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_第二十二章 一片降旗出临安

高天流云
中国历史
总共25章(已完结

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 精彩片段:

第二十二章 一片降旗出临安

元军继续南下,在焦山南北宽阔的江面上遇到了强大的抵抗。张世杰率领平江都统刘师勇、知寿州孙虎臣以万余艘战船横遮江面,并且约李庭芝出瓜洲、张彦出常州趋京口,三路夹击元军。

种种原因,张彦、李庭芝皆失约不到,张世杰以一旅孤军,与南侵元军的水师对决。张世杰久在军旅,心怀忠义,有着第一流战将的某些素质,可是致命的弱点同样让人无语。

他是陆军,水战是彻底的外行。

此战他以必死的决心出击,下令把战船以十艘为一个单位用铁链拴在一起,为了平稳,再集体下锚,非有军令严禁起锚,违令者斩。

他一定没读过罗贯中的小说。

罗贯中是明朝人,《三国演义》成书要在一百二十年之后。要张世杰临战穿越取经,着实不近人情了。可偏偏对面的纯陆地动物蒙古人瞬间就看出了门道。

元军水师主帅阿术哈哈大笑:“彼可烧而走之也!”

当年曹操的军队是怎么死的,这时南宋的水军就是怎么完蛋的。元军善射者乘巨舰抵近,火矢雨发,宋军“篷樯俱焚,烟焰蔽江”。想战,无从战起;想逃,张世杰牌铁链、铁锚稳如泰山。除了部分及时跳水、水性高强的,其他都被烧死在江心里。

张世杰大败逃走。

此战过后,战争的态势明朗了,南宋再没有成建制的机动力量阻止元军。元军再次分工,伯颜率主力直扑临安,阿里海涯攻湖南,宋都带攻江西,一举断绝南宋东西纽带,阿术折返向北攻扬州,阻止宋军从淮东方向援救临安。

重点永远在临安。

伯颜的主力大军风卷残云般掠过江南大地,一路上攻无不克、招无不降,见证了传说中天堂一样美丽富饶的桃花世界,更陶醉于砍瓜切菜一样轻松愉快的进攻之中。忽必烈要他慎杀,没有什么可杀的嘛,这回可真是我来、我见、我征服了。

直到临近常州城。

常州知州姚岩、通判陈炤、都统王安节死守常州,宁死不降。伯颜惊异之余命令元军攻城,结果大失所望,用正规手段攻了好多天,毫无进展。

作品简介:

数年之间,宋史事无巨细,全程书写,到这里,时值南宋覆灭,元朝初兴。

祸始于何处?

始于赵匡胤与赵普定的“强杆弱枝、崇文抑武”赵宋国策之时。

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唐灭于藩镇,五代武人横行,国人相杀无止无休,政权更迭如同儿戏。尤其是文人一点地位都没有,哪怕是宰相,都随时有被武将斩杀的可能。这样怎能治国,何谈发展?

所以赵匡胤、赵普这样做了。

从那时看,他们是对的。赵宋之繁荣,赵宋之平安,甚至赵宋国之绵长,都是自两汉以来最久的。可是从长远来看,简直是愚蠢至极,无可救药!

武人亡国,民族血气不衰,国内互斩,终究能产生一代雄主;文人亡国,就如赵宋一般,民族气节丧尽,再无尚武之风,其他随便哪一个民族,强如蒙、金,次者契丹,更有甚者,连一介区区党项,都能让堂堂中原狼狈不堪。

终于全境沦丧,全体成了亡国奴。

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了。宋史,别矣!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

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

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

作者:高天流云

标签: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官宦王朝南宋宋朝

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二十四章 崖山之后看中华3第二十三章 千古悲恸难言处4第二十二章 一片降旗出临安5第二十一章 伯颜下江南6第二十章 暮色襄樊7第十九章 上帝折鞭处8第十八章 云南桃源9第十七章 阎马丁当,国势将亡10第十六章 南方天空最后一抹晚霞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