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谋三国 精彩片段:
第五章 三分归一统
7、二虎相争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曹丕积极调节了与士族之间的矛盾,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捍卫了士族的利益,曹丕由此获得士族的支持,为称帝奠定了基础。当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定国号大魏。曹丕的政治、军事才华远不能与其父亲曹操相比,如他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他征服了北方鲜卑、高句丽等部落,将魏国的疆域拓宽到蒙古高原。
公元226年6月,曹丕驾崩,享年40岁,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为帝。曹睿开始表现得很勤勉,指挥曹真、司马懿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几次攻伐。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一时没有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曹睿就放松下来,开始大修宫殿,消耗了大量人力,耽误了农业。后来曹睿病危,他将太子曹芳托付于曹爽和司马懿两人,为二人日后相争埋下了祸根。
曹爽外强中干,是个十足的庸才,但他的野心却不小,一心要架空司马懿,独揽朝政。他说服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这是个有名无实的荣誉职位,司马懿就这样按照曹爽的心意被架空了。
面对曹爽逼人的招数,司马懿并没有急于还击,相反,表现得逆来顺受,谨小慎微。这一招果然蒙蔽了曹爽,他自以为得计,于是肆无忌惮,越来越骄横,渐渐失去人心。
这一时期,魏国几次受到吴国的攻击,都被司马懿率领部队给打了回去。立下这些功劳后,不但司马懿的食邑一再增加,他的子弟们也都纷纷受封为侯。纵然如此风光无限,司马懿依然保持了低调的处世风格。
与司马懿的低调相比,曹爽则继续飞扬跋扈。他专擅朝政,广结党羽,甚至随意改动国家法令制度,生活也无比奢侈,吃穿用度比皇帝还要讲究,一时间,人人侧目,认为他有不臣之心。为避曹爽的风头,司马懿主动称病,退休回家,不再参与朝政。
曹爽放心不下,就派即将赴任荆州牧的李胜借辞行之名,去司马懿家中探听虚实。司马懿焉能不知曹爽的雕虫小技,于是将计就计演了一出戏。
他出来见李胜的时候,是被两个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挪出来的。李胜一见,赶忙说明来意,我这次要到本州去担任刺史,今天特地来向您辞行。李胜是荆州人,所以把荆州称为本州。司马懿待他说完,刚要开口却忍不住喘起来,赶紧示意要喝水,婢女就把杯子端过来,他刚喝一口又咳将出来,水洒得满身都是。李胜见状搭讪说,唉,想不到您老病到如此地步。司马懿半天方才安定下来,中气不足地说,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你要到并州去啊,那个地方离胡人很近,你要多加小心,我病得这么重,看来我们是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小儿师、昭烦劳您照应一下。李胜听他把本州听成并州,连忙纠正说,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不纠正还好,一纠正,司马懿表演得更加来劲了,啊?你是刚到并州啊?李胜只好再次重复,司马懿这才好像明白了过来,又说,我真是老糊涂了,你说什么也听不清,现在你回本州做刺史,好好干吧。
李胜告辞司马懿,就回复曹爽,让他放心,司马公如今就像风中残烛,来日无多了。曹爽信以为真,再不防备司马懿。殊不知司马懿早已下定决心,除去曹爽,并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公元249年的春天,皇帝曹芳去城外的高平陵扫墓,曹爽也带着自己的兄弟们随行,趁机踏春。临行时,有手下劝曹爽,不要将所有兄弟都带出城,以免城中有事缺乏照应。曹爽此时势力如日中天,根本想不到有人敢算计自己,自然也听不进这话。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司马懿当然不会放过,他探听曹芳一行确实已经出城后,便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城的各个城门。司马师也带着自己暗中召集的三千死士,占领了武器仓库和皇宫。然后,司马懿让自己的亲信占领了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的军营。
整个洛阳城被控制住后,司马懿经郭太后的批准,上表曹芳,一一列举曹爽的罪行,并亲自带兵占据洛水桥头。在经过曹爽家门口时,曹爽家的侍卫弯弓搭箭要射司马懿,却被旁边的人制止了,这支可能改变三国历史的箭终究没有射出。司马懿顺利占据洛水桥头,彻底封死了曹爽的回洛阳之路。
郊外的曹爽接到司马懿的奏表后,大吃一惊,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个半截入土的老人怎么忽然生龙活虎了。惊慌之下,他甚至不敢将奏表呈交给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