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兰波作品全集节选_生活在别处——兰波印象

阿尔图尔·兰波
诗歌戏曲
总共8章(已完结

兰波作品全集节选 精彩片段:

生活在别处——兰波印象

生活在别处——兰波印象

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的信仰。

一、优质的信仰

1891年11月,马赛一个女人请来一位神甫为弟弟作最后一次祷告。

然而神甫发现眼前处于弥留之际的人却是一个对上帝持大不敬者。但是,当他听说这个人有着诗人非凡的经历后,依然怀着无限的敬意庄严地对那女人说,“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的信仰。”

这个女人的弟弟就是十九世纪极为引人注目的法国天才诗人兰波。

二、离家出走的孩子

兰波生于法国北部小城查维勒,这是一个贫瘠而荒凉又充满着资产阶庸俗趣味的小城。兰波从小就对这个城市充满敌意,在早期的诗歌里也反映出他这种厌憎的情绪,“我的故城是外省城市中最愚昧的城市”。兰波迷恋于“生活在别处”的天真幻想,大概由此养成。当然,还有更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家庭的不幸。兰波的父亲是个职业军人,久住在外地驻防,与妻子关系不合,并在兰波六岁时与妻子离异。兰波的母亲因此变得专断、刻薄,对他管束极严,简直到了残忍的程度。母亲的一切意愿绝对不能违抗的。故乡的种种限制以及家庭种种不幸使得这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内心

“饥渴”,渴望“远方”,追求他乡之客的轻松、奇异、陌生的感觉。

年轻的兰波三次离家出走。第一次出走,由于车费不足,甚至被警察当作流窜少年关入拘留所,幸得其恩师伊赞巴尔出保,才得以获释。以后两次的出逃,由于没有钱买车票,兰波只好步行前往。最后一次,因结识魏尔兰才顺利到达巴黎。

三、永远的私奔者

强烈的表现欲,这是兰波的传记作家格雷海姆?罗伯如此评价诗人传奇式的一生。他认为兰波不惮以最邪恶、无耻的姿态来激怒公众来获取人们的持久的关注。这位天才依靠的是:超越年龄的才华,性别不明带来的奇异感、魅力与残忍的混合,随时准备摆脱过去的自己,以便永远成为人们心目上“另一个”。这也是有道理的。

兰波的性征连他自己都无法确定。这样的人注定无法与这个世界的女人、男人们和谐地相处。到达巴黎后,17岁的少年兰波特意挑选的是有同性恋倾向之作呈现给魏尔兰。他似乎早已意料到这个不安份的巴黎浪子的反映。刚刚与魏尔兰结婚的玛蒂尔小姐意识到兰波在有意破坏她的家庭幸福,便时时向魏尔兰发泄自己的不满。

于是,兰波极力怂恿魏尔兰离开巴黎,和他一起到外国去谋求发展。当时魏尔兰虽在巴黎文气很盛,颇有文名,但由于当时巴黎整个气候不尽如人意,使他极不舒心,同时也为兰波的魅力与残忍所深深地折服,便决然抛下与之刚结婚并有身孕的美貌妻子,和他一起私奔到比利时。在比利时两个诗人以教书为业,同时也写诗,但日子过得相当狼狈。于是,两人又去了英国伦敦,不过日子依然穷困潦倒,历尽磨难,时而与流浪者为伍,时而又参加社交活动。

作品简介:

让·尼古拉·阿尔图尔·兰波,或译亚瑟·兰波、阿尔蒂尔·兰波,林包德(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作者:阿尔图尔·兰波

标签:阿尔图尔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节选》最热门章节:
1蝴蝶的翅膀———《兰波作品全集》译后2兰波生平年表3生活在别处——兰波印象4兰波的地狱5兰波:诗歌的通灵者6兰波作品赏析7兰波诗选8兰波简介
更多『诗歌戏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