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 精彩片段:
第十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文化
都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和各类专科学校,建有藏书丰富的国家图书馆和各种学术研究机构。文人秀士荟萃,各类艺术家和科学家也多汇集这里,文学艺术繁荣,文化生活比其他城市丰富,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不少产生于此。
古代的教育事业分政府办的官学和民间办的私学两种。官府设学,在秦以前已有,不过当时教育对象限于贵族子弟,人数也比较少。西汉武帝时,各级文化教育机构开始完善,在首都设立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唐代除设太学外,还在首都设国子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各类专科学校,通常有学生二三千人,上设国子监进行管辖。此后,历代在首都皆设国子监和各类专门学校。
此外,都城还有地方办的州县学,以及民间设立的,称作家塾、会馆、书会等教育平民子弟的私立学校。南宋的临安甚至每一里巷就有一二所私学,朗朗读书声,随处可闻。
选拔和任用官吏是历代政治的重要内容。战国时代各国选用官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条是“军功”,即提拔作战勇敢的人;另一条则是“养士”,即把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的身边。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礼聘天下贤士。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招集天下贤士百千人,给以优厚的待遇。除了国王,一些国家的大贵族,例如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也都养了一大批士,这些贵族有的住在都城,也有的不住在都城,但都城无疑是士最集中的地方。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了当官的主要途径,吸引了无数的读书人。科举考试一般分几级进行,最后考试都在首都举行。唐代武则天曾经亲自在洛阳宫殿出题考试,开了科举考试中所谓“殿试”的先例。宋代正式确立了殿试制度,并规定每三年开科一次,每次录取进士二三百人左右。自唐宋开始,赴京赶考,金榜题名,成为无数文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唐代每年入京赶考者至少有万余人。当时诸科取士名额较少,每年只有几十人至一二百人。到北宋时进士名额增多,有时竟高达七八百人,赴京赶考人数大大超过唐代。每逢科举之年,这些四面八方前来会考的文人学士,给都城增添了不少的文化气氛。
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的状元照例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第二、三名的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他一些中举者授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以后有的人也授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自唐代以来,翰林学士便是皇帝的近侍,作文学侍从之臣,并参与修国史、实录和起居注,十分荣耀。由于这一措施,科举考试的尖子差不多都要先在都城生活若干年。
拥有全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是都城为全国文化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西周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史官,既记载国家所发生的政事,又负责保藏政府的图书和文献档案。西汉定都长安不久,即在未央宫建了石渠阁、天禄阁和麒麟阁三座藏书楼,此后又建立新的藏书楼,并派人到全国各地访求图书,充实国家图书馆,此外又派学识渊博的学者刘向、刘歆进行校勘整理。虽然汉代是在秦始皇焚书之后,仍收集到很多图书,到西汉末年藏书达到三万多卷。
此后,历代都继承了西汉的做法,以国家力量在全国访求图书,建立国家图书馆,并派学者进行较勘整理。特别是在西汉、东汉等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国家图书馆对促进学术起了显著的作用。那时,私人藏书很少,只有宫廷集中了大量的图书,国家图书馆的丰富藏书,除了供皇帝和近臣阅览,也为部分士大夫使用提供方便。成书于汉代的两部史学名著,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两人在写作时都充分利用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唐朝依赖丰富的藏书,设置史馆,开创了官修前代历史的先河。宋、明、清等朝都利用国家图书馆藏书,编撰卷帙浩繁的类书和丛书。清代编成的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就是政府组织一大批文人,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编撰而成。
纸的发明和推广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唐代以后推广使用的雕版印刷术则大大便于书籍的印刷出版。五代后唐在国子监开雕号称“九经”的儒家经典,开创了历代以国家之力雕版印刷大部头经学和史学著作的先河。这种国家组织的雕版印刷活动大多在都城进行,此外,由于知识分子人数居各城市之首,都城的私人雕版印刷业也很兴盛,往往是全国印刷业的主要中心之一。北宋都城开封是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无论是官营印刷业,还是私营印刷业都很发达。南宋杭州官营印刷业有为朝廷主持的,也有临安府主持的,除了刊印书籍,还印刷纸币——交子。私人刻书更为发达,杭城内外有名可考的刻书铺就近20家。当时杭州的公私刻书,不但以数量多著称,而且以质量优胜居全国第一。雕版字体工整,刀法圆滑,纸坚色白,墨色香淡,有些宋版书籍至今还留有一股清香的墨味。明代南京为全国印书中心之一,明初编成的《元史》、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都是在南京印刷出版的。
为了满足帝王与王公贵戚、达官贵人娱乐的需要,历代都在都城集中了一大批归朝廷专门机构管理的艺人。各地的艺人也视都城为比艺斗技的大舞台,前来演出。唐代,长安、洛阳两地表演歌舞和演奏音乐的艺人都达万人之多。有的歌舞往往需要几十人甚至更多的人参加演出,如立部伎舞队便需要60—180人,鼓乐齐鸣,歌声阵阵,气象恢宏壮阔。独舞也很受人欢迎。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有一名叫咬娘的舞女,轻丽善舞,用丝绸缠脚,纤小弯曲如钩月,能在金制六尺高的莲花上跳舞。相传妇女缠足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对统治者来说,仅有音乐歌舞这种比较高雅的娱乐还是不够的,很多帝王也喜欢民间的娱乐方式。隋炀帝曾招集民间杂技、魔术、戏剧等百戏艺人在洛阳举行大会演,有黄龙变、双人对舞走绳、力士扛鼎、顶竿舞、神鳌吹山、幻人吐火等精彩节目。每年正月十五,隋炀帝都要在端门外大街设百戏场,招待外国使节和商人。戏场周围达十六七里,伴奏的乐队达一万余人,乐声远播几十里之外,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满足下层市民需要的民间娱乐也发达起来。北宋开封和南宋临安都有大型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子,又叫瓦舍或瓦肆。这是种综合性的游艺场,规模很大,有的可容纳数千人。开封城内共有瓦子50多座,杭州的瓦子最多时达24处。瓦子内表演的伎艺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杂技、歌舞、马戏、曲艺、武术,应有尽有,各种艺术又包含许多类的表演形式。例如,在杭州北瓦中的表演项目,有讲史、说经、小说、相扑、乔相扑、杖头傀儡、水傀儡、影戏、杂剧、杂班、嘌唱、唱赚、说唱诸宫调、舞蕃乐、使棒、打硬、踢弄、散耍、装秀才、说诨话、学乡谈、背商谜、教飞禽、装神鬼等,使人目不暇接。据记载,北瓦每日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在瓦舍内外,为满足看客的需要,还开了各种杂货零卖店和酒食店。
除了瓦子外,一些寺院在集市、庙会之日,也成了百伎显艺的地方。此外,还有的伎人走街串巷,在街头巷尾的空地做露天表演,被称作“路岐人”。
说话、傀儡、杂技、杂剧、影戏是各种娱乐形式中最吸引人的数种。说话又分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书四家,其中,小说和讲史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和众人喜闻乐见的历史和当代题材,情节有长有短,塑造了许多极具个性的人物,颇受人们欢迎。小说和讲史的底本称为话本或平话,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古代的著名小说《水浒传》即与话本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关系,而脍炙人口的明清短篇故事集,如《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中的不少故事,就是根据宋代话本改编的。