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_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四、将星陨落

陈羡
中国历史
总共69章(已完结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精彩片段:

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四、将星陨落

北周武帝杀掉字文护后,又马上命令负责宫中侍卫的宫伯长孙览等人,将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及亲信(甚至包括那位亲手毒死明帝的厨子李安)全部捕杀,一举收回了自建国以来从未真正取得过的皇权,也以一鸣惊人的方式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

亲政的周武帝宣布大赦境内,改元建德,接着进行了一系列的官员任免,证明他的夺权绝非侥幸。

野心勃勃、信誓旦旦要做大冢宰的皇弟宇文直并没有得偿所愿,武帝把这个重要的职位交给了他的五弟、齐国公宇文宪。

宇文宪比武帝小一岁,不是一母所生,性情上却比武帝的同母弟弟宇文直更像武帝。两人从小就在一块儿玩耍,一起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聪慧程度也接近,宇文泰很是喜爱。

有一次,宇文泰得到一批好马,准备赐给儿子,要求他们自己挑。普通人的想法,纯色马血统高贵,品质优良,都喜欢选纯白、纯黑的漂亮马。小宇文宪偏偏不然,他稍加甄别,拉出了一匹毛色混杂的花马(即驳马)。宇文泰奇怪,就问宇文宪:“你为什么选了一匹不起眼的花马呢?”

宇文宪对答道:“这匹马颜色特别,很可能是快马;而且,如果出征打仗,养马的人一眼就认出来了,容易区分。”

宇文泰听了很高兴,对左右说:“我这个儿子见识不同常人,将来必成大器。”从此凡是在官家的马圈里见到类似的花马,他总是会想起宇文宪的答话,并把马赐给宇文宪。

宇文护专权,对宇文宪很器重,上奏时常会请宇文宪代奏。宇文宪便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协调宇文护与武帝的关系,成为两人之间的润滑剂。

周、齐对战,宇文宪多有参与,虽然北齐有三杰领衔,北周败多胜少,但宇文宪擅打逆风仗,通过有条不紊的指挥,保证了周军不致败得太惨。天和六年(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宜阳以南的边境接触战中,宇文护更是击退了斛律光的四万军队,攻占了齐军的堡垒,打破了周齐交战史上斛律光不可战胜的神话。

宇文宪的出色表现,让宇文直非常嫉妒(这家伙连相对较弱的陈军都打不赢),因此除掉宇文护后,他反复提醒武帝:“宇文宪与宇文护过往密切!”撺掇武帝进一步除掉宇文宪。武帝明了宇文宪的用心,也看透了宇文直的企图,不为所动,任命宇文宪为大冢宰,宇文直为大司徒。当然,由于武帝大权在握,宇文宪这个大冢宰的权力,也不可能与宇文护相比了。(宇文直机关算尽,终究没算过慧眼识人的周武帝。两年后,屡次陷害宇文宪不成的宇文直在长安造反,兵败被杀。)

北周方面加紧内部整合,北齐方面却在做一件截然相反的事情——自毁栋梁。令北周头疼不已的北齐三杰一个接一个倒下,天平这端的最后一颗砝码终于不复存在。

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三杰中年龄最长的段韶与高长恭攻取北周在河东的重要据点定阳(今山西吉县),年过七旬的段韶不幸在军中染上重病,回朝没几个月,就病故了。

在昏君掌权、奸臣当道的北齐,能够像段韶那样得到寿终正寝的结局,已是万幸,斛律光和高长恭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事情得从和士开被杀说起。

作品简介:

迄今为止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作者:陈羡

标签:陈羡悠悠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南北朝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最热门章节:
1附录 二、南北朝(后期)年表2附录 一、南北朝帝王纪元表3第三部 三分归隋 二十、终结大时代4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九、杨坚篡周建隋5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八、天元皇帝6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七、周齐决战7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六、周武帝禁佛8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五、吴明彻收复淮南9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四、将星陨落10第三部 三分归隋 十三、权臣的末日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