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黑衣女子的香气》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黑衣女子的香气》

The Perfume of the Lady in Black

●卡斯顿·勒胡(Faston Leroux)/著

●郝岚昀/译

内容简介

历经黄色房间事件后,荷勃·达尔扎克与玛蒂·桑杰森终于在亲友的祝福下,由神父见证成为夫妻,再也没有人可以分开他们,因为据传,拉桑——也就是玛蒂年轻时所嫁的恶夫,已因为船难命丧大海了。

然而,另一个悲剧却悄悄进行着,就在这对新婚夫妇的蜜月途中,拉桑的阴影再度笼罩,众人陷入极端的恐惧及戒备中。玛蒂濒临崩溃,达尔扎克只能悲叹自己的宿命……

导读推荐

卡斯顿·勒胡(Gaston Leroux,1868~1927),本世纪初知名的法国新闻记者兼小说家。勒胡在世时就是极成功而受欢迎的票房作家,共着有长篇小说报导文学三十余种,现在读者还记得的或者市面上还流传的可能只剩下三种,一种就是多次改编电影戏剧而历久不衰的《歌剧魅影》( Le fantom de l'Opera,1911),另外两种则都是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黄色房间的秘密》(Le Mystere de la chambre jaune,1907)与《黑衣女子的香气》(Le parfum de la dame en noir,1909)。事实上,《歌剧魅影》的原来故事也不乏推理侦探或悬疑解谜的元素,和《黄》与《黑》二书同属一类,但后来的戏剧改编都着重在“夜半歌声”的恐怖与悬疑,或者强调其中爱情的刻骨铭心,故事中的推理元素反而隐退不彰,反倒不太有人谈到《歌剧魅影》与《黄色房间的秘密》、《黑衣女子的香气》两作的关系了……

卡斯顿·勒胡在写推理小说的时候,写福尔摩斯的柯南道尔也还在活跃之中;勒胡是位跑法庭新闻的新闻记者,深知阅读的大众口味,他意识到社会犯罪题材的新兴吸引力,遂将气力转向推理小说的写作,第一部《黄色房间的秘密》就大获成功,也因为故事中设计的“密室谋杀”构想而成为推理小说史的经典之作;《黄》作结尾时,作者留下一个伏笔,讲到一位黑衣女子擦身而过,传来一阵似曾相识的香气,这个场景就成了下一部作品的起点,这种“好莱坞续集电影”式的“抢钱”手法,也是开世纪风气之先,让我们不禁赞叹“太阳之下无新事”了……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其他作品 《非自然死亡》2其他作品 《最后的衣着》3其他作品 《小姐不见了》4其他作品 《甜蜜的危险》5其他作品 《火车怪客》6其他作品 《多尾怪猫》7其他作品 《莎迪她死时》8其他作品 《探长的耐性》9其他作品 《双重理赔》10其他作品 《上锁的房间-马丁·贝克刑事档案》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