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辛亥:摇晃的中国_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钱紧

张鸣
中国历史
总共89章(已完结

辛亥:摇晃的中国 精彩片段:

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钱紧

同盟会主要是由三大团体组成的,一是兴中会,一是华兴会,一是光复会。人员分别来源于珠江流域、长江中游的两湖和长江下游的江浙。同盟会总理是孙中山,在海外募款能力最强的也是他,这大概跟海外华侨多来自两广有关。同盟会成立后,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了,但同盟会发动反清起义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广东。时间一久,广东的起义钱花了不少,功效一点也无,原光复会和华兴会的人,就不大高兴了。书呆子章太炎跟孙中山闹翻,其他人如徐锡麟、秋瑾、蔡元培、陶成章也开始自行其事,在江浙策动起义。两湖一带的人虽然黄兴和宋教仁等还能忍,但性子急的湖北人则另起炉灶,成立了共进会,虽然给孙中山留了面子,依然遥奉他为总理,但已经很明显要分出去独立单干了。

单干的两湖革命党人,最大的问题,是缺钱。两湖革命党中,居正是跟孙中山跟的比较紧的。黄兴派他到武汉,运动新军,准备响应广州起义,但只给了八百元经费,而共进会系统,一个钱也不给。干革命需钱的大宗是购买军火,其次为试验炸弹,然后出版宣传品要钱,办报纸更要钱,联络会党,在新军里发展成员,都要钱。两湖的革命党人,比不了孙中山他们,有海外华侨做后盾,只要没有钱了,满世界多转两圈,总能弄几文。而他们只能在自己身上想办法,可惜,这些革命党人,革命有道,发财无门,生利的办法不多。办客栈开饭铺,生意倒是挺红火,但开了就赔,光招待自己人了。想卖文,武汉这个地方媒体不发达,常年开办的只有两家报纸,稿费甚低,每千字才五百文铜钱,一块大洋都不到,而且标点符号还不算,自己靠写稿糊口都难。还有人提议说,周边的山里有绿毛龟,挺值钱的,可以上山抓龟。但这些人不是山里人,哪里找得到这样名贵的乌龟。那时候,开报馆也算一个可以生财的路,革命党人有稍微有钱的,破家办了两份报纸,一个办着办着活不下去了,一个《大江报》倒是颇有声势,可是詹大悲一篇社论《大乱者,救中国之良药也》,太猛,立马给清政府封了门。湖南人焦达峰是个能干的家伙,正在没办法的时候,他的一个相识的同乡,弄了一些布到汉口来卖。焦达峰动三寸舌,将之说动入了伙,于是就靠卖布所得,维持革命。可惜,布总有卖完之一日,钱还是紧。

没办法,穷极无赖的革命党人,为了弄钱,开始发挥创意。有人说起,武穴附近三角山下,有座庙,传说庙里有个金子的佛像。大家很兴奋——把佛像偷出来卖了,不就解决问题了。于是,一干革命党人,居正、焦达峰、邓玉麟等人,立即出发,到了武穴,找到了那座庙,白天假作上香,打探明白,那庙里是有尊给了钱才肯露面的欢喜佛。看着和尚神神秘秘的,他们认定,肯定是尊金佛。于是,先花钱探明了放置地点,然后精心布置,带上家伙,晚上动手,几个大汉挖开了庙墙,偷出来佛像,抬着走了半夜,才发现原来佛像是铜的,卖不了几个钱。事发,四乡乡民皆知金佛被盗,激起民愤,到处追捕,众革命党只好丢了假金佛,赶紧逃命。

偷菩萨没弄到钱,只能在自己人身上挖潜力。正巧有位新加入的同志邹永成家里有钱,于是就让他出血。可是,邹家的财政大权,掌握在他婶子的手里,他要用钱,只能问婶子要。由于要得太多,太勤,他婶子已经拒绝付款,因为老太太的手边也没什么现钱了。邹永成告诉他的同志们,现在可以打主意的,只剩下老太太的首饰,估计连金带银有好几斤。要或者借,肯定没门,只能偷。焦达峰出主意,弄点麻醉剂,偷着给邹的婶子食物里下上,然后下手。邹永成照办,婶子果然呼呼大睡,可是,待到邹永成潜入婶子的卧室,将要下手的时候,他婶子却居然醒了,出现在他的身后,精神百倍地骂了邹永成一顿。邹只好跟前来接应的同志,灰头土脸地溜了出去。后来当了湖南都督的焦达峰还仰天长叹:莫非天不欲使我辈成事乎?为什么麻醉剂失灵?不知道。也许老太太知机得早,看出了名堂,根本就没吃。

正在湖北的革命党人闹穷闹到无可奈何之时,共进会的刘公从日本回国了。刘公的家族是襄阳巨富,比邹永成家还要有钱。有钱的刘大少,原本家里让他留学,就是图个出息,他也不像众多革命党人一样只是在日本混学,而是进了明治大学学经济。这回回来,虽然没有拿到学位,却谎称要进京参加留学生考试,拿个功名。当时,清廷举行留学生考试,分别给予举人、进士头衔。如果考不上,就顺便捐一个道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银子。他们家也真不含糊,真就给了五千两银子的银票。革命党人听说,人人眼睛都亮了。大家想了很多招儿,怎么劝刘公出血,连美人计都想了。给刘公介绍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革命党人,这女革命党,还真就看上了刘公了。其实不用这么费事,美人还没张口,刘公很爽快地把钱拿了出来。大家可怜他,没有全拿走,只兑了五千元大洋(五千两银子不止兑五千元)。有了这一大笔银票,武汉的革命党人,一下子就脱贫了。

这时候,已经到了1911年,这一年,注定要出大事。革命党人有了钱,派人到上海购买手枪,在汉口租界,租下密室,试制炸弹,连起义的大印和旗帜都准备好了。没想到,试制炸弹不慎,炸伤了自己,暴露了据点。这些人也真的没用,逃走的时候,钱不拿也罢,大印和旗帜不拿也罢,连花名册也不销毁或者带走。结果一干好汉被捉的被捉,逃走的逃走。眼见得一场起义就要流产,没想到,革命党人据点被暴露后,一个传说居然让一个必败之局翻盘,这个传说是,革命党的花名册落到了湖广总督瑞澂手里,这个满人总督打算按图索骥。于是,当天夜里,群龙无首的新军革命党人,加上接近过革命党人的新军士兵,一哄而起。武昌首义,就这样成功了。此前革命党人筹的钱,买的东西,除了少量的子弹外,一毫都没用上。

作品简介:

辛亥:一盘很大的棋

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最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澂、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本书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

《辛亥》: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

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100%。

辛亥: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

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

《辛亥》:一本书读懂尚武中国

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作者:张鸣

标签:张鸣辛亥革命近代史民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最热门章节:
1附录 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2文献 主要资料来源3后记 我怎么想起写辛亥来4尾幕 五光十色说民国5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股票建起革命军6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声中的税务司7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暴力催租税8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钱紧9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造反要花多少钱10第九幕 国人的民主旋律 帮会平等:革命后士兵的民主症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