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 精彩片段:
致谢
2001年以后,我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当时我正在弗雷德·阿尔杰管理公司(Fred Alger Management)工作,当时考虑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去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弗雷德·阿尔杰的支持下,我开始尝试创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用以帮助美国和欧洲的投资商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于是,我来到了中国,终于在2003年的秋天创立了这样一个基金。
我的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包括香港怡富证券投资管理公司(Jardine Fleming Investment)的投资专家,尤其是钟瑞明(Man Wing Chung)先生,他后来成了我们的联合投资基金经理。斯科比·沃德(Scobie Ward)和布莱尔·裴布雷(Blair Pickerell)是两位对华投资专家,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此外,我从与钟丹(Dan Chung)的合作中受益匪浅,他现在是基金公司的副经理和弗雷德·阿尔杰管理公司的总裁。后来,在与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Martin Currie)专家们的接触中,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尤其是庄明(James Chong)对我帮助很大。在那几年里,我还得到了很多弗雷德·阿尔杰管理公司同仁的支持,如克里斯蒂娜·哈尔佩恩(Chistina Hapern)和查尔斯·博内洛(Charles Boinello)。
在这本书的想法成形之后,我找到了英国著名出版经纪公司威利公司(Wylie Agency)的斯科特·莫耶斯(Scott Moyers),他的敬业、睿智和对出版业务的精通,以及对图书市场的敏锐嗅觉,都对本书的成功出版给予了极大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威利公司的詹姆斯·普伦(James Pullen),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从而使本书得以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面世。
还有一些人不求回报地对书的草稿进行校对,对于内容杂乱的书稿和不断出现的拼写错误,他们都一一校正。我的妻子妮科尔·阿尔杰(Nicole Alger)对本书给予了很大帮助,是她的建议和指点才使本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的父亲戴维·卡拉贝尔(David Karabell)对本书进行了最初的把关,如果没有他的提醒,本书可能早已惹上了官司。埃里克·奥尔森(Eric Olson)告诉我很多技巧,奥维尔·谢尔(Orville Schell)和裴敏欣(Minxin Pei)为我提供了很多能够支撑本书论点的评论文章和事实数据。我相信,如果没有他们的仔细阅读,这可能是一本相当糟糕的书。
在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Schuster),我有幸能结识艾丽丝·梅休(Alice Mayhew),多年来她帮助过很多作者把他们的作品推向世界。戴维·罗森塔尔(David Rosenthal)对本书题目的确定给予了关键性意见。有了卡伦·汤普森(Karen Thompson)和罗杰·莱布里(Royer Labrie)辛苦的日常工作,本书才得以定稿。在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官方网站上,维多利亚·迈耶(Victoria Meyer)和凯利·林奇(Kelly Lynch)对本书的营销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人才网(Greater Talent Network)的唐·爱泼斯坦(Don Epstein)将本书讨论的话题推向更广泛的读者群。
尼尔·弗格森创造的“中美国”一词在本书中频繁出现,这是能够解读中美特殊关系的一个恰当词汇。弗格森先生是最早发现中美关系并非普通亲密关系的人之一。“中美国”含义深刻且有持久生命力。
最后,还是要感谢我的妻子妮科尔和我的两个儿子格里芬(Griffin)和贾斯帕(Jasper)。也许我的儿子还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在做什么,但我会尽快告诉他们,只要有他们在身边,我就充满了创作的动力。妮科尔对我始终信任,并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一点从未改变过,我对此怀有无限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