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詹宏志私房谋杀_其他作品 《棉花闯哈莱姆》

詹宏志
文学理论
总共114章(已完结

詹宏志私房谋杀 精彩片段:

其他作品

《棉花闯哈莱姆》

Cotton Comes to Harlem

●Chester Himes/著

昨日将令你哭泣

曾经编选《犯罪与谜题:最佳推理100选》(Crime and Mysteries: The 100 Best Books,1987)而获得艾德格奖的英国名推理小说家兼评论家基亭(H R F Keating,1926- ),在书中一篇文章里说:“在挑选我最偏爱的一百本书时,我总是尽量把选择标准只放在作品的优点上,但选到切斯特·海姆斯的时候却不然,另一个因素影响了我:他的生平。尽管我所选的他的作品,成就上也绝对足以与其他的九十九个选择等量齐观。”

基亭在这里提到的推理小说家切斯特·海姆斯(Chester Himes,1909~1984),的确是一位生平际遇极不寻常的作家,这不仅是因为他是第一位重要的黑人推理小说家,好像我们提到第一位进入大联盟打职棒的黑人球员杰基·罗宾逊(Jackie Robinson,1919- )一样,更因为海姆斯的写作生涯对抗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环境,而他竟然在那样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也许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大萧条前夕说起……

那是1928年,这位年方十九的黑人小孩被铁链倒吊起来,白人警察轮流残酷地毒打他,直到他承认自已持械抢劫为止(他当然不是完全清白的),事实上,切斯特·海姆斯本来出身良好,父亲在多所黑人学院里教书,他自己也念到了俄亥俄州的州立大学,这都是当时黑人子弟难得的机遇,只是他后来误交损友,退了学也混荡了一阵子。那是人权主张不曾被人听闻的1928年,海姆斯被刑求之余,连辩解自己并无凶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法院草草判处了20年的重刑,关进了俄亥俄州立监狱,一直服刑了整整七年半才被假释(这使得他后来小说中写的黑道流氓角色或监狱经验,气味和颜色都真实可信得无与伦比)。

也就是在狱中,他因缘凑巧读到了达谢尔·哈梅特(Dashiell Hammett,1894~1961)的小说,受了感动,立志要写小说。——是呀,想想看,还有谁呢?还有谁能让一位狱中满腔冤屈的黑人小混混受到感动和启蒙呢?除了这位在残酷大街上寻求人生真实的大师还能是谁呢?别忘了哈梅特自己也在社会底层打过滚,是一位最了解也最同情街头兄弟与社会弱势族群的文学作家。——海姆斯不只是立志写小说,他还从哈梅特小说里看出了优异文学作品的原因,他决心要写一种小说,他说要“像世界真实那般”(told it like it is)。

他在狱中开始试写短篇小说,躲过各种监狱审查的缝隙(别以为那个时代的美国是有人权的),发表于黑人杂志,展露了他不凡的天份;然后他更突破了种族藩篱,发表了四篇短篇小说在地位尊贵、品味高超的《老爷》(Esquire)杂志。不用说,这当然是黑人作家在充满歧视的环境中一个难能可贵的成就。出狱之际,他已经是一位相当知名、也颇受欢迎的作家了。

但出书的过程却不顺利,他第一本写狱中生活的小说,屡投不中,被多家出版社(也都是白人的老板和白人的编辑)拒绝,他自己则内心澄澈一改再改,连书名都改了七次,书稿辗转了十六年,才被书商接受,出版时内容被大量修改,书名也被出版社另订为《丢第一块石头》(Cast the First Stone,1952)。这本后来证明是监狱文学的经典之作,一直要等到1998年,也就是海姆斯成书的六十年后,也是他过身十四年后,这部作品才被完整地恢复原貌,书名也回到海姆斯最后的订名:《昨日将令你哭泣》(Yesterday Will Make You Cry)。

像世界真实那般

第一部作品出版的困难(事实上它变成海姆斯第三本出版的书,在寻求第一本书的出版机会时,他又写出了两本书,而且较先获得了出版的机会),使他做了两个影响他后来生涯的重大决定,一个是他改写推理小说,一个是他决定搬到种族歧视比较和缓的法国,也改用法文写作,他后来的作品,只有一部《带枪的盲人》(Blind Man With a Pistol,1969)是他功成名就后,用英文写也直接在美国出版的,其他的作品都是以法文写作、在法国出版。

两个决定是息息相关的,在《丢第一块石头》出版之后,书的销售失败,他的婚姻也触了礁,伤心潦倒的海姆斯买了一张船票前往法国,想寻找一片生涯的新天地,那是1953年的事。海姆斯一开始在巴黎的生活也是浪荡而不顺遂,直到1956年他遇见伽里玛出版社的马叟·杜哈默(Marcel Duhamel),杜哈默劝他试写推理小说,基于经济上的理由,他同意了。

他创造了令人一见难忘的两名黑人警探,一位是棺材艾德(Coffin Ed),曾经被歹徒泼过硫酸使他变得急躁开枪的危险人物,另一位是是掘墓琼斯(Grave Digger Jones),也才刚刚被歹徒在肚子上开了一枪,“除了盖在衣服下的伤口,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不同”。他们虽然是警政体系里穿制服的警察,但他们的行为更像是街头问案的冷硬派侦探(别忘了他受的影响是来自于哈梅特),他们和他们白人上司与警局格格不入,办起案来也自做主张,不择手段,好像法律不存在一样。他们在犯罪层出不穷的哈莱姆区办案,面对各种一触即发的暴力,使他们也没办法不强悍求生。他们也是深知社会不公以及黑人苦难的人,所以不会为难鸡零狗碎的轻微犯罪。

作品简介:

本书精选36篇詹宏志为“谋杀专门店——世界推理小说精选”丛书(101种)所撰写的导读,换言之,亦是对36部经典名著与36位推理名家的专业且翔实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单元:正统推理(22篇),犯罪推理(9篇)、变体推理(5篇)。此三大方向正是150年来欧美推理小说的沿革路径。作者在每篇导读中均精辟而生动地分析了每位作者及其著作在推理历史长河中的特色与价值,借由各篇的独立介绍,可清楚看出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领略各创作者充满奇思妙想、百花盛开般的创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作者:詹宏志

标签: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谋杀推理台湾随笔理论研究

詹宏志私房谋杀》最热门章节:
1犯罪推理 《地下人》2犯罪推理 《恐怖角》3犯罪推理 《聪明的瑞谱利先生》4犯罪推理 《亲爱的,天黑以后再说吧》5犯罪推理 《死前之吻》6犯罪推理 《我嫁了一个死人》7犯罪推理 《邮差总按两次铃》8犯罪推理 《玻璃钥匙》9正统推理 《骸骨与沉默》10正统推理 《冒牌警探狄友》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