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犯罪推理 《玻璃钥匙》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犯罪推理

《玻璃钥匙》

The Glass Key

●达谢尔·哈梅特(Dashiell Hammett)/著

●柯清心/译

内容简介

美国某市的大选期间,参议员之子惨遭杀害,箭头指向挟怨仇杀及选举阴谋,各方人马皆欲藉机谋利。警方及嫌犯的亲友分别收到奇怪的匿名信,里面的内容都是对嫌犯不利的影射,眼看着嫌犯就要惨遭众叛亲离,对他使始终有信心的的好友兼手下,遂以身试险力挽狂澜,但他仍需面对令人灰心的局面……

导读推荐

一百五十年的推理小说历史中,一般史家与论者认为的推理小说“三大典范性作者”,指的就是爱伦坡、柯南道尔、以及本书的作者达谢尔·哈梅特。他们当中,一位是推理小说的“发明者”,一位是推理小说的“完成者”,一位则是推理小说的“破坏者”。

但哈梅特究竟“破坏”了什么?费德瑞克·丹纳(Frederic Dannay,1905~1982)的说法:“是态度上的变化,更甚于情节上的变化。”哈梅特对待推理小说的“取向”(approach),与柯南道尔以来把推理小说当做心智游戏的概念很不相同。他不把推理小说只当娱乐看待,倒是认真当做反映社会、观照人生、甚至是陈述道德理念的严正艺术来写。

在哈梅特的小说中,侦探或其他主角所经历的,常常不是与机巧犯罪斗智的“推理”,而是一场又一场与道德角力的“洗礼”。“好的侦探”的困难在那里?依哈梅特的看法,不在智慧聪明,而在道德人格。

的确,哈梅特为推理文学史“发明”了一种伟大而迷人的角色原型:“冷硬派侦探”(hard-boiled detective)。不像过去推理小说史上那样充满智慧而衣着光鲜的华丽神探,这些新侦探多半是浪迹街头的私家侦探社探员,在社会上并不是什么高尚体面的职业,和他们打交道的也都不是什么社会善类;表面上看他们是社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潦倒的冷硬派侦探却是“贫贱不能移”的英雄,嘴里不说美丽的大话,内心却把情义、责任和正义摆在第一;他们同情弱者和无辜者,经常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去拯救或保护;有一位研究者曾经以“带枪的圣者”(Saint with a Gun)为题描述这些冷硬派侦探,确是一针见血的评论。……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红盒子》2其他作品 《吓破胆联盟》3其他作品 《十八号病房》4其他作品 《艾伯比的终点站》5其他作品 《本店招牌菜》6其他作品 《校长宿舍谋杀案》7其他作品 《闸边足印》8其他作品 《眼中的猎物》9其他作品 《锉刀》10其他作品 《巴西来的男孩》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