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_第四章 上海的黄昏 第3节

陶朱问
中国历史
总共114章(已完结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四章 上海的黄昏

第3节

毛人凤懊恼不已。这件事在军统内部传为了笑谈,派出去的杀手生死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硬生生人间蒸发了。行动处长叶翔之将这笔账狠狠记在了心底,去台后,为了与毛人凤争权,他向蒋经国告密,称毛人凤工作能力低下,欺骗领袖,根本没有执行总裁的制裁张治中的行动计划。

1949年5月7日,蒋介石父子乘康泰号军舰抵达上海。面对行将易手的大好河山,蒋介石悲从中来,怒从心头起,怨尤的人特别多。他召来毛人凤,让他尽速制裁宋庆龄。

这期间,蒋介石曾问及刺杀张治中的情况。毛人凤急得手心都出了汗,派出去的杀手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情急之下,毛人凤答道:“我们的同志已去了北平。由于共军防范严密,暂时未得手。我已令他们长期潜伏,摸清张治中他们这些人的情况。一俟机会成熟,迅速动手。请总裁放心,过去在北平制裁汉奸张敬尧,也是这样行动的。”

张敬尧是民国初期的湖南督军。此人失势后,梦想东山再起。抗战爆发前,受日本人的蛊惑与收买,张敬尧秘密去到北平,同日本人接上头,准备做个铁杆汉奸,充当日本人的侵华工具,出任伪华北政权的头目。蒋介石得知后,命戴笠遣派杀手,追踪到北平,于六国饭店内将张敬尧狙毙。此案轰动一时,被军统内部视作经典手笔。

蒋介石听毛人凤这么一说,心里有了底。他狠狠地说:“过去由于我们杀人太少,对一些反对我们的人没有杀掉,所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怕我们。今天只有多杀掉一些,才可以挽回这种不利于我们的局面。”

“总裁英明。”毛人凤一听,忙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我们军统上下一定精诚团结,不折不扣执行这个重要指示。决不会纵虎归山,留下隐患,危害党国事业。”

蒋介石盯了毛人凤一眼,突然问道:“你们那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在上海,不能再拖了。”

毛人凤一听,赶紧表白道:“民盟的首恶分子张澜、罗隆基、章伯钧、黄炎培、史良等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只等总裁一声令下,即可动手。”

“还等什么?”蒋介石不满地责问道:“这些人一贯与党国为敌,犯上作乱,与共产党眉来眼去,现在已完全倒向了共产党。你们在等什么?我看是越来越不行了。从前,雨农只要一受领任务,便可见分晓,哪像你们现在这样拖来拖去。”

毛人凤大骇,忙一个劲地检讨道:“卑职失职!卑职失职!不能替总裁分忧……”

“好了,”蒋介石恨恨地一挥手,“张澜、黄炎培已完全投敌,听说章伯钧、史良这些人去了香港。你们动手要快。不能心慈手软。另外,荣德生与顾毓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手。最好,能让他们连人带工厂一起撤到台湾去。告诉他们,党国有办法,他们就有办法。”

蒋介石说完,朝门外挥手做了个退下的姿势。毛人凤表白一番,诺诺而退。

一场残酷的追杀开始了。

作品简介:

1949年1月至1950年初,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在内战战场的全面失败,妄图利用暗杀手段,对持有不同政见、准备走和平之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人士等进行“定点清除”。  这张暗杀名单列有87人。在这张名单背后,是屠夫的疯狂、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拯救生命的努力……这一页曾被尘封的历史一经揭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该书采取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办法,力求客、准确、生动地反映这段隐秘历史的全貌。把国民党蒋介石实施暗杀手段放到大陆新旧势力殊死搏斗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空中,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专制集权下特务统治的冷酷、阴毒和其失败的历史必然。

作者:陶朱问

标签:陶朱问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历史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13节2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12节3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11节4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10节5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9节6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8节7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7节8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6节9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5节10第五章 最绝密的暗杀 第4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