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法律的悲剧》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法律的悲剧》

Tragedy at Law

●希雷·赫尔(Cyril Hare)/著

●李静宜/译

内容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王座高等法庭法官威廉·希华尔·巴柏勛爵,带着书记官、书记及家仆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南下展开一趟巡回法庭之旅。首站来到了马克汉普顿郡。

开庭第一天,没什么重大案子,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第二天,巴柏收到一封匿名恐吓函:公义将降临,对法官亦无例外。你必将因罪而受罚。这是给你的警告。但他却不以为意,当晚他违反惯例的在巡回审判首站便接受律师团的款宴。岂料,这一顿短短数小时的晚宴却改变了巴柏的命运。

离开马克汉普顿郡后,巴柏一行人来到了南辛顿,娇小精悍的巴柏夫人也在此时加入了这趟旅程,替原本枯燥无味的旅程增添了生气,却也让巴柏发现自己可能酿了大祸。同时,匿名信、有毒巧克力陆续出现,显然有人要危害巴柏。

这一连串事件,将牵扯出什么样的法律悲剧?象征公义化身的巴柏法官能否度过重重危机?

导读推荐 有法律背景的侦探小说/编辑部撰述

集律师、法官、推理小说家身分于一身的海尔,还是个非常知名的演讲家,时常受到各界邀约而四处演说,再加上工作忙碌外务多,而且又不会使用打字机,以及“先天个性上无可救药的懒散”,因此他一生只写了九部长篇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严格说起来,海尔可以算是少年得志,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才二十四岁之龄就成为律师,后来曾加入名律师罗纳德·奥立佛(Ronald Oliver)主持的事务所,主要负责伦敦及邻近地区的民事与刑事案件。不过,曾有谣传他写推理小说是因为律师所得入不敷出,当年他弃本名不用便是明证。海尔起初的创作是以短篇小品为主,多半刊登于《潘趣》(Punch)、《法律期刊》(The Law Journal)等杂志。海尔是怎样成为出版作家的呢?有个轶闻是如此这般:一九三六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作品《死亡租住》(Tenant for Death),隔年当他在法庭上为一位有盗窃之嫌的被告辩护时,却突然接获通知有出版商要签下他这本小说。在那当下他是否惊喜若狂?他的结辩是否在超high的情绪下变得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海尔到底赢了那场官司没有,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正式成为一位作家的喜悦,想必可以冲淡所有的不顺遂。

海尔非常会就近取材,他的职场经验一再启发新的创作灵感。譬如他个人最满意、而且也是评价最高的《法律的悲剧》(Tragedy at Law,1942),正是以他二次大战初期担任巡回法庭司礼官这段经历为故事背景。在这本古典名作中,也诞生了一位很不传统的业余侦探法兰西斯·帕第古(Francis Pettigrew)。帕第古一出场已经是个深感挫败的中年律师,而且在巡回法庭上一再遭受法官的打压。想当年人家还年少之时,也是个自信聪颖、对于伸张正义有满腔理想的热血青年,谁知道一晃眼二十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披上皇家律师袍,也不曾成为律师学会中的大佬;他没有功成名就赚大钱,也没有结婚成家抱小孩。如今幻想破灭了,“总有一天”已变成“永远不会了”。帕第古不禁自问: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他一生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缺少了什么吗?是性格、才智和运气之外的某种特质?少了这项特质就让自己的天份无法发挥而出类拔萃?

以上的角色设定是否让人看了心有戚戚焉?是不是很像职场失意人的心情写照?抑或是所谓的“中年危机”?《法律的悲剧》之所以能流名青史,正是因为海尔不写一个趾高气昂的吸血鬼律师;他塑造的是凡人,一个和你我一样有血有肉的失意人,对人生有梦想、有正义有质疑,只不过他的职业刚好是律师罢了,因此这样的角色便轻易赢得读者的认同。在虚构的小说世界中,原本为法律性刊物撰稿维生的帕第古碰上了命案,结果发觉自己具备了侦探专长,尽管如此,他破了案却未感到一丝荣耀与喜悦。这样的心情矛盾,其实和冷硬派私家侦探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尔和他所创造的帕第古其实都并非享有盛名,尤其在美国大陆更是只有小众读者,糟糕的是海尔死后过了十年,他原有的名声几近跌落于零。幸好有书评家挺身而出,不但重新评估他的作品——他至少有四部小说被誉为“精采杰作”——而且还再版重印,使得后人有机会认识这位大师。好看的小说就是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法律学家亨利·西索(Henry Cecil)曾说过:“很多律师都知道,《法律的悲剧》是一本有法律背景的侦探小说。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出于大师手笔,而且布局非常慎密……”当今着名的推理作家暨律师麦可·吉伯特(Michael Gilbert,1912~)在二次世界大战被德军俘虏时,就是读了这部作品才起了创作念头。对“谋杀专门店”的读者而言,不用蹲在囚牢里读这本小说,应该可说是万幸啊。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犯罪推理 《地下人》2犯罪推理 《恐怖角》3犯罪推理 《聪明的瑞谱利先生》4犯罪推理 《亲爱的,天黑以后再说吧》5犯罪推理 《死前之吻》6犯罪推理 《我嫁了一个死人》7犯罪推理 《邮差总按两次铃》8犯罪推理 《玻璃钥匙》9正统推理 《骸骨与沉默》10正统推理 《冒牌警探狄友》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