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高层新智囊_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与朱镕基所见略同:为“弱势群体”政治代言

章晓明
政治经济
总共156章(已完结

中国高层新智囊 精彩片段:

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与朱镕基所见略同:为“弱势群体”政治代言

自1994年被派往广西参与扶贫工作开始,近十年的时间,康晓光主持了十多个研究课题,研究领域多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问题。尤其在“收入差距”“资源与环境”“国家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成绩最为骄人。

康晓光的一系列研究差不多都是围绕着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展开,他实际上在为消除社会的“不平等”而做长期的努力。有人这样说,正是因为康晓光多年来不辞劳累深入基层,反映社会底层的呼声,正是因为他一如继往孜孜不倦地分析弱势群体形成的深刻原因,才引起了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2002年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弱势群体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朱基总理在会上将农民收入增加不快形容为他“最头痛的问题”,表达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忧虑和加大关注扶助的决心。朱基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新名词,强调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就业援助。

据资料显示,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孤寡老人以及早年退休人员的中国弱势群体约11800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30%,占全国人口的9.3%。造成弱势群体存在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竞争作用导致人员下岗失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造成的两极分化;农村人口过多,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这些年来,康晓光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省,尤其对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痛心疾首。这就是他为什么一直坚持不懈地支持中国反贫困行动的重要原因。1999年,康晓光在评论《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时动情地说:我相信每一个去过中国贫困地区的人,每一个进入过贫困农户家中的人,每一个看过贫困地区那些破烂不堪的校舍的人,每一个注视过失学儿童的乌黑的眼睛的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地离开那里,都无法忘记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那一幕。

康晓光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占总调查量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如此之大的国家里,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如此之高,在世界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他认为收入分配不均是形成中国弱势群体最直接的原因,而造成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异乎寻常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

康晓光看到,中国改革有两个时间段,前十年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成员普遍感受到改革的好处,而到后十年,一个基本特征是,精英群体获取了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收益。中国精英群体包括政治精英、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中国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后期已经完成了治理策略的调整,政府对新的精英集团采取的策略是允许、鼓励他们在许可的范围内获得其利益,正是因为执政者及时地完成政策调整,才有了90年代持续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腐败、金融风险、社会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也孕育着破坏稳定的力量。但让康晓光这些有心人不安的是,2002年中国社会进一步两极化的现象并不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

有许多人对康晓光的这种焦虑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做大蛋糕”,而不是“怎样分配蛋糕”。康晓光认为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是严重错误的。对于眼下的中国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系统,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改善收入分配状态,不但不损害经济效率,相反还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一任不平等继续恶化则必将摧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

康晓光看到,其实在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在商品出口受阻、外来投资疲软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是刺激有效需求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国内需求的状况不令人乐观,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关于收入分配方式,“二次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市场的“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决定了社会财富的最终分配状态。但是康晓光指出,在中国必须用“四次收入分配理论”来透视收入分配。

康晓光分析的“四次收入分配”的结果令人忧心:

市场主持第一次分配,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第一次分配也导致不平等。

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前次分配“失误”。但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再分配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受到市场优待的人进一步受到政府的优待,从政府再分配中受益最大的群体恰恰是高收入群体。

第三次分配是非营利组织通过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活动实施的。这次分配依据的是“道德原则”。目前,在中国,第三次分配的确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已是“微不足道”了。

作品简介:

从“中南海专家讲座”制度的建立,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上对专家学者建言的重视,不难看出,在政府与学界、政治与知识分子之间,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并逐渐制度化。这种变化根源于执政党的成熟,也与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之路复杂性的认识更趋理性、建设性有关。

本书以第一手的权威资料和大量采访亲历,忠实地反映出这些专家学者的思想成就,从其个人的“呼吸”中可以体悟到国家运行的大气息。

作者:章晓明

标签:章晓明中国高层新智囊政治社会科学

中国高层新智囊》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附录 建设民主法治3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与朱镕基所见略同:为“弱势群体”政治代言4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康韩之争:中国经济能不能运用“相对优势”5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国情研究队伍中的又一匹“黑马”6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希望工程”的奠基者7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现状:“劫贫济富”情况严重8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附录 作为社会问题的贫困之后果9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为什么中国反腐败成效不够显著10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吁请政策制定慎之又慎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