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_第六十卷 西夏 第三百一十五章 崇宗李乾顺

李雪慧
中国历史
总共365章(已完结

中国皇帝全传 精彩片段:

第六十卷 西夏

第三百一十五章 崇宗李乾顺

一、三岁即位十六亲政

李乾顺是惠宗秉常子,母为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大安九年(宋元丰元年)生,大德五年(宋绍兴九年)卒。

乾顺即位时只有3岁。国政仍然操纵在梁氏母党手中。但是皇族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分掌兵权,不服梁氏擅政,于是展开了皇族与母党之间互相倾轧的斗争。

天仪治平元年(公元1087年),梁移逋与吐蕃首领阿里骨联络,侵宋定西城,相约若战胜,以熙、河、岷3州地归吐蕃,兰州及定西城归夏。由于梁移逋只是派兵应付,夏军被逼撤退。

天祐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梁移逋取得辽的支持,又对宋动兵,在攻打绥德城时被宋军大败。

对宋战争的接连失利,更加剧了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梁氏姑侄反目,梁移逋全家被杀,梁太后亲握兵权,继续对宋用兵。天祐民安七年,梁太后和乾顺御驾亲征,带兵50万,侵入宋鹿阝延路,攻陷金明寨,并把俘虏献给辽国。天祐民安八年,梁太后又领兵40万,攻击宋朝在好水川北修筑的平夏城。连攻10余天不克,梁太后败兵而退。

面对如此败局,梁太后仍一意孤行,再次派人赴辽求援。永安元年(公元1099年),辽朝看出梁太后已经不得人心,派使臣到夏,用药酒害死梁太后。太后一死,母党即告败亡。同年,乾顺在辽朝支持下开始亲政,时年16岁。

二、和外靖内提倡汉学

乾顺将梁氏后党专权时的附辽反宋改为附辽和宋,以求得外部环境的稳定。乾顺在亲政的当年为了继续取得辽的支持,就接受了辽的号令,同时为辽出兵攻打反辽的拔恩母部。辽朝派使臣到宋朝,为夏说和。第二年,乾顺正式向辽请婚,想用传统的联姻方式来巩固双方的关系。贞观四年(公元1105年),辽天祚帝将宗室女南仙封为成安公主,嫁给乾顺。辽、夏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之后,乾顺着手开始整顿内部。在西夏统治集团中,梁氏母党、仁多氏和嵬名氏皇族,是掌握西夏军政的3大家族。现在母党梁氏已经败亡,嵬名阿吴已死,仁多保忠尚统兵在外。乾顺为加强皇权,以大将嵬保没、陵结讹遇等曾劝太后对宋用兵为由,把梁太后之死归罪于二将,将二将杀掉。大将被除,提高了乾顺的权威。永安元年(公元1099年)闰九月,仁多保忠领兵10万援助吐蕃部落围攻湟州,失败而回。4年后,宋朝宰相蔡京命令熙河帅王厚招诱仁多保忠。乾顺得知其心怀二志,就将仁多保忠招赴牙帐,解除兵权。这样三家抗衡变成了一家独尊,乾顺的皇权巩固了。

接着乾顺仿照汉族王朝的封王制度,对嵬名氏宗室加封王爵。乾顺之弟察哥封为晋王,掌兵权。宗室景思在惠宗秉常被囚时,曾阻止罔萌讹对惠宗的暗害。此时景思已死,其子仁忠、仁礼通蕃、汉字,有文才,于是仁忠封为濮王,仁礼封为舒王。乾顺以此表示对忠臣的怀念,对人才的重视。

西夏自建国以来,一直存在蕃学与汉学、蕃礼与汉礼之争。乾顺十分倾慕高度发展的汉族封建文明,他决定大力提倡汉文化,来改变西夏的落后风气。乾顺下令在蕃学之外,特建“国学”,教授汉学。贞观十一年,乾顺公布了按照资格任用官吏的办法,除“宗族世家议功议亲,俱加蕃、汉一等”外,对于擅长文学的人也特别给予优待,可以“不次超擢”。

乾顺重文轻武的举措,引起一些贵族和大臣的不满。贞观十一年,乾顺命令臣僚直言施政的得失。有个御史大夫谋宁克任上疏,对乾顺的重文轻武表示反对。但是乾顺不予采纳,依然坚持提倡汉学。

作品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讲述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中国皇帝全传》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且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如此,则大体反映了历代帝王的全貌。

作者:李雪慧

标签:李雪慧中国皇帝全传历史

中国皇帝全传》最热门章节:
1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宗赵曙2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仁宋赵祯3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真宗赵恒4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宗赵光义5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章 太祖赵匡胤6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二百六十九章 后主马希崇7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二百六十八章 恭孝王马希萼8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废王马希广9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文昭王马希范10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衡阳王马希声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