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正统推理 《冒牌警探狄友》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正统推理

《冒牌警探狄友》

The False Inspector Dew

●彼得·拉佛西(Peter Lovesey)/著

●吴幸玲/译

推理小说的进步与退步

对某些多闻多识的推理小说迷来说,“三代之下,别无盛世”,推理小说的美好时代已经过去,作品是“今不如昔”的。

推理小说公认有三个“盛世”,或所谓的“黄金时代”,一个是柯南·道尔(Conan Doyle)创作福尔摩斯所引发的推理短篇热潮,另一个则是二十年代起S·S·范·达因(S S Van Dine)、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和桃乐丝·赛儿丝(Dorothy L Sayers)、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等人在大西洋两岸分别创造的推理长篇盛况,最后一个就是四十年代以后达谢尔·哈梅特(Dashiell Hammett)和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通过冷硬派侦探所建造的“美国革命”。三个盛世之后,推理小说的历史彷彿就“终结”了,也许每年仍有得奖之作,畅销书榜也还循环不休,但对这些多识多闻的推理小说迷来说,真有新的“经典”之作吗?

也难怪这些老牌推理小说迷这样想,因为这三个黄金时代实在是太辉煌了。三代小说家们的努力,成功的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推理小说原型,今天我们能想像的各种“案型”,各种“诡计”,各种侦探,各种犯人,乃至于各种凶器与杀人手段,几乎都在这几个盛世里完成了,新世代的小说家很难再超越这些前人的创造成就。

但如果我们愿意放弃寻找“新花样”的期待,而愿意找一本“好看的”小说来看,我却可以说,在技巧的成熟与布局的奇诡上,在背景的准确和角色的深度上,以及在叙述节奏的明快上,经过历史磨练的当代作品,成绩是超过古典作品的。或者简单地说,现在作家的推理小说,在“娱乐”的专业上,是超过古典作品的。

今天我们要看的,就是现代“好看”小说的一个例证。

《 冒牌警探狄友》(The False Inspector Dew,1982)是英国小说家彼得·拉佛西(Peter Lovesey,1936- )的着名作品,它为作者赢得了当年CWA(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的“金匕首奖”(Gold Dagger,即“年度最佳小说奖”),也赢得了票房,更赢得了众多评论家的好评。H· R· F·基亭(H R F Keating)把《冒牌警探狄友》选入他的《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Crime and Mystery: 100 Best Books,1987),并赞美它“难怪是部得奖作品”;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英国推理小说家露丝·蓝黛儿(Ruth Rendell)更说:“这是一部杰作。…我敢说无人能料中它的结局。”

这些好评集中在《冒牌警探狄友》的情节设计精彩以及叙述手法动人,使它成为一本令人难以释卷的好看小说;但我私人以为,使小说好看动人的原因,应该再加上对历史背景的巧妙运用。

历史背景的准确与趣味

彼得·拉佛西的成名推理作品叫做《长跑至死》(Wobble to Death,1970,wobbles是英国十九世纪一种赛程长达六天的长跑竞赛),那是一本开风气之先的“历史推理小说”,它为拉佛西赢得了《泰晤士报》举办的推理小说奖,也把他推向职业写作的生涯。在此之前,拉佛西是一位大学里的英国文学教师,另一个兴趣是研究“运动史”,并在报纸上写一些运动史上的掌故逸闻,也出版了两本关于运动史的专书。他的妻子怂恿他参加报纸的推理小说比赛,因为奖金等于他一年的薪水;他接受了建议,找了他最熟悉的运动史题材做背景,不料却一举成名,也开启了英国“历史推理小说”的风潮,更塑造了有点迟钝却令人难忘的维多利亚警探克立伯(Detective Sergeant Cribb)。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黑狱巢枭》2其他作品 《延迟给付》3其他作品 《最后神探》4其他作品 《布朗神父的天真》5其他作品 《黑衣女子的香气》6其他作品 《金丝雀命案》7其他作品 《44号神秘怪客》8其他作品 《烟中之虎》9其他作品 《动向飞靶》10其他作品 《体内杀手》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