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绝对很邪乎 精彩片段:
第十章 穆宗父与子:太监也有春天
6、皇帝太监大交火
此后李昂将与太监集团展开三轮激战,结果究竟如何,我们一轮一轮看过来。
头一轮,李昂发现翰林学士宋申锡为人耿正直守,不党不私,独往独来。李昂钦服之,就偷偷召见宋申锡,商议如何打掉恐怖的太监集团。宋申锡在朝中没有朋友,只凭印象,就推荐吏部侍郎王璠做京兆尹,以便配合行动。
京兆尹王璠参与了密谋之后,觉得很有面子,就说:你们他妈的都给老子乖一点,惹火了老子,等打掉了太监集团,你们他妈的头一个挨刀。太监王守澄知道后,立即吩咐太医郑注写揭发信,揭发翰林学士宋申锡谋反。史书上说,文宗皇帝不察,就轻信了——事实上,文宗是压根不信的,只不过宋申锡如此靠不住,推荐的人又这么没品,让太监集团事先知道消息,也只好由着太监集团胡来了。
由是宋申锡被贬斥,头一轮交锋到此结束,文宗输,太监赢。
然后是第二轮交锋。这一次文宗改变了策略,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要想打掉太监集团,就得从太监集团内部动手。
当时的情形是这个样子的,隶属太监集团的太医郑注、辩才家李训,都很有一套,李昂索性重用这两个人,要求他们帮忙,利用太监集团的内部矛盾,提拔年轻优秀的小太监,以分化大太监王守澄的势力。
于是,和王守澄水火不容的小太监仇士良被任命为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处于失势。文宗趁机命仇士良灌了他一杯毒酒,鸩之。还有一个宦官陈弘志,此人乃杀害宪宗皇帝的凶手,这些年来竟然没人敢追究他,现在李昂可不客气了,先召陈志弘入京,半路上,早有使者迎着,将陈志弘拖下马来,大棍子不停地打啊打,生生把陈弘志打成了液态物。
第二轮交锋到此结束,文宗胜出,太监集团虽然势力没有削减,但确实是吃了大亏。
目前战局一比一平。然后文宗召李训和郑注,要求他们两人拿出来一套方案,要一次性的,彻底的打掉太监集团。
郑注和李训商量了好长时间,终于拿出了方案:准备在浐水为死太监王守澄召开盛大的追悼会。由郑注负责追悼会的保安工作,率亲兵,提巨斧,再由文宗下旨,吩咐宫中内臣中尉以下都去参加追悼会,等太监们出了宫,立即紧闭城门,郑注再下令,命侍卫用巨斧将所有的太监统统砍零碎了。
文宗李昂批准了这个方案。
但临到执行的时候,李训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照这么个搞法,岂不是明摆着让郑注立大功吗?整个方案计划来计划去,没自己什么事啊。所以李训召集朝中诸官,另搞出了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了。方案设定如下: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出来撒谎,硬说左金吾衙后的石榴树上,长出了甘露,有请诸位太监欣赏,然后于衙中伏兵,尽杀太监,夙几无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