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高层新智囊_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舰船知识》网络版:中国的非官方军事智库

章晓明
政治经济
总共156章(已完结

中国高层新智囊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舰船知识》网络版:中国的非官方军事智库

宋晓军1957年生于北京,1976年入伍,曾学习过导弹和攻击雷达,后来到驱逐舰上当雷达兵。由于他刻苦好学,作风严谨,不久就被提升为雷达班长。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前夕,舰长问宋晓军:

“你是想直接当军官,还是想读大学?”

宋晓军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想读大学了。”

舰长会心地笑了笑。

1978年,宋晓军如愿以偿考上大连舰艇学院雷达专业,毕业后回到驱逐舰部队当军官,后来,还到海军潜艇学院做了两年老师。

宋晓军有整整10年的海军生活,除了航空兵未接触,其他兵种都接触到了。他把这10年视为人生的最珍贵记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对国际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态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问题。1985年5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1986年宋晓军离开部队回到了北京。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中央电视台人事部,一个是到《舰船知识》杂志社当编辑。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宋晓军选择了后者。

《舰船知识》杂志社1979年创刊,是国内有影响的军事普及刊物。宋晓军认为在这里工作是他10年海军事业的延续,又是一个新的领域的开始。

宋晓军不但是个军事迷,也是各种新兴科学成果的追逐者。1990年个人电脑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宋晓军已经超前消费,花3500元买了一台像模像样的电脑,要知道,当时他全部的积蓄只有7000元。

1998年他看到了网络的无穷魅力,决定开通《舰船知识》网络版。它是得到网络媒体主管部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颁发同意上网正式批件的第一家刊物。网站依托《舰船知识》杂志,传播世界军事的最新资讯,普及国防知识,为军事爱好者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被宋晓军的热情所感动,欣然给网站题词;中国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山中将给宋晓军题了一块匾:一个人的网络战争。

“一个人的网络战争”真是名符其实。1998年10月29日网站开通之初,宋晓军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以之为平台在全国普及国防知识的朴素愿望,一个人支撑起了这个网站。他以丰富、准确的信息,独到、多样的评论很快树立起了自己在网友心目中的权威性。网站开通不久,很快在全国形成影响,成为国内著名的军事专题网站。这让宋晓军兴奋不已。

为了把网站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军事网站,宋晓军意识到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要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在网上发挥出来,需要一种强力的支持,而在很多方面商业网站具有提供这种支持的优势。宋晓军想到了已在新闻传播领域确立了地位的新浪网。

作品简介:

从“中南海专家讲座”制度的建立,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上对专家学者建言的重视,不难看出,在政府与学界、政治与知识分子之间,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并逐渐制度化。这种变化根源于执政党的成熟,也与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之路复杂性的认识更趋理性、建设性有关。

本书以第一手的权威资料和大量采访亲历,忠实地反映出这些专家学者的思想成就,从其个人的“呼吸”中可以体悟到国家运行的大气息。

作者:章晓明

标签:章晓明中国高层新智囊政治社会科学

中国高层新智囊》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清华新闻学院并不比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差2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警犬新闻学”与“找故事的艺术”3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光荣纪录:第一位走遍丝路的中国记者4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天才的新闻敏感度,最神速的新闻出击5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附录 国家的命运不能靠空话支撑6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美国是中印关系中最大的变数7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收复台湾不会跟美国产生剧烈冲突8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全面发展军事力量,质疑“只准备打‘有限战’”9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反对美国“瘫痪战”,加强中国外交的强硬度10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中国国家的边界安全已达底限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