒140余万字,场面宏大,气势夺人,既有历史走向的脉络勾画,又有人物形象的精致描绘,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生动感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江东去,顺兴逆亡,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的历史长卷,是一部视角独特,格调深沉的大历史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黄继树,男,1943年出生,汉族。

广西永福人。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新闻系。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广西军区某部战士、文艺创作员,桂林电表厂工人、厂部办公室秘书,桂林市文联主席,桂林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广西第七届政协委员及作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作家协会主席。

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第一个总统》《桂系演义》,长篇传记文学《大清名臣陈宏谋》,中篇小说《女贞》,长篇报告文学《在龙脊上起飞》(合作)、《第一个总统》(合作)等。《桂系演义》《在龙脊上起飞》分别获广西第二、三届铜鼓奖,其作品还获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广西首届文艺奖铜鼓奖、1991年孙中山基金会优秀文艺奖。

作者:黄继树

标签:黄继树桂系演义军阀历史近代史

桂系演义》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九十二回 海天茫茫小诸葛海口觅出路 桂系覆灭李白黄分手各一方3第九十一回 风水不灵张罗盘被困博白县 机关算尽小诸葛率部逃龙门4第九十回 风声鹤唳白崇禧夜宿柳州 回光返照美议员飞抵南宁5第八十九回 回天无力代总统洒泪离故土 去意徊徨挥手间李白成诀别6第八十八回 怨恨交加李宗仁广州斥蒋 甜言蜜语白崇禧黄埔动心7第八十七回 风水战术青树坪共军受挫 衡宝大战小诸葛又输一着8第八十六回 调虎离山陈明仁取代程潜 妙算不妙小诸葛又输一着9第八十五回 从容不迫张冀三虎口脱险 圈套落空小诸葛棋输一着10第八十四回 一石两鸟蒋介石掷金三万两 见利忘义白崇禧力主赴广州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