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留学史话 精彩片段:
第十章 结束语
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玄奘西行求法,至今已有1300多年,真正意义上留学的开始,也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从爱国救亡、学习知识到投身革命、振兴中华,中国的留学生们走过了一条追求真理和光明、发愤建设祖国的极其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的道路。从詹天佑、严复、秋瑾,到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等,强烈的忧患意识使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政治活动中都有一种使命感。他们历尽艰险,从国外(尤其是从西方)盗回了真理的火种,在旧中国点燃起民主自由的熊熊火炬,照亮了革命前进的航程。就这样一代代,一茬茬,留学生们与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紧密地联系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前往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的知识分子,如李鹏、李铁映、邹家华、钱其琛、叶选平等人,已成为我们共和国新一代的领导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核心。正是他们,在东西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沟壑上,建造起一座坚实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祖国输入了革命的理论与实践,输入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优秀人才。通过这座桥梁的传导,祖国优秀的儿女们依托着坚实的土地,创造出了叫高山低头、大河改道的宏伟业绩。
虽然60年代之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这座桥梁中断或不正常运行了10多年,但随着党的正确路线的确立,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派遣留学生已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滚滚洪流,这座桥梁不仅恢复了通畅,而且异常繁忙了。新一代的留学生们,肩负着推动中国这辆大车与世纪赛跑的重任。他们的学识已遍及当今国际上的大多数学科: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生物工程、传播信息、心理咨询以及一些边缘性的新兴学科等等,都成了他们孜孜以求的专业目标。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向100多个国家派遣了23万多名留学人员,其中22万多名是1978年后派出的。目前,已有7.5万多名留学生回到了祖国,1978年后回国的就占80%。据1991年的统计,他们之中,有20%承担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攻关项目、国家“863”☾1☽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有2.2万多人获得了各种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际奖的约280人,获奖近500项;获国家级奖的约3900人,获奖两万多项。他们之中,63%担任了高级技术职务,30%担任中级职务,30%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从长征二号火箭升空到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从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研制到北京图书馆新馆以及中央电视塔的落成,处处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出国留学,这是为把中国变成一个开放的国家,不断交换、吸收全世界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成果的一项关键性政策和途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条道路更加宽广,更加通畅,也将更加持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